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定得跨出舒適圈?這本書完全顛覆我對舒適圈的看法-《別再跳脫舒適圈》來到地球,不是為了受苦,也不只為了生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人是個很奇特的生物,擁有許多創意想法,也容易想出許多負面想法。待在同個地方,沒有壓力、沒有焦慮,就像在家一樣舒服過每一天,然而這樣的舒適感久了會讓我們感到疑惑,比如,一直待在同個公司真的好嗎?我是不是該踏出去闖一番天地?
而當你如願地踏出去,但卻感受到許多的壓力與煩惱,就認為踏出舒適圈就是會感受到這些情緒,這是正常、也是日常,只要感到壓力就會讓我有衝勁。也許一開始會這樣想,但若沒有將壓力適時釋放,長期累積下來,就會延伸出焦慮或憂鬱症。也因這樣,這兩個症狀也越來越年輕化。
而我對許多人所定義的舒適圈有所疑惑,不停思考著:為何一定得跳脫舒適圈才算真正有所成長?當我看到這本《別再跳脫舒適圈》讓我有所啟發。

作者克莉絲汀.巴特勒是位暢銷作家,也是網路社群「正向力量」的執行長。
在這本書的前言她說到:

我們來到地球上,不是為了受苦,也不只是為了生存。
我們是極其強大又廣闊的一種存在,有能力去體驗莫大的喜悅、幸福感、自由、愛。

舒適圈不用跳離,我們能將它擴大,也許你會感到疑惑,舒適圈就這樣而已有什麼好擴大的?但當你專注在這本書上,並且照著書內一步一步走,相信你會感到前所未有的舒適感,並且相信一切都會愈來愈好。

跨出舒適圈才是對的?

人都有夢想,但我們很容易會把夢想和跨出舒適圈擺在一起,只要誇出舒適圈,夢想很快就會實現;只要誇出舒適圈,我們就會有所成長,這本書主張就是要告訴你:一定要跨出舒適圈是錯的。跨出舒適圈也許你會感到刺激、期待任何發展,但久了就像是將自己逼近懸崖一樣,無法前進。作者說道,你要製作自己專屬的藍圖,打造你要的真正人生。畢竟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自己,但要取得這張藍圖,就必須待在舒適圈裡。作者也舉出了人類發明輪子是為了努力追求舒適感;人類利用木頭磚塊打造出可居住的建築物,也是為了努力追求舒適圈。舒適圈,就是一種輕鬆自由的狀態,沒有辛苦的掙扎。

作者說道,成功人士分為兩種:

  1. 快樂的成功人士:過著茁壯成長又真正圓滿的人生。
  2. 壓力大又過勞的成功人士:過著犧牲的人生。

看到這兩個可以直覺選第一個內心快樂也得到成功,但轉到實際生活多數人卻是過著第二種類型,但我們卻認為這一點都不奇怪,這是為什麼呢?

這裡就談到信念部分,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你相信一切會愈來愈好,身處周遭環境就能帶來正向力量,反之,你相信一切都很糟,周圍就會和你所信任的事物也會跟著變糟。

我們必須選擇徹底相信某個念頭正確無誤,那個念頭才會化為信念。

人生狀態有三種圈子

人生除了舒適圈,作者還有提到另外兩個圈子分別是自滿圈和生存圈。由這三種圈子組成一個年輪,每個圈子則分為不同的人生階段,而這三階段也是你我所經歷過的。

三個人生圈

三個人生圈

自滿圈

最外圍的自滿圈是指對任何事不在乎,也不會要求太多。也許你會覺得這樣不錯呀,人生就該是要容易滿足自己,但作者說道,在自滿圈裡,我們可能會不太喜歡自己。表面不在乎,其實內心卻是覺得自己沒能力,看到有人過得比我們還輕鬆,會心生怨恨。因此,我們在自滿圈裡體驗到的感覺,不是舒適感,也不是滿足感,而是恐懼感。比如:害怕失敗、害怕成功、害怕示弱、害怕心理在意的事情、害怕真正的相通感。

夢想不是在舒適圈死去,而是在自滿圈。

生存圈

生存圈就是指多數人所說的跨越舒適圈的圈子,為了追求更高的成就,逼迫自己跨越。但長期待在生存圈裡,常會感到疲憊不已,原因可能是以下其中一個:

  1. 儘管耗盡心力,成果還是很普通。
  2. 成果極為成功,但需要付出更多心力去加以維持。

「為了生存,就得必須不停加速,不加速就會被淘汰。」因這個信念卻也因此忘記為自己安排休息、獎勵自己。為了換取更大的勝利,得不停忙碌、過勞、壓力大。

舒適圈

也許有人感到疑惑為何要把舒適圈擺在最中間,這樣怎麼可能會實現夢想?多數人想到的舒適圈或許是待在已習慣的環境、不做多餘的事情、耍廢等等各種擺爛事項,但這裡書內說的舒適圈是指在心流狀態下熱忱做自己喜歡的事、優先照顧自己、相信一切都會很順利。舒適圈是很個人的空間,就像在自己家裡一樣,擁有安全感、充分展現自己,面對外在威脅、壓力很大時,你可以待在舒適圈保持堅強。

