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擔心,既使這個世界不全然是友善、不全然溫柔,也總有那樣的地方,可以讓你繼續待下去。
小泉說她不敢生氣、不敢與人發生衝突,甚至連表達自己的憤怒、不耐煩都不敢,尤其她又是個非常會「讀空氣」的人,氣氛有點尷尬、有長輩不悅、她總是一馬當先的承擔、想辦法去化解。
我們問她為什麼,她說,原生家庭其實是高衝突家庭,大家情緒張力都很大,她曾經也是應著那樣的生存方式跟大家相處,最後所有的人總是傷痕累累,長大後,開始意識到不對勁,開始學習把真實的情緒收起來,收著收著,似乎有點收過頭,現在變成再也不敢表達自己的情緒。
但這樣的小泉,越來越不快樂,在職場上、關係中都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需求,後來再某些機緣下,跟諮商師一起討論了一段時間,諮商師持續的引導小泉表達自己的情緒,但她總說怕自己的情緒傷害到別人、讓一切都變成回不去的狀態。因為太怕了,所以不敢表達。
某一次,工作上,小泉月績效差不多是同事的三分之一的分數,但小泉知道那個月她付出了多少,以及她覺得這樣的分數不是她應得的,以往的她會選擇給自己放幾天假,或是假裝不在意這一切,但那一次,小泉打了一長串的訴求給主管,告訴主管她覺得績效評分制度待改善的地方,但內心一邊崩潰的覺得完蛋,主管一定覺得她是個意見多、不配合的人,也許之後就會被刁難了。
但後來主管只是約了小泉吃了午餐,討論了她的訴求,並給她一些工作上的建議,小泉很驚訝,主管處理她的憤怒的方式,跟以往她熟知的那些高張力場景都不同,她心中的疑慮被解開了,她的為難跟生氣好像隱隱然的被接住了。
聽完小泉說的我不禁覺得,是呀,請練習相信這個世界其實有能力接住你,不要擔心,既使這個世界不全然是友善、不全然溫柔,總有友善、溫暖的地方,可以讓你繼續待下去。
*文章原發佈在IG煦花物語
*原作者文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