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一個老兵的歲月故事與歷史的傷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知道823砲戰嗎?

一名可愛的老伯伯推著助行器,晃晃悠悠地走到院子裡,嘴裡喃喃說著,彷彿是自言自語,但其實是在找人聊天。見到我,他笑著揮了揮手:「年輕人,陪我說說話。」

這是我在榮家,第一位聊天的長輩。

他是這裡所有人的「寶貝」,大家都這樣叫他——不僅因為他已經九十多歲、光頭、耳朵大大,長得像個可愛的老寶寶,還因為他重聽,常常聽不清楚別人在說什麼,但不管聽沒聽懂,他總是笑著揮手回應,熱情又親切。

他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推著助行器到處晃,逢人就聊,話有點口齒不清,常常聽不清在說什麼,但還是要說。他的故事,彷彿說不完,從他當兵時的生活,到年輕時的戀愛,還有戰場上的驚險時刻,每次講到精采處,他就會笑得合不攏嘴。

「你知道,我之前有經過823砲戰!」

這句話,他對很多人說過,也問過很多次。他不介意重複,因為那不是單純的歷史事件,而是刻在他身體上的記憶。

raw-image



18歲來台,與家人天各一方

伯伯說,他的命運,在16歲那年被徹底改變。

「我那天去幫我媽買菜,結果就被軍隊抓走了。」

他說得很輕描淡寫,像是在說一場小意外。但那場「意外」,改變了他的一生。當時的戰亂年代,路上的年輕男孩很容易被軍隊徵召「抓壯丁」,而他也不例外。他原本應該在家裡幫忙,應該過著一個普通少年的人生,但一場強制徵兵,讓他踏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那一年,他被編入部隊,後來18歲時跟隨政府撤退來台,從此與母親、兄弟姐妹分開。當時他還不懂得什麼叫「離別」,只覺得是短暫的調動,沒想到這一走,竟然與家人失散了整整四十年

「當時軍隊的日子好苦啊,不過難熬的是不知道家人怎麼樣了。」他說,剛到台灣的日子很苦,吃不飽、住在擁擠的兵舍裡,白天被操到累死,晚上做夢都夢見家人。他不知道母親在哪裡,也不知道兄弟是否還活著,唯一能做的,就是熬著,等著反攻回去的一天

十年後,他被調到金門,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調動,沒想到這場調動,改變了他的一生。


823砲戰,擦肩而過的死劫

「你去過金門嗎?」他問我。

「有啊,去旅遊過,看過823砲戰遺跡。」

他憨厚地地笑了兩聲,然後緩緩抬起手,指著自己的脖子:「你看看,這個。」

我仔細一瞧,那道傷痕已經被歲月沖淡,但依然清晰可見,像是一條微微凹陷的刻痕。

那時候823砲戰第一天的晚上,炮彈落下來的時候,我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聽到砰的一聲,碎片劃過來,差一點,我的腦袋就沒了。」他笑得灑脫,「還好,只傷到脖子。」

他說自己後來被送上運輸機,一路從金門到台灣,到醫院接受治療。

「我命大,才活到現在啊。」他說這話的時候,語氣輕描淡寫,像是在說一件平凡的小事,但當時的驚心動魄,可想而知。



終於再見家人

戰爭結束後,他因為受傷只能從前線退下,並且在蔣經國擔任輔導會主任時的幫助下,成功找到工作,後來到了花蓮,娶妻生子,總算安穩下來。

儘管歲月流轉,他對過去的記憶卻無比清晰。他熟稔地指著房間裡的照片,像是在點數自己的人生:「這是我年輕時住的地方,這是我們當年的房子……這是以前的女朋友,哈哈,這是我老婆……這些是孩子們,這個當主播,這個是醫生,這個在政府機關工作!」他語氣裡滿是驕傲,眼中閃爍著光芒。

