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入中年後,很可能就成為了所謂的三明治族群,也就是上有年長的父母,下有年紀還小的小孩。當爸媽過了65歲,退休費用與身體健康慢慢成為了主要的問題,在儒家思想為主的台灣,照顧父母的責任也將需要一肩扛下。
身為子女,面對年邁的父母,最好是預先做好準備。如父母久病,需要辭去工作照顧時,需要承受的身體勞累、金錢壓力、與情緒波動等,很少人能真的無怨無悔。若能提前理解與準備,將可減少許多衝擊。
這本書是由先覺出版社所出版,作者是康哲偉,長期關注老年人議題。他透過親身經歷,並訪談多位專家,包括老年醫學專科醫師、律師、安養機構負責人等,深入了解老年人面臨的各種問題,並在本書中分享他的見解與建議。
本書適合所有關心父母老年生活品質的讀者,特別是那些同時需要照顧子女和父母的「三明治世代」,從容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醫療、長期照護、財務和法律問題。透過本書,他們可以提前了解並準備應對父母老年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從而減輕未來的壓力。
本書以65歲為起點,將長者的生活階段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身體健康階段:此階段的長者仍能自理生活,但需要適當的健康維護和預防措施。主要就是如何保持健康的身心、為財務做好準備、認識安養機構、避免身後繼承糾紛與預防中末期可能產生的相關問題。
身體無法自主階段:在這個階段,長者可能需要他人的協助,甚至需要長期照護服務。主要討論如何確認失能程度、如何確認失智症、主要照顧者的準備、外籍看護該如何申請、尋找合適的照護機構與失智長輩的照顧方式。
判斷能力不足階段:此時,長者可能出現認知功能下降,需要特別的法律和財務保護措施。這一段討論到如何善用成年監護與輔助宣告制度,後續也討論到預防失智症的方法、認識老年精神疾病、預防肌力衰退、延緩視力減退、強化關節與保命防跌等議題。
針對這些階段,作者從以下五個層面提供詳細的建議:
健康維持:如何預防常見老年疾病,並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書中建議了超慢跑的方式,並從飲食中管好三高,定期健康檢查,預防疾病上身。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質,可先打造自己的時間表,靠學習找回人生的價值,建立家庭以外的支持系統,然後打造年長者的旅遊計畫。
財務管理:如何規劃退休金、投資,以及避免詐騙等財務風險。書裡建議提高實支實付醫療限額與規劃長照險,以小額終老保險補強保障,並善用保單預留稅源,選擇退休後適合的投資工具,與了解以房養老方式。且要小心詐騙,並善用信託,護老本保自尊。
法律保障:如何制定遺囑、進行財產分配,以及在需要時啟動監護或輔助宣告等法律程序。書裡討論是否要在生前就將財產過戶給子女,未立遺囑可能產生的困擾,遺囑的效益與指定執行者。
照護安排:如何選擇合適的居家照護或機構照護,以及申請相關的政府資源。本篇提到長照的據點與以聰明的對策準備長期抗戰,申請外籍看護的資格與方式,善用各大醫院的出院準備服務中心,以及失智長輩的飲食、失禁、洗澡、與睡眠等照顧方式。
機構選擇:如何評估並選擇適合長者的安養或護理機構,確保其獲得良好的照護。若長輩健康狀況良好,考慮其獨居住所不安全,安養中心以健康老人為主,提供居住空間、三餐飲食、休閒與保健活動,計有同儕又有護理社工看護,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若是重度失能、長期臥病在床、有氣切、鼻胃管等服務的長輩,則可考慮進駐長期照顧機構或護理之家。若被診斷為失智中度以上,且具行動能力須受照顧時,可以選擇失智照顧型的機構,或是設有失智專區的護理之家或養護機構。
當爸媽邁入老年,家裡兄弟姊妹也要考慮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如何維持長輩身心健康、生病需要有人照顧時該如何分擔費用與照顧時間、當病況進入末期時,如何讓長輩有尊嚴地離開、遺產分配以維持手足和諧,避免法律訴訟為主。
家庭會議具有其法律效應,依照民法,親屬會議的成員為五人,以近等親者為先。此會議的決議條件,必須要有三個以上的成員出席,半數以上的人同意。監護人、未成年人、受監護宣告者,與所討論的事件有個人利益關係者,皆不能餐與決議。
不過現有社會型態的改變,親屬會議召開已變得困難,因此,最新的條文已修正為,若因成員不足難以召開親屬會議時,有權召集會議者或其他利害關係人提出聲請,改由法院處理相關事宜。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