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別被 ChatGPT 嚇壞了?先抓住解決問題的寶座!

EP19:別被 ChatGPT 嚇壞了?先抓住解決問題的寶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真正被取代的,不是人,而是只會操作卻沒有思考的靈魂。」

你是否也曾在公司裡,看著小小的 Excel 表格,盤算著自己要苦練多少函數,結果隔天驚覺「哇,AI 其實可以一鍵幫我跑完」?😱 這種被科技高速發展衝擊的感覺,真的會讓人冒冷汗,心想:「我辛苦念書還學了外文,萬一 AI 也能秒翻譯、秒整理報告,那我是不是變成可有可無的小螺絲釘?」


這篇就要跟你分享:其實別太怕,因為被取代的從來不是「人」本身,而是「只會工具操作卻沒有思考的人」。舉個超有感的例子:回到以前的江戶時代,光想出本書,就得找畫師、刻板師、印刷師傅一字一句地雕好木板,慢慢拓印。這聽起來超麻煩吧?現在我們有電腦、網路、印表機,甚至 AI 幫寫文案,出書也變得相對輕鬆。不代表書就不需要人寫,只是「寫書」的門檻降低了,「好故事」的需求卻依然存在!📖


再來,如果你只聚焦在「某個功能」上——比方說我只懂 Excel 函數、只會報告排版,沒有自己的想法,就可能被一套自動化流程取代。因為工具都會不斷演進啊!而真正能帶來價值的,是你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份報告?做來幹嘛?對誰有幫助?要如何跨部門串聯?」這些才是老闆願意投資你、想留下你的真正原因。✨


因此,與其把力氣死盯在某個操作技能,還不如投資在「跨領域整合」和「溝通能力」。拿工程師來說,若你不只懂寫程式,還能抓住市場、行銷、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再加上懂得帶團隊、跟老闆談判,那就不是單純的程式執行者,而是能主導專案、甚至開發新產品的人才。就算 AI 再厲害,也無法代替你「如何和同事碰撞出新點子」、或是「如何讓客戶放心簽約」。😎


Ruby 擔心語言能力會被翻譯 AI 取代?不用太洩氣!因為語言不僅是單純的字詞轉換,更是與人互動,察言觀色、即時回應,還有文化背後的脈絡。就算AI能把你的英日文即時翻譯得很順,但那些溝通時的微妙「人情味」和現場反應,依舊需要真人來掌握。😌


當然,我們也得承認,AI 漸漸越來越聰明,很多原本要花三天做的工作,現在可能三分鐘就搞定。但這不見得是壞事,它反而幫我們把基礎繁瑣的事情自動化,讓我們能抽出時間去思考更大的方向,思考如何幫公司或團隊創造新價值。AI縮短的是「執行路徑」,而不是「創造力」!


最後,比起擔心未來會不會「努力白費」,不如多努力幾次,變得更具有彈性與整合力:反正工具總會迭代,人也總能一路升級。🤩 也許我們永遠追不上 AI 的某些速度,但只要在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情感、創意思維上保持優勢,就能讓 AI 成為你的加速器,而不是粉碎你飯碗的怪獸。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4會員
143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面對資深前輩的霸凌與排擠,社會新鮮人該如何自保?本篇文章以 Leah 的經歷,分析職場霸凌的底層邏輯,並提供破解之道。從看清對錯觀、拆解人性、運用系統思維,到用實際成果扭轉局勢,讓你不再是被動的受害者,而是能夠主動反擊、站穩腳步的職場強者!
當 Leah 被派去拯救連虧三年的部門時,她知道這不只是一次考驗,更是職場生涯的關鍵轉捩點。本篇文章帶你解析她如何運用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假設驗證法,逐步找出虧損原因,避開職場陷阱,並在六個月內成功止血、重建業務成長機會。若你正面臨管理挑戰,這篇文章將為你提供關鍵啟發!
Leah 作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不只面對龐大的業務挑戰,還要處理內部員工的不信任、舊文化的抗拒。她向商業顧問 Alan 請益,學會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人生商業模式,透過 團隊、產品、資本與影響力杠桿,打造自己的領導風格,最終成功讓傳統企業走向數位轉型。這篇文章帶你解析她的接班之路!
這是Leah在每次聚會時最怕被問到的問題。阿明是一家中小型企業的創辦人,主營手工零件代工;過去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因為他本身是技術專長出身,手工細節品質做得好,所以仍能維持一群長期客戶。然而,整體市場正面臨一波蕭條:國際景氣放緩、原物料成本上漲、顧客持續砍價讓他利润不斷壓縮,產能時常閒置。
本文探討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透過策略地圖、轉念、轉變、轉型、責任中心制、短鏈革命等經營管理策略,以及PDCA循環,提升企業效率,並以一個職場創業者的故事,說明如何應用這些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最終達成翻倍成長與國際化的目標。
在遍地資訊、競爭激烈的時代,許多人依舊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夠成功」。但企業顧問陳宗賢教授卻一再提醒:「別再盲目努力,先抓對方向!」 當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拼命奔跑,光是埋頭衝刺已不再稀奇;真正能勝出的,是能夠看清目標、懂得善用資源與方法的人。與其強求更多的時間與體力付出,不如學習高效率的思維與行動
面對資深前輩的霸凌與排擠,社會新鮮人該如何自保?本篇文章以 Leah 的經歷,分析職場霸凌的底層邏輯,並提供破解之道。從看清對錯觀、拆解人性、運用系統思維,到用實際成果扭轉局勢,讓你不再是被動的受害者,而是能夠主動反擊、站穩腳步的職場強者!
當 Leah 被派去拯救連虧三年的部門時,她知道這不只是一次考驗,更是職場生涯的關鍵轉捩點。本篇文章帶你解析她如何運用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假設驗證法,逐步找出虧損原因,避開職場陷阱,並在六個月內成功止血、重建業務成長機會。若你正面臨管理挑戰,這篇文章將為你提供關鍵啟發!
Leah 作為家族企業的接班人,不只面對龐大的業務挑戰,還要處理內部員工的不信任、舊文化的抗拒。她向商業顧問 Alan 請益,學會 底層邏輯、系統思維、人生商業模式,透過 團隊、產品、資本與影響力杠桿,打造自己的領導風格,最終成功讓傳統企業走向數位轉型。這篇文章帶你解析她的接班之路!
這是Leah在每次聚會時最怕被問到的問題。阿明是一家中小型企業的創辦人,主營手工零件代工;過去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因為他本身是技術專長出身,手工細節品質做得好,所以仍能維持一群長期客戶。然而,整體市場正面臨一波蕭條:國際景氣放緩、原物料成本上漲、顧客持續砍價讓他利润不斷壓縮,產能時常閒置。
本文探討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透過策略地圖、轉念、轉變、轉型、責任中心制、短鏈革命等經營管理策略,以及PDCA循環,提升企業效率,並以一個職場創業者的故事,說明如何應用這些策略解決實際問題,最終達成翻倍成長與國際化的目標。
在遍地資訊、競爭激烈的時代,許多人依舊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夠成功」。但企業顧問陳宗賢教授卻一再提醒:「別再盲目努力,先抓對方向!」 當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拼命奔跑,光是埋頭衝刺已不再稀奇;真正能勝出的,是能夠看清目標、懂得善用資源與方法的人。與其強求更多的時間與體力付出,不如學習高效率的思維與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