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斷捨離是日常生活生活中不斷反覆練習的課題,並且會隨著不同的年齡、人生階段而有所調整。我其實一開始也不是斷捨離高手,通常人總是要碰到一些難關,才會有頓悟的覺醒。
■比如搬家隨著年紀的增長,其實我是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喜好,也明白到底哪些衣服是適合我的,以及我想呈現怎樣的服飾品味。相較於不同色彩或版型的時尚搭配,現在的我更在意衣服的質感品味,以及穿在身上的「舒適度」,無論是多美的衣服,如果一穿上身就這裡癢、那裡卡卡不舒服,是沒辦法長年留在衣櫥中的。
也許你會認為身為遠端的居家工作者,又不需要出門走動,隨便穿就可以吧?! 但是平日的上工時段,我可是會換下睡衣,好好為自己著裝一回,這能賦予一股「準備認真工作」的能量,幫助我順利的進入工作狀態中。
經歷過好多次斷捨離後,我的衣櫥架上同時有短袖與長袖的服飾,一年四季擁有的衣服量幾乎都在架上了(除了較為厚重的毛衣會依據季節收進整理箱裡)。簡化衣服的想法後來搭配了《最美五套》的概念,為自己春夏與秋冬整理出喜歡的搭配,然後每週重複穿就好,現在早上起床完全不需思考太久,五分鐘內就能換好衣服帶孩子去上學。
那遇到重要場合怎麼辦?如果你的《最美五套》中有一套能應付該場合當然很棒,如果沒有,那我會在前一天晚上花個5~10分鐘找到喜歡的搭配,這個做法也推薦給要上班的讀友們,至少能讓你多睡5分鐘(笑)。
以前的我很喜歡逛美式賣場或量販店,成捆的大包裝換算單包價格的「划算感」,我們幾乎每週都會前往採購。但是,當時的我卻忽略了,為了前往大賣場,我需要開車>逛逛晃晃>排隊結帳>再開車回家,如果是在假日,大半天的時間就過去了。不僅花掉了寶貴的時間成本,還有油費,更可能在逛街途中要應付孩子吵鬧或買了不該買的物品。
現在,我也因為進行「不消費的一年」計畫,每個月到美式賣場的頻率從兩三次降低為一次。我也利用早晨騎腳踏車帶孩子上學後,繞到學校旁邊的菜市場採買食材,以吃完再買的概念,一週大多只需前往兩次即可。
而固定消耗的衛生紙、家事皂則上網訂購。我粗略算過,即使只是要去圖書館或是超市一趟,簡單買個兩三件物品,一次出門就得花去至少一個小時!(包括換衣服、走下樓、騎車、停紅綠燈、再停車、走路、結帳、再騎車、回家、走上樓這些動作.....)然而透過網購,我同樣節省下時間,也許還能享有更多的優惠也不一定呢!
曾經的我也好喜歡品x、多x多x等重口的零食洋芋片,還曾去美式賣場買了一大箱的重鹽芥末小餅乾,有夠罪惡,但也有夠快樂的(笑)
那為什麼最後捨棄了這些萬惡零食呢?自然是因為年紀與健康,我一直是一個腸胃不好的人,加上不忌口的飲食習慣,最近開始感到胃吃一點東西就飽,也容易脹氣,剛好前一陣子家裡的零食櫃清空了,我便刻意挑選了蘇打餅、核桃堅果這類「自己可以接受的健康零嘴」。
當然,偶爾還是會有嘴饞的時候,若真的抵抗不住口腹之慾,我也只會買一小包,日後吃完想買,光想到還要為此換裝出門就是一個很好的阻力。
在《Rewire-神經可塑性》一書中提到一早起床最好不要看手機,不管你是在做早餐、或是蹲廁所,都不要滑手機。因為大腦在起床後的狀態有利於創造、思考與專注,可塑性很高。萬一在早晨查看手機上的社群媒體、新聞或工作訊息,可能會帶來負面情緒影響,而且會讓大腦依賴手機帶來的短暫快感。
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跟我一樣,一不小心看到工作上的信件或訊息,即使不是“哪裏做錯了什麼”,也會讓腦袋記著了工作細節,甚至壞了吃早餐的好心情。
所以我不靠手機的鬧鐘起床,反而去買了一個真實的鬧鐘放在床頭,堅持不把手機帶入臥室,同時更在下班後的六點到早上七點都設定好「勿擾模式」,只把電話通知打開,主畫面上也沒有Line跟社群媒體的小icon,便自然不會看到象徵未讀取通知的小紅點,藉此降低自己的社群焦慮症。
這是我的手機首頁畫面,除了家人照片外只有下方四個常用的小icon,這樣一打開手機就不會焦急的去看有什麼訊息(正是所謂眼不見為淨的概念)
我自己是那種,看到Line 或App通知有紅色圓點點就會很想點進去消除的人,所以過去在Line加入的群組、官方帳號所累積的未讀訊息就會變很多,當紅點中的數字超過10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不得不」讀的壓力,心裡會想說:到底發生什麼事,為何傳了這麼多訊息?
進行一段時間的斷捨離後,自然也輪到將人際、網路社群也跟著斷捨離一波。大量的資訊不僅剝奪時間,也會剝奪注意力和好心情。
除了保留需要的工作、家人群組,我退出了許多團購、品牌的官方帳號,並且設定成靜音。(對,其實工作群組我也調整成靜音,這是避免突來的訊息會變成突然的急件,而影響原本的工作排程,甚至不小心跟同事聊起天來),我打從心底相信,對方若真有“急件”(或是發現你許久未回但他很急的話),會直接打電話。
每回點開這些社群媒體的首頁,便會看到平台自動推播的訊息,加上廣告盛行,你是否也發現臉書上的貼文幾乎都是品牌的廣告文章呢?退追自己已經不感興趣的主題,我把IG的「追蹤中」從200多減少至80個,也取消了現在已無興趣的影音頻道。
你的郵件通知也有5000個未讀信件嗎? 不僅點進去查看需要時間、一個個刪除也需要時間,更會帶來莫名的煩躁感,可怕的是,這5000封信件裡大多都跟你的人生沒有關係。於是我留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好好檢視電子信箱,取消訂閱不需要的廣告通知信,也因為恰好在進行【不消費計畫的一年】,能讓自己遠離品牌優惠的誘惑。
聊到最後,其實我覺得不管是斷捨離或是簡化生活習慣,都算是一種「有意識活著」的表現,不讓單純的自我慾望主宰日常,而是將「自己喜歡的理想生活」放在最前頭,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給大家一些新想法,透過一點一滴的改變,讓自己過得更好♥️
如果你也有一些很棒的簡化生活習慣,歡迎 👇🏻 跟我分享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