2026年擴大碳盤查對象對百貨、餐飲與服務業的影響與應對策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隨著台灣邁向2030減碳目標,政府正式啟動2026年碳盤查擴大納管計畫,特別針對百貨業、量販店、餐飲業及服務業等高碳排放產業,要求進行更完整的溫室氣體盤查與管理。這項政策的實施不僅關乎環保法規的遵循,也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營運模式、品牌競爭力及未來市場定位。

1. 政府擴大碳盤查新規,業者應提前因應

根據環境部2024年12月30日公告,為加強溫室氣體管理,擴大碳盤查對象範圍,以下為

第三類(範疇三)碳排放盤查的相關規定

📌 百貨業、量販店業、購物中心

納管條件:單一場所年排放量達5,000公噸CO₂e,或全公司年排放量達10,000公噸CO₂e

盤查要求:自2026年起,每年4月30日前需完成前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

📌 連鎖便利商店業、超級市場業

納管條件:擁有100家以上門市的企業。

盤查要求:同樣自2026年起,每年4月30日前需完成前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

📌 餐飲業

目前規定:雖然餐飲業尚未被明確列為強制碳盤查對象,但因許多餐飲業者位於百貨公司、購物中心或量販店內,可能間接受到影響。此外,隨著未來政策的推進,餐飲業者應提前關注相關規定,主動進行碳排放盤查,以因應可能的法規變化

📌 其他服務業(資訊服務業、旅館業、大專校院等)

納管條件:單一場所年排放量達5,000公噸CO₂e,或全公司年排放量達10,000公噸CO₂e

盤查要求:自2026年起,每年4月30日前需完成前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

🔹 這些新增的盤查對象目前僅需進行碳排放量盤查登錄,無需第三方查驗,也不納入碳費徵收範圍。然而,隨著國內外減碳要求日益嚴格,企業應積極準備,以符合未來永續發展趨勢。

政府亦將提供碳盤查指引與輔導措施,並舉辦教育訓練,協助業者順利推行碳盤查。


2. 新盤查規範簡化流程,減少企業負擔


💡 2025年3月起,環境部將陸續公布改良版盤查流程,以減少企業執行負擔。關鍵調整包括:

  • ✅ 簡化碳盤查流程:參考 ISO 14064-1 架構,但降低盤查技術門檻。
  • ✅ 減少外部查驗要求:企業無需進行第三方查驗(如 ISO 14064-3 的查證機制),節省時間與成本。
  • ✅ 提供政府教育訓練:協助企業內部團隊建立碳管理能力。
  • ✅ 逐步實施,彈性納管:大企業優先試行,小型業者可有較長緩衝期。

這意味著企業不需負擔高額盤查費用,只需專注於數據收集、盤查方法與減碳策略


3. 金管會發布範疇3規範,影響供應鏈管理


除了環境部的盤查政策,金管會近期也發布了上市櫃企業範疇3(Scope 3)排放指引,主要針對外銷產品與取得國際ESG認證(如 CDP、SBTi)的企業,強調供應鏈碳排放管理。

🚀 即便非上市櫃企業,也可參考範疇3指引,提前建立碳管理機制

  • 🏬 百貨業:計算商品供應鏈碳排放,優先選擇低碳供應商。
  • 🍽 餐飲業:導入碳足跡計算,調整食材採購與物流管理。
  • 🏨 服務業:導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統(EMS),提升能源效率。

這不僅能讓企業因應未來法規,也能在碳盤查趨勢中佔得先機。


4. 碳盤查首年較繁瑣,後續聚焦減碳行動


碳盤查的關鍵在於建立長期減碳策略,企業應聚焦以下幾點

🔹 建立基線(Baseline):確定企業現有的碳排放數據,作為未來減碳的參考依據。

🔹 找到排碳熱點(Hotspot):分析碳排放主要來源,如 電力消耗、物流運輸、食材採購

🔹 擬定減碳路徑(Reduction Pathway):透過 能源優化、供應鏈綠色採購、減少食材浪費 等方式制定具體減碳措施。

透過這些步驟,企業不僅能因應政府規範,也能降低營運成本,提升品牌競爭力,吸引ESG投資。


5. 未來展望:提前行動,掌握碳管理優勢


企業面對碳盤查擴大納管趨勢,應把握機會,將減碳視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策略:

提早準備碳盤查機制,建立數據管理系統。

參與政府教育訓練,掌握最新碳管理資訊。

強化供應鏈碳管理,降低產品與服務的間接碳排放。

關注國際ESG標準,如 CDP、SBTi,提升企業形象與市場競爭力。

透過積極準備,百貨、餐飲與服務業者不僅能符合法規要求,更能將碳管理轉化為企業競爭優勢,在永續發展浪潮中保持領先地位!