不過,他心裡始終有個遺憾——他的母親和兄弟姐妹,還在大陸,他還是不知道他們的消息。

多年來,他曾試圖打聽,但資訊封閉,音訊全無,時間一久,他幾乎不抱希望。直到兩岸開放探親,他才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當時,我透過兩岸的單位協助,去查家人的消息,結果真的查到了!」他語氣裡帶著驚訝,彷彿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等消息的時候,我心裡還想,這都幾十年了,還能找到嗎?」

結果,他的母親跟兄弟都還在,既驚喜又忐忑。

「後來我帶著老婆、孩子一起回去,到了家門口,看到我媽媽……」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嘴角帶著笑,卻掩不住眼中的複雜情緒。

「她老了,真的老了,我都認不出來。她看到我,愣了一下,然後開始哭。」

「那整整一週,我們每天都在一起,吃飯、聊天,說不完的話。但時間到了,我還是得回來。」他深吸一口氣,然後笑了:「不過,這輩子至少見到了。」

「而且啊,我也不能說吃虧,來台灣是對的,我在這賺的錢比大陸家人加起來還多呢!」他哈哈大笑,卻讓我感到有些酸楚。

驕傲地展示自己家人照片的伯伯

驕傲地展示自己家人照片的伯伯



歷史,不只是課本裡的文字

在榮家裡,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們常聽到某些人說,這些老榮民們是「威權遺毒」說他們被灌輸僵化觀念,但對這些長輩來說,那不只是政治議題,而是他們生命中最深刻的經歷,是刻在身體與記憶的烙印。他們的青春、選擇、命運,都在歷史的洪流中被捲動,而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活下來,適應,並在異鄉找一條能夠生存的路

我們在課本上學過戰爭,在旅遊景點看過歷史遺跡,但當親眼看到一個曾經身處其中的人,當他用自己的聲音、自己的傷疤,告訴我那段歷史時,那份衝擊與感觸,完全不同。

這既讓人震撼,也讓人惋惜。

他的記憶裡有炮火,有離散,有流離失所,但也有愛、有親情、有在異鄉生根的成就。這些老兵們,不只是歷史的背景人物,他們曾經年輕,曾經懷抱理想,曾經經歷生離死別,而當他們老去,這些故事也逐漸隨風消逝。

這讓我想到麥克阿瑟曾說:「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有一天,這些記憶將會完全消失,課本上的823砲戰、這些歷史,將不再有人能親口講述,那些帶著滄桑笑容的老兵,也終將離開。

