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與工作該不該結合的四大思考基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大家都在討論工作與興趣該不該結合時,有一個重點可能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人的興趣很少是單一,而是多元且不相衝突的。

興趣不只一種,工作選擇何必單一?

上週與一位年輕朋友對話,發現他的訴求是極度想要進入一個產業,卻一直找不到敲門磚,因此有點無助、徬徨和自我懷疑。瀏覽了一下這位年輕朋友的履歷是位新鮮人,學校相當不錯,唸的科系也很有前景,也已經有實習經驗,卻覺得沒有興趣。他本想自學往程式專業發展,卻自認對程式的興趣可能不足以支撐他一路走下去,所以想往有興趣的產業從事其他的專業,比方企劃、行銷、社群經營方面發展。

看到這裡,我急了,並馬上開始要求對話,結束對話之後才發現已經花了兩個小時。

興趣與工作的結合,是祝福還是枷鎖?

興趣與工作結合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這是非常多人談論的議題,在Google有超過十頁以上的相關內容,但是為什麼還是一直有人詢問呢?這從來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一刀切的答案很容易找到相對應的支撐論點,但若真要幫助眼前的提問者,需要客製化地進行追根究底的詢問,才能依據問到的狀況做出判斷,再一步給出專屬於提問者的有效建議。

從興趣到職業:麵包師傅的現實挑戰

舉個例子來說,對做麵包有興趣,所以想去應徵麵包店學徒嗎?讓我們看看專業麵包師傅的說法。

麵包師傅真心話|興趣能變工作嗎?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聽到做麵包雖然是興趣,但當這個興趣成為職業後,還有一大堆需要兼顧的問題與專業。

這個現象也常出現在高中職的職業分享座談會中。

「我要當直播主!我愛分享,而且分享就能賺大錢!」

「我要進遊戲公司!我每天都在打電動,精通各種遊戲!」

「我要當機師!我從小就喜歡飛行也看了好幾本和機師相關的書!」

嗯...有興趣當然是一件好事,任何專精與職涯的起點,有可能是從興趣開始萌芽,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不是。

從許文龍的選擇,看興趣與職業的權衡

我們一定聽過很少數的朋友或前輩從小就立定志向,一路順風順水往目標前進,最終也抵達理想中的職涯樣態,但有更多朋友的生命旅程並非呈現這種樣態。

少數人可能是迫於長輩反對、生命中突然的轉折,更多人則可能忽視去拆解進入該職業需具備什麼知識、技能,並在拆解後,回過頭來看這些知識技能與自己的適配程度。

舉例來說,座落在台南的奇美美術館是由奇美集團所興建,創辦人許文龍先生一生熱愛提琴、釣魚,最愛演奏的曲目是「望春風」、「荒成之月」。但奇美其實是以壓克力起家,許文龍更有台灣壓克力教父之稱。既然對提琴有濃厚興趣並喜歡演奏,為何不投身相關產業呢?因為負擔不起。為了讓生活條件更好,奇美集團用「實業」發展成現在的樣子,並在行有餘力之後,蓋了奇美博物館,收藏連馬友友都要來借的名琴。

讓興趣成為工作永遠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答案,當然也沒有特別的好或不好,重點是如何思考這個問題。


興趣變工作的四大關鍵思考點


  1. 是否能養活自己和未來可能出現的家人?
  2. 對於工作內容是否真的認真做過研究、已經充分了解且仍有興趣?
  3. 現實世界中的產業、職業跑道長度是否足以讓我們一路奔跑到退休?
  4. 是否探索過自己的所有的興趣?


釐清這四個基本的問題之後,再來思考自己要不要讓工作與興趣在「這個時間點」結合,或許可以幫助我們在做決定時更有底氣,也比較不會落入後悔的陷阱。

你的工作和興趣有結合嗎?
如果人生重來一次,你還會選目前的產業或工作嗎?

