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數學同時亦有著這麽龐大的好處,在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時,我們應該如何避免數學錯誤呢?人性就可以取決數學的準確。人性?對,就是這一個虛幻之極的東西。我一直認爲數學已經很抽象了;但是,現在我才發現數學并不是最抽象的東西,人性才是最抽象的東西,它可以取決我們的數據是否準確。正如數據是否真實,這也會影響到數學的準確。可能你會思考到數學只是由一條條算式所得出,一定是真實的。但換一個角度想,不同的表達方式已經可以出現理解數據的差別,舉一個例子,若果有10%的同學可以贏得比賽,那究竟有多少呢?在這些時候,通常也沒有一個準確的參賽人數,那怎樣談勝利的機率?勝出比賽的同學會說,只有很少的人數,所以勝出很簡單;落敗的同學會説,有很多人參加比賽,勝出很難,那麽誰才是正確呢?又利用書中的其他例子——演算法,我們一直相信演算法是由無數多的公式所培訓一個模型,從而讓使用者放入資訊來訓練模型,而人性就可以讓我們有足夠的理智去選擇那一些是我們願意給予演算法的,而我們也要從中判斷當中的東西是否符合我們,如果當初你刻意選擇一些錯誤的資料放進演算法中,數據就永遠也是錯誤的。在用剛才所談及到的群體免疫,我們每個人一出生就在SIS模型中,但是當我們人性作祟,我們可能離開哪一個地方,這可能就不能收到群體免疫的保護,在若干年後回到哪一個地方,就可能有著更高的機會受到感染。我們便要自己為自己當初的決定承擔風險和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