但至少,今天,我聽見了。

至少,今天,我記住了。


avatar-img
凡思筆記
47會員
32內容數
熱愛創作、喜歡閱讀書籍並思考的醫師作家。希望能以文字紀錄自己的不同時期的想法,會在這裡分享閱讀心得、創作、信仰、生命經驗與體悟。希望能與更多人交流、激盪更多不同的思維。期望能盡己所能,成為對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的人。 . 合作聯絡☎️ michaelseal8@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當事者口中聽到他們的故事,總會有很多感觸!
歷史的悲劇……還好伯伯還能見到母親
凡思筆記 的其他內容
那天,一個阿嬤拿著照片哭了。 那天,我在走廊上走著,一個阿嬤手裡緊握著一張照片,眼眶紅紅的。她聲音顫抖地說:「謝謝你幫我拍的照片,我女兒很喜歡。」我愣在原地,還沒回過神。她接著淚中笑著說:「這是我第一次有這麼好看的照片。」 我沒想到,自己隨手拍的照片,居然帶給他們莫大的溫暖。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結束吧,反正沒人會知道。」 當我在健身房重訓,我的肌肉開始充血。這是最後一組,我已經做了 10 下,目標是 12 下,還差兩次。 我決定把槓鈴放回去。但就在這一刻,我想起一句話:「無人知曉時的選擇,才能決定你是誰。」 我咬緊牙關,硬是把槓鈴再舉起來。這不只是一組訓練,這是我對自己故事的承諾。
我曾是個規矩又內向的好學生,但國中後,遇上一群「有創意」的朋友,展開了不守規矩的搞怪人生。我們的行為常讓老師頭疼:掃地變成武林大會,懲罰活動反而大受歡迎,甚至還在街頭用「奇招」幫地震募款。那些年,我們在規矩之外尋找樂趣,將無聊化作熱鬧。然而,這些看似荒唐的舉動,卻在某一天有了截然不同的轉折。
對許多人來說,服役是一段痛苦的經歷,因為它意味著失去自由、簡陋的飲食和團體生活的壓力,還要忍受諸多惱人的規定。對此,我無意反駁,因為這段時間確實充滿挑戰,也充滿許多沒有意義、甚至可以稱之為無腦的行程和規定。然而,對我而言,在成功嶺及訓練中心度過的這一個月,是我人生中寶貴且意義深遠的一段旅程。
那天,一個阿嬤拿著照片哭了。 那天,我在走廊上走著,一個阿嬤手裡緊握著一張照片,眼眶紅紅的。她聲音顫抖地說:「謝謝你幫我拍的照片,我女兒很喜歡。」我愣在原地,還沒回過神。她接著淚中笑著說:「這是我第一次有這麼好看的照片。」 我沒想到,自己隨手拍的照片,居然帶給他們莫大的溫暖。
這篇文章分享作者在完全沒有一點工程資訊背景下,利用AI輔助學習程式設計的入門經驗,從高中時期對程式的排斥,到能完成簡單程式開發,並分享學習心態的重要性高於工具本身。文章以自身經驗佐證,說明AI工具能降低學習門檻,但真正關鍵在於培養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呼應密涅瓦大學的教育理念。
「結束吧,反正沒人會知道。」 當我在健身房重訓,我的肌肉開始充血。這是最後一組,我已經做了 10 下,目標是 12 下,還差兩次。 我決定把槓鈴放回去。但就在這一刻,我想起一句話:「無人知曉時的選擇,才能決定你是誰。」 我咬緊牙關,硬是把槓鈴再舉起來。這不只是一組訓練,這是我對自己故事的承諾。
我曾是個規矩又內向的好學生,但國中後,遇上一群「有創意」的朋友,展開了不守規矩的搞怪人生。我們的行為常讓老師頭疼:掃地變成武林大會,懲罰活動反而大受歡迎,甚至還在街頭用「奇招」幫地震募款。那些年,我們在規矩之外尋找樂趣,將無聊化作熱鬧。然而,這些看似荒唐的舉動,卻在某一天有了截然不同的轉折。
對許多人來說,服役是一段痛苦的經歷,因為它意味著失去自由、簡陋的飲食和團體生活的壓力,還要忍受諸多惱人的規定。對此,我無意反駁,因為這段時間確實充滿挑戰,也充滿許多沒有意義、甚至可以稱之為無腦的行程和規定。然而,對我而言,在成功嶺及訓練中心度過的這一個月,是我人生中寶貴且意義深遠的一段旅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時間是1983年4月1日,東京電視台播出了不屬於愚人節卻荒謬的寫實機械人作品、裝甲騎兵VOTOMS。 鋼鐵的人形棺材中,沉默寡言的少年兵胸中,熊熊燃起向大宇宙的意志的反抗─那是身處高位、遠離戰場煙硝充滿算記者所未能感受,超越會計、彈藥數字、兵員人數與地圖名字以外的「東西」,其名生命。
對於傷痛的過去,該忘掉,還是記得,才能好好的繼續往前走?為什麼,有人會做損己利人的事情?看完《讀報人》之後,會對人們的行為有更多的思考,理性上,人應該是會做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然而,如果某些人,如電影中的基德,做的事情看起來是違反常理的,那麼,或許他的心中,有比我們眼中世俗價值更大的東西。
