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對父母言語霸凌,我們該如何面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現代社會,親子關係的變化越來越明顯,許多父母發現,孩子變得自我中心、不懂尊重,甚至對父母說話惡言相向,形成「言語霸凌」。父母辛苦養育孩子,但卻換來孩子的冷漠、指責,甚至羞辱,這讓許多家長感到心寒。這樣的現象,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父母又該如何應對?


1. 言語霸凌不是「只是孩子講話直」

有些父母習慣安慰自己:「孩子只是說話直接,沒惡意。」但當孩子對父母說出嘲諷、貶低、命令式的語言時,這其實已經是一種言語霸凌。例如:

  • 「你什麼都不懂,別來煩我!」
  • 「賺那麼少還管我?」
  • 「怎麼這麼笨,這都不會!」
  • 「你真丟臉,別來學校讓人笑話!」

當孩子習慣用這樣的語氣對待父母,其實就是在利用話語的權力,讓父母感到無力、受傷,這和學校裡的霸凌行為並沒有太大區別。


2. 為什麼孩子變得不尊重父母?

孩子會對父母言語霸凌,可能來自多種因素:

✅ 社會風氣影響


現在的孩子接觸社群媒體、網路文化,習慣了「嘴砲文化」,許多言語霸凌在網路上被視為幽默或表達個性,久而久之,孩子也開始對家人說話不加思索,甚至認為這是「正常的」。


✅ 家庭教育模式

  • 如果父母從小過於溺愛,沒有教導孩子尊重,他們可能會覺得「父母應該無條件包容我」,因此說話不顧對方感受。
  • 反過來,如果父母本身也習慣用貶低、責備的方式對待孩子,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回應。

✅ 權力關係顛倒


有些孩子習慣「掌控」父母,尤其是在物質條件較好的家庭,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權,開始用言語貶低父母,試圖建立「優勢地位」。



3. 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的言語霸凌?

✅ 1. 不要縱容,立下底線


當孩子說出傷人的話時,不要一笑置之,也不要習慣性忍耐,這會讓他覺得這種行為是可以接受的。你可以直接告訴孩子:「這樣的語氣讓我很不舒服,我希望我們能夠好好說話。」讓他知道,即使是父母,也值得被尊重。


✅ 2. 用「我訊息」溝通,而不是指責


如果孩子已經習慣對父母說話不客氣,直接指責可能會引發反彈。例如,不要說:「你怎麼這麼沒教養!」而可以說:「你剛剛那樣講,我覺得很難過,我希望我們可以互相尊重。」


✅ 3. 教導孩子「尊重是相互的」


孩子的言語習慣來自環境影響,父母可以適時引導他們:「當你希望別人尊重你時,你也應該用相同的方式對待別人,包括你的家人。」


✅ 4. 檢視自己的教養方式


如果孩子長期對父母惡言相向,父母可以回頭看看,自己過去是否有過度溺愛、缺乏管教,或是自己也曾經用強硬的語言對待孩子?適時調整家庭相處模式,能幫助改善問題。



4. 尊重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功課

一個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也不容易獲得真正的尊重。孩子或許有自己的想法,但家庭教育應該讓他們明白:「愛與尊重是相互的,父母不是理所當然應該被忽視或傷害的對象。」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言語霸凌,請記住:


✅ 你有權利要求被尊重,不必忍氣吞聲。

✅ 孩子的態度不是天生的,可以透過溝通與教育來改變。

✅ 設立界限,讓孩子學會「如何與家人好好說話」。


現代孩子或許更自我,但這不代表他們不需要學習尊重。當父母勇敢為自己發聲,孩子才會真正學會如何尊重他人,這也是他們一生都受用的課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EN的沙龍
0會員
66內容數
個人理財是指個人或家庭在財務資源管理上的一系列規劃與行動,旨在實現財務穩定與目標。透過妥善管理收入、支出、儲蓄及投資,個人可以在短期與長期內達成財務獨立並應對不確定的個人理財的概述 個人理財並非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種需要持續學習與調整的生活方式。無論收入高低,透過合理的規劃與實踐,都能有效提升財務穩定性與生活品質。
F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這種行為可能構成家庭霸凌,尤其是當婆家強制要求媳婦留下、禁止她回娘家,甚至用情緒勒索、言語威脅或傳統壓力來逼迫她服從時,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家族習俗,而是剝奪個人選擇權與情感自由的行為。 1. 性別不平等的文化遺毒在某些傳統觀念中,媳婦結婚後被視為「夫家的人」,因此「過年必須待在婆家」,但這種習俗對媳
2025/03/06
這種行為可能構成家庭霸凌,尤其是當婆家強制要求媳婦留下、禁止她回娘家,甚至用情緒勒索、言語威脅或傳統壓力來逼迫她服從時,這已經不是單純的家族習俗,而是剝奪個人選擇權與情感自由的行為。 1. 性別不平等的文化遺毒在某些傳統觀念中,媳婦結婚後被視為「夫家的人」,因此「過年必須待在婆家」,但這種習俗對媳
2025/03/06
家庭霸凌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不公平、不對等的壓迫行為,這種霸凌不一定是肢體暴力,也可能表現在精神虐待、言語貶低、經濟控制、情感勒索等層面。當女性被迫長期承擔家務與照顧責任,卻不被尊重、不被感謝,甚至被視為「應該的」、「沒價值的」,這就可能構成精神霸凌或家庭暴力的一種形式。 常見的家庭霸凌行為
2025/03/06
家庭霸凌指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發生的不公平、不對等的壓迫行為,這種霸凌不一定是肢體暴力,也可能表現在精神虐待、言語貶低、經濟控制、情感勒索等層面。當女性被迫長期承擔家務與照顧責任,卻不被尊重、不被感謝,甚至被視為「應該的」、「沒價值的」,這就可能構成精神霸凌或家庭暴力的一種形式。 常見的家庭霸凌行為
2025/03/06
在許多傳統家庭中,媳婦被期待承擔照顧長輩、料理家務的責任,但當涉及財產繼承時,卻常被視為「外人」,無法享有相應的權利。這種現象反映出長久以來的家庭不公平結構,而當媳婦在沒有選擇權的情況下,被強迫承擔義務,甚至遭受壓迫、歧視或精神折磨,這可能已構成家庭暴力或情緒霸凌。 家庭對媳婦的不公平待遇許多媳婦
2025/03/06
在許多傳統家庭中,媳婦被期待承擔照顧長輩、料理家務的責任,但當涉及財產繼承時,卻常被視為「外人」,無法享有相應的權利。這種現象反映出長久以來的家庭不公平結構,而當媳婦在沒有選擇權的情況下,被強迫承擔義務,甚至遭受壓迫、歧視或精神折磨,這可能已構成家庭暴力或情緒霸凌。 家庭對媳婦的不公平待遇許多媳婦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人際關係一直是孩子成長的必修課,可是如果遇到霸凌,身邊的大人要怎麼察覺到呢?以下分享孩子被霸凌可能的情緒反應。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Thumbnail
多久沒有好好跟孩子說說話了?你與孩子的關係融洽嗎? 你真得懂你的孩子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