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星爸媽來說,訓練星兒的由外而內表達模式,反而感到十分頭痛。
那麼,星爸媽有什麼媒介可用?
讀紙本繪本,進行建立由外而内的表達認知
針對星兒的讀繪本,先進行圖案的輪廓,做認識。像我在114年3月7日,見到超人學員穿的圖案,我一看是熊,過段時間而不禁仔細看,是用圖案拼出的熊。
當然,要是有星兒個案一輩子無法理解,起碼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要培養。
總之,能否建立,和星兒的認知和動機有關係。
有星兒在服藥,星爸媽可用藥物做輔助
由外而内的表達模式,可用藥物做媒介。
外觀可協助星兒認識顏色、形狀及活用綜合泛化。
像在超市、量販店等,都可泛化。
而沒有服藥,甚至有生活自理的下廚目標,星爸媽可協助星兒認識食材的顏色,當然,是由外而内。
如此一來,不管是泛化,還是在實踐的陳述過程,甚至拓展開話題,也能經由藥物和食材,協助星兒做基本的「地基」。
明確並糾正的用詞
以我由外而内的活用,通常先習慣提問。
而在我見到這由外而內的原理,以往我想到細節一股腦全提出來。
事實上,我在和家人聊時事,那段期間我母親指出我用詞不當。
而讀者必然無奈,也認為就是因為我母親「沒有把金蘋果放銀籃子」的原則,導致我成長速度極慢。
題外話:關於金蘋果放銀籃子,請讀者找牧者,而聖經出處在箴言第25章第11節。
事實上,這就是瑾心老師一再強調,星爸媽的心態重要原因,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