大四時的通識課堂中,老師給所有學生發了一份問卷,裡面有幾道題目令筆者印象深刻,題目大意是,在戰亂時期,人們對於宗教的信仰是會更堅定,還是愈加不相信宗教? 這近乎哲學詰問的問題著實難倒許多人,正反兩面答案都各有擁護者,筆者看見題目,腦中便浮現爺爺參加對日抗戰、國共內戰及八二三炮戰的經歷,以及歷史上大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當我一手接過宵夜,一手把錢放到阿伯那一雙積滿歲月痕跡的手心時,阿伯竟還回我說:「少年ㄟ,辛苦喔!有啥需要夠打吼哇!(有需要再打給我)」,當下就覺得阿伯是打算幾點睡覺呀?為了賺錢還熬夜,真的有夠厲害的。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Thumbnail
父母離異後便與母親搬去外祖母家的南方農場,男孩因對環境不適應而設法離家出走途中遇到個慈祥樂觀的叔叔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Thumbnail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小時候常常有鄉音很重,的杯杯到家中做客。
Thumbnail
在搭船離開的前一晚,我在營區面海的角落遇到了班頭。班頭也不曉得哪來的本事,竟能找著許多二營兵器連的人,算一算大概就有七、八個,而且他還買了數瓶飲料,邀大家一起舉杯共襄盛舉。 「兄弟們,不管明後天我們搭船到了哪裡,大家一起舉杯,祝我們一帆風順…來,乾了」班頭手裡拿著一瓶易開罐,吆喝著大家一起呼搭啦。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Thumbnail
以近人的經歷和情感來描述,並討論死亡對生者的影響和課題。
Thumbnail
七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
Thumbnail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當我一手接過宵夜,一手把錢放到阿伯那一雙積滿歲月痕跡的手心時,阿伯竟還回我說:「少年ㄟ,辛苦喔!有啥需要夠打吼哇!(有需要再打給我)」,當下就覺得阿伯是打算幾點睡覺呀?為了賺錢還熬夜,真的有夠厲害的。
Thumbnail
據說,當年有指令,如果父親「要逃跑」,可以將他射殺。
Thumbnail
父母離異後便與母親搬去外祖母家的南方農場,男孩因對環境不適應而設法離家出走途中遇到個慈祥樂觀的叔叔與之成為忘年之交。
Thumbnail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小時候常常有鄉音很重,的杯杯到家中做客。
Thumbnail
在搭船離開的前一晚,我在營區面海的角落遇到了班頭。班頭也不曉得哪來的本事,竟能找著許多二營兵器連的人,算一算大概就有七、八個,而且他還買了數瓶飲料,邀大家一起舉杯共襄盛舉。 「兄弟們,不管明後天我們搭船到了哪裡,大家一起舉杯,祝我們一帆風順…來,乾了」班頭手裡拿著一瓶易開罐,吆喝著大家一起呼搭啦。
Thumbnail
本來只是形式上的故鄉,變成旅人般實質。 又才發現的何時,長輩們的真實姓名當書寫在路口紙條電線桿架著的花籃上,方意味到稱謂與文字的連結,獲得的同時,也是逝去。 無比短暫
Thumbnail
以近人的經歷和情感來描述,並討論死亡對生者的影響和課題。
Thumbnail
七   1945年9月9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那年父親17歲,甫從培元中學畢業。要知我父親之所以會心高氣傲昂然彷若不可一世,是有他的時代背景。當時識字者稀,更何況父親來自鄉村,以民生農校學歷已是村中翹楚,更何況來到泉州進培元讀中學,試想當時的農村能有幾未如此,雖還未能進大學之門,也幾近取得門票。如
Thumbnail
六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七七事變,中日戰起,那年父親9歲。1945年8月14日昭和天皇發布終戰詔書,至此中日戰止,那年父親17歲。父親很幸運,即使在這樣的戰亂時代,窮鄉僻壤的福建丘陵山區,因無地利可圖又非重要軍事據點,反而僥倖地只有在戰事方萌的1938年5月廈門廈門一度淪陷,泉州吃緊外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