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柯〈作者是什麼?〉:解讀「作者—作用」的四個面向

傅柯〈作者是什麼?〉:解讀「作者—作用」的四個面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我們都認同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那是否閱讀或解碼就完全不需要理會「作者」的存在呢?如果不是的話,接下來我們可以怎麼做?

傅柯〈作者是什麼〉(1969) 試圖回答了這個問題。

「作者—作用」作為一種話語的四種理解

傅柯的論述核心一直都圍繞在「話語」的分析。故此,他認為「作者」作為一種話語分析的作用(即「作者—作用」)並有了以下概括:

「「作者—作用」依靠法律和慣例體系,這種體系限制、決定並明確表達話語的範圍;在各種話語、各個時刻以及任何既定的文化里,「作者—作用」並不以完全相同的形式運作;「作者—作用」不是根據把文本自發地歸於其創作者來限定,而是通過一系列精確而覆雜的程序來限定;就它同時引起多種自我和任何階級的個人都會占有的一系列主觀看法而言,「作者—作用」並非單純地指實際的個人。」

理解「作者」的四個層面:法律、社會效果、生產環節、複數作者

在這個意義上,傅柯提醒我們對「作者」的理解,應當著重於:

(1) 法律意義上的作者;

(2)不論真實的單一個體、還是個名字,「作者」帶來的社會效果;

(3)作者之所以為作者,它是如何經過各個生產環節被確認的;

(4)作者應是複數的,包括任何創作生產環節都是「作者」的一環。

換言之,作者不是個名字、真實的個體存在,它自身就是個話語。

【全文】傅柯〈作者是什麼?〉(1969),逢真(譯)

http://www.ideobook.com/374/what-is-an-author-foucault/

avatar-img
向月亮巫師問事占卜
1會員
19內容數
歡迎來到月亮巫師的頻道。頻道是以「每日訊息」、「大眾占卜」以及「靈性療癒」等內容為主要經營的內容,也希望未來可以在自我探索的課題上,有更多的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為了教課,重新閱讀羅蘭巴特〈作者的死亡〉(1968)一文,仍然受用於我們應如何或怎麼理解「作者」。 經常大家提到「作者已死」都指向寫作人在文本中的消失,但實際上不然。 羅蘭巴特,他更在意的是,我們不應對於作者存有單一想像,即一個文本(就)只有一個作者,以及將文本過度單一、神秘化(於作者身上),因
為了教課,重新閱讀羅蘭巴特〈作者的死亡〉(1968)一文,仍然受用於我們應如何或怎麼理解「作者」。 經常大家提到「作者已死」都指向寫作人在文本中的消失,但實際上不然。 羅蘭巴特,他更在意的是,我們不應對於作者存有單一想像,即一個文本(就)只有一個作者,以及將文本過度單一、神秘化(於作者身上),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讀者提問:我覺得自己最大的問題是,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事、做什麼會開心。 以前以為自己找到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又覺得自己沒那麼喜歡,所以我一直很羨慕其他人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也發現我從小時候欣賞的人們都是因為他們很專注在某個領域(我覺得這樣的人自帶光芒,就算不是超厲害)。 長大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