2024年5月,我結束經營12年的健康手作餐廳,開始投入永續與碳管理領域,記錄學習歷程中的知識與政策更新,並結合過去餐飲業的實務經驗,探索永續理念如何應用於不同產業。我致力於推動碳盤查與碳中和的實務操作,分享經驗與洞見,期望為關注永續發展的夥伴提供參考與啟發,共同實現更綠色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政府的減碳政策,竟然影響週五的餐廳生意?蔬食外送市場正在崛起?企業該如何抓住這波商機? 減碳政策不只是省錢,更是影響產業生態的大事! 環境部最近因應預算削減,推出15項節能減碳措施,除了降低政府機關的能源開支外,這些改變其實對市場有更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餐飲業、外送業與服務業。
最近在看《原子習慣》,有個觀念讓我特別有感:「1% 的微小改變,長期累積起來能帶來巨大的影響。」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經營餐廳時,怎麼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調整,慢慢讓店裡變得更省電、更環保,甚至還意外地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形象。
在社區規劃中,減碳不是一件難以落地的大工程,而是從小改變開始,創造長期的價值。與其直接著眼於降低電費或節能數字,不如聚焦在建築設計中如何減少能源需求。從遮蔭設計、自然採光到材料選用,每個細節都可以成為減少碳排放的重要環節。
《永續精實》提出綠色價值流(GVS)概念,結合精益管理方法,幫助企業識別並消除能源、水資源、材料、垃圾、運輸、排放和生物多樣性等七大綠色浪費。書中以系統化方法引導企業繪製價值流地圖,逐步減少資源浪費,實現減碳與經濟效益雙贏。
這篇文章探討餐飲業如何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供實踐指南以實現可持續的營運模式。內容涵蓋17項SDGs,從消除貧窮、減少飢餓到氣候行動,著重於循序漸進的策略,讓餐飲業者可從簡單易行的措施如確保食品安全與衛生,逐步邁向更具創新的永續發展。
活動如何兼顧永續?ISO 20121提供清晰框架,強調減少環境衝擊並制度化流程。從市集、音樂會到餐飲業活動,落實再生能源、回收資源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均可提升品牌形象與營運效率。以台積電運動會為例,展示綠色能源、減廢減碳及友善消費等創新實踐,成為永續活動管理的典範。
政府的減碳政策,竟然影響週五的餐廳生意?蔬食外送市場正在崛起?企業該如何抓住這波商機? 減碳政策不只是省錢,更是影響產業生態的大事! 環境部最近因應預算削減,推出15項節能減碳措施,除了降低政府機關的能源開支外,這些改變其實對市場有更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餐飲業、外送業與服務業。
最近在看《原子習慣》,有個觀念讓我特別有感:「1% 的微小改變,長期累積起來能帶來巨大的影響。」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經營餐廳時,怎麼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調整,慢慢讓店裡變得更省電、更環保,甚至還意外地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形象。
在社區規劃中,減碳不是一件難以落地的大工程,而是從小改變開始,創造長期的價值。與其直接著眼於降低電費或節能數字,不如聚焦在建築設計中如何減少能源需求。從遮蔭設計、自然採光到材料選用,每個細節都可以成為減少碳排放的重要環節。
《永續精實》提出綠色價值流(GVS)概念,結合精益管理方法,幫助企業識別並消除能源、水資源、材料、垃圾、運輸、排放和生物多樣性等七大綠色浪費。書中以系統化方法引導企業繪製價值流地圖,逐步減少資源浪費,實現減碳與經濟效益雙贏。
這篇文章探討餐飲業如何結合永續發展目標(SDGs),提供實踐指南以實現可持續的營運模式。內容涵蓋17項SDGs,從消除貧窮、減少飢餓到氣候行動,著重於循序漸進的策略,讓餐飲業者可從簡單易行的措施如確保食品安全與衛生,逐步邁向更具創新的永續發展。
活動如何兼顧永續?ISO 20121提供清晰框架,強調減少環境衝擊並制度化流程。從市集、音樂會到餐飲業活動,落實再生能源、回收資源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均可提升品牌形象與營運效率。以台積電運動會為例,展示綠色能源、減廢減碳及友善消費等創新實踐,成為永續活動管理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