舒適圈不是固定不變的地方。只要我們肯,舒適圈會不斷成長及擴展。

跨出舒適圈的後果

自己努力做出的成果上台報告時被別人評論,你會有什麼感覺呢?有些人會虛心指教,可以知道自己哪裡有錯誤;有些人會感到自尊心受損,頓時也懷疑:自己努力那麼久,卻被別人嫌棄,是不是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我們都知道剛開始對這件事情不熟悉或者還是個菜鳥,就很容易被別人給嫌棄,雖然知道這是路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影集主角一樣,跌倒多次重新站起,最終得到美好的結果,有些人只跌倒一次就會因此放棄。
在舒適圈外,你會不停配合別人、迎合別人,久而久之開始貶低自己、懷疑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說也奇怪,每個人都說要活出自己,怎麼變得很會批評自己?
但有些人忙碌工作、壓力過大,卻還是自信心滿滿,讓人覺得他們是樂在其中,不像在生存圈裡。書內寫道,要務必把對方的自負感掀開來看,才能看清對方外在行為的背後是被哪些情緒所推動。也許他們長期都是帶著充滿自信心的面具,但當面具拆下後,真實的表情及內心所顯露的是過多的不安、怕被揭穿、自我檢討及自負。

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圈,就會找到自己

現今除了職場技能,人際、理財、心理等等都能看到各個課程平台紛紛推出,永遠學不完。我們知道學習不能只停留在學生時期,出社會後也是得繼續學習,但也因有這樣的信念,我們也會不小心努力越線、也認為就是該跨越舒適圈。許多成長型媒體人、專家都會跟你說:要適時的休息、適時的控制,但我認為人沒有所謂的適時,只有好與壞選擇。適時的滑手機,會變成過度滑手機;適時的工作,變成過度努力工作,因此,適時也是踏入舒適圈的其中一部分。

本書分成三大篇:為什麼舒適感很重要、用「舒適圈流程」創造人生,最後是成為舒適圈專家。書內有一句讓我非常印象深刻,小孩剛開始到公園會緊緊跟著父母,因為還不熟悉外在環境,當父母常常帶小孩到同個公園玩耍,小孩就會慢慢放開父母的手到處好奇,也會和其他小孩交流,而這就是擴大舒適圈。

也許你會覺得小孩和大人所體驗的世界並不同,小孩只有玩耍,而大人要面對的是社會壓力與各種人際。社會險惡這並不否認,但若是我們能夠想像在孩童時期到處闖、到處好奇的能力將它放進我們的內心裡,並且擁有正念力量,相信一切都會成真。也許有人會認為不要過度自信所有事情,最後摔慘會是自己,但正如上面所說的,你相信什麼,周遭的事情都會和你所想的一樣。雖然不會全部都實現,但我們也還是能繼續擴展其他項目,舒適圈不用只待在同個地方,當你感到不適,可以瀟灑的離開。雖然我們得面臨物價上漲、裁員、人性關係等等社會問題,但我們依然還是能好好照顧自己,在黑暗裡也是能看到亮光,人生就是要這麼輕鬆、快樂,所有一切終會順順利利

「這未免也太輕鬆了吧。」
「很好!本來就是要這麼輕鬆。」
人生本來就應該輕鬆又有趣,我們本來就應該擁有我們夢想的一切,只要體悟到這點,就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樣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讀閱書服
10會員
48內容數
閱讀閱書服,書服每一天。哈囉,我是史迪棋。 學生時期很不愛翻書,一看到書是「嚕踏嚕ㄘㄟˋ」。 離開學校的庇護,出社會後,才了解到有許多是學校所學不到。 無論是感情、心理以及時間管理都可從書內發掘新天地。
閱讀閱書服的其他內容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4/03
工作是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了養活自己與家人,不得不到職場上賺錢,剛開始踏入公司,遇到新同事、主管,對工作內容感到新奇,讓人覺得振奮,久而久之卻發現身體愈來愈疲倦、每天早上一起床想著好不想上班、脾氣愈來愈暴躁,這樣日復一日,有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幹嘛...
Thumbnail
2025/03/21
本書《懶人攻略》提供57個生活法則,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症和缺乏行動力。作者從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出發,探討懶散的類型,並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前十天全力以赴」、「找人一起督促」、「為固定模式增添樂趣」等。作者強調,懶散不等於偷懶,只要運用巧思,就能將懶散轉化為優點,輕鬆實現夢想。
Thumbnail
2025/03/21
本書《懶人攻略》提供57個生活法則,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症和缺乏行動力。作者從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出發,探討懶散的類型,並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前十天全力以赴」、「找人一起督促」、「為固定模式增添樂趣」等。作者強調,懶散不等於偷懶,只要運用巧思,就能將懶散轉化為優點,輕鬆實現夢想。
Thumbnail
2025/03/19
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休息的重要性,導致身心俱疲。如何透過微休息、STOP策略、333休息法、正念呼吸及正念練習等方法,有效休息並改善睡眠品質,平衡工作與生活。
Thumbnail
2025/03/19
現代人生活忙碌,容易忽略休息的重要性,導致身心俱疲。如何透過微休息、STOP策略、333休息法、正念呼吸及正念練習等方法,有效休息並改善睡眠品質,平衡工作與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Thumbnail
生活在舒適圈中讓我們感到安全,但真正的成長卻在於勇敢跨出這個圈子。這篇文章鼓勵讀者挑戰自我,探索未知,從中發現潛力和人生的樂趣。每一次挑戰都是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面對困難,我們能吸取寶貴的經驗,逐步拓展視野,讓生活更加精彩。
Thumbnail
停下來喘息 有時的適可而止 不是為了什麼 而是讓自己喘口氣 什麼都不去想也是種放空 讓情緒有個和諧的出口 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種 不為他人 純為自己 日子總該好好的柔軟 心情總該好好的善待 轉念從來不是為了誰 不疼惜自己又誰暸解 一種懂得也是種明白 有句話說 生活不是綁架自己 而
Thumbnail
停下來喘息 有時的適可而止 不是為了什麼 而是讓自己喘口氣 什麼都不去想也是種放空 讓情緒有個和諧的出口 也是善待自己的一種 不為他人 純為自己 日子總該好好的柔軟 心情總該好好的善待 轉念從來不是為了誰 不疼惜自己又誰暸解 一種懂得也是種明白 有句話說 生活不是綁架自己 而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自由不僅僅是一種概念,更是一種渴望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是指擺脫思想的桎梏,擁有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自由地選擇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生理上的自由則是指擺脫身體的束縛,能夠自由地行動和表達自己的身體,不受外界限制或約束。 想像一下,在一個方形水泥建築裡,住著一群人,他們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世界上,自由不僅僅是一種概念,更是一種渴望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是指擺脫思想的桎梏,擁有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自由地選擇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生理上的自由則是指擺脫身體的束縛,能夠自由地行動和表達自己的身體,不受外界限制或約束。 想像一下,在一個方形水泥建築裡,住著一群人,他們的生活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Thumbnail
人們響往美好的生活如同植物朝向太陽生長一樣,兩者同是存活的需要,否則生存便變得毫無意義。正因如此,人不斷追求更幸福、更美滿的生活。誠然如何界定幸福和美滿的生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絕不能一概而論,又或寫上相同的定義去詮釋......
Thumbnail
但人只要跟世界有連結,就不會是完全自在的人嗎~?因為世界上太多太多牽連的因素,無論是生物或是環境?(真的好奇)
Thumbnail
但人只要跟世界有連結,就不會是完全自在的人嗎~?因為世界上太多太多牽連的因素,無論是生物或是環境?(真的好奇)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幸福,人人都向外看,殊不知能向內探索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生活很無聊,世界很有趣,看你用什麼樣的心態過日子。 分解情緒,拿回心情自主權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這個繁忙的社會中,人們總是汲汲營營追求成功,以便退休時能夠輕鬆快樂,但是這樣真的能夠擁有輕鬆快樂的人生了嗎?或者說,輕鬆快樂的人生真的存在嗎? 我認為有,無論條件如何,世界上有不少人是過著相對輕鬆快樂的生活。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這個繁忙的社會中,人們總是汲汲營營追求成功,以便退休時能夠輕鬆快樂,但是這樣真的能夠擁有輕鬆快樂的人生了嗎?或者說,輕鬆快樂的人生真的存在嗎? 我認為有,無論條件如何,世界上有不少人是過著相對輕鬆快樂的生活。
Thumbnail
人,終究是要一個人獨處。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環境得到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快樂外求。沒有人能給你想要的快樂。快樂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也是無所羈絆的自由…… 人,後半生拼的不是臉蛋也不是身段,更不是金錢、權位,而是堅強樂觀的心態、獨立的能力和健康的身體。
Thumbnail
人,終究是要一個人獨處。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環境得到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快樂外求。沒有人能給你想要的快樂。快樂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灑脫,也是無所羈絆的自由…… 人,後半生拼的不是臉蛋也不是身段,更不是金錢、權位,而是堅強樂觀的心態、獨立的能力和健康的身體。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Thumbnail
追求更好生活,愈努力就愈虛度時光,始終未找到原因。與其總自我探問,不如找到能給解答的人。想解決困擾、迎向美好人生境地,諮詢後開啟人生巔峰,幫助自我實現與成就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