#方格人氣王 #留言挑戰

avatar-img
71會員
68內容數
我分享自己在商業、管理等領域的經驗與觀察,並提供一些關於職場發展與轉型的想法。 希望透過這些經歷,幫助讀者釐清職場中的問題,無論是面對職涯選擇的迷茫,還是應對工作中的挑戰。 文章本於實際案例與個人的反芻觀點,期望幫助大家在職場中找到清晰的方向或對生命的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好像一直都是興趣結合工作
宇宙人-avatar-img
2
宇宙人-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1
林燃(創作小說家) 我剛剛點一份五更腸旺飯,180….
1
如果還是一樣的我,應該會選擇繼續留在lab,跟老鼠在一起~
宇宙人-avatar-img
1
宇宙人-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1
跳鼠飛行日記 對啊!
1
宇宙人的職涯旅程 的其他內容
求職時若收到「簡單聊聊」或Quick Call邀約,千萬別以為只是輕鬆閒談,這其實是正式面試的開始。若沒有充分準備,可能會錯失寶貴機會。從人資的細微反應可判斷是否有後續可能,務必提高警覺,全力以赴應對。無論是年輕求職者或高階經理人,都應重視這類對話,才能成功晉級。
本文針對近期CuboAi事件引發的職場安全離職議題,提供一系列建議,涵蓋識別潛在危險、離職面談注意事項、善用小團體等面向,旨在降低離職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職場上,與老闆和老闆的老闆建立良好關係至關重要。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透明和信任,維護與直屬主管及其上級主管的關係,並在面對指令衝突時,如何巧妙應對,以提升職場預見性,避免成為決策變動下的受害者。
高效工作的真正關鍵在於聰明運用時間,而非無止境的加班和生活圍繞工作。過去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人忽視了自我覺察,從而未能掌握情緒調控和系統化規劃。這些習慣的缺乏,往往會讓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被忽略,直到工作壓力升高,才發現自己始終無法突破困境。養成每週的自我反思,並專注於長期目標的進展,有助於在日常忙碌中
這是一篇採訪洪同學的採訪內容。洪同學是筆者的高中同學,擁有美國MBA學歷。返台後,洪同學歷經多種工作,包含短期行銷工作及科技業務,最終在中年轉職為水電工。這篇文章將分享洪同學的職業轉變過程及心得,並探討他如何在轉職過程中克服挑戰,找到自己的熱情與成就。
一位美國MBA畢業生,在科技業工作後,轉職成為水電工的自僱者,過著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本文分享他的職涯轉變,以及他對工作的滿意與成就感。
求職時若收到「簡單聊聊」或Quick Call邀約,千萬別以為只是輕鬆閒談,這其實是正式面試的開始。若沒有充分準備,可能會錯失寶貴機會。從人資的細微反應可判斷是否有後續可能,務必提高警覺,全力以赴應對。無論是年輕求職者或高階經理人,都應重視這類對話,才能成功晉級。
本文針對近期CuboAi事件引發的職場安全離職議題,提供一系列建議,涵蓋識別潛在危險、離職面談注意事項、善用小團體等面向,旨在降低離職風險,保障自身安全。
職場上,與老闆和老闆的老闆建立良好關係至關重要。本文探討如何透過有效的溝通、透明和信任,維護與直屬主管及其上級主管的關係,並在面對指令衝突時,如何巧妙應對,以提升職場預見性,避免成為決策變動下的受害者。
高效工作的真正關鍵在於聰明運用時間,而非無止境的加班和生活圍繞工作。過去長時間的高壓工作讓人忽視了自我覺察,從而未能掌握情緒調控和系統化規劃。這些習慣的缺乏,往往會讓重要卻不緊急的事情被忽略,直到工作壓力升高,才發現自己始終無法突破困境。養成每週的自我反思,並專注於長期目標的進展,有助於在日常忙碌中
這是一篇採訪洪同學的採訪內容。洪同學是筆者的高中同學,擁有美國MBA學歷。返台後,洪同學歷經多種工作,包含短期行銷工作及科技業務,最終在中年轉職為水電工。這篇文章將分享洪同學的職業轉變過程及心得,並探討他如何在轉職過程中克服挑戰,找到自己的熱情與成就。
一位美國MBA畢業生,在科技業工作後,轉職成為水電工的自僱者,過著忙碌而充實的生活。本文分享他的職涯轉變,以及他對工作的滿意與成就感。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世界遺產係依《世界遺產公約》之準則,經申請、審查及登錄之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人文美景,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複合遺產。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世界遺產係依《世界遺產公約》之準則,經申請、審查及登錄之具有傑出普世價值的人文美景,分為文化遺產、自然遺產及複合遺產。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在追求所謂的夢想工作時,我們常常忽視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過於理想化。本文探討了夢想工作的一些困難和挑戰,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工作時需要理性和實際。書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見解來引起人們對於「夢想工作」的反思。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選擇你有熱情的工作:工作就是現實中的一長串時間,如果你不喜歡,任何榮耀都不會消除你的痛苦。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年輕時就有明確志業跟人生目標的人,他們能夠找到心中熱情的工作,往自己定的明確方向前進,而最終往往也都能獲得甜美的夢想果實。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Thumbnail
職業興趣是一種個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職業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感,而不單單是指一份工作職務或技能。
Thumbnail
提問者的職涯問題: 我目前正在尋找工作中,經過幾場面試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抉擇:面對低薪但有趣和高薪卻無聊的兩份工作,我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在追求所謂的夢想工作時,我們常常忽視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或者過於理想化。本文探討了夢想工作的一些困難和挑戰,提醒人們在追求夢想工作時需要理性和實際。書中引用了一些作者的見解來引起人們對於「夢想工作」的反思。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上班和工作之間的區別?許多人一生都在上班,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任務,為的是每月穩定的薪水。但實際上,上班和工作並不是等號。上班時間是固定的,而工作的來源卻可以是多元化的,通過不同的方式製造多重收入來源。 多元收入的可能性 現代社會中,工作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收入來源。我
Thumbnail
又是被副標題吸引了...獻給還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的人,這不是在說我嗎?
工作盡管有各式各樣,我依舊把它分成行商座賈兩類。這跟工作內容無關,只是方式問題。一樣的仲介,有人喜歡到處跑,有人喜歡在固定的地方接待不同的案件!就好像工廠的生產工人,有人是某個廠的編制內,有人喜歡去人力派遣公司。 從十八歲就工讀到正式工作,我的年代沒有勞基法,而勞保不是根本,是員工福利!這不是要談
Thumbnail
對於一些人來說,職業可能只是一份工作,但對於其他人來說,事業則是他們生命的呼喚。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最重要的是找到那份與我們的核心價值觀相符的工作。
Thumbnail
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工作應該要兼具意義、目標及成就,大部分的人工作的目標之一,有一部分是為了維生(我也是),以便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試想,你在眾多的行業及職務中,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個工作呢?在《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中,作者檢視美國首富共同具備的特質為:他們都從事自己熱愛的事。
選擇你有熱情的工作:工作就是現實中的一長串時間,如果你不喜歡,任何榮耀都不會消除你的痛苦。 我真的很佩服那些在年輕時就有明確志業跟人生目標的人,他們能夠找到心中熱情的工作,往自己定的明確方向前進,而最終往往也都能獲得甜美的夢想果實。
Thumbnail
你覺得工作「有意義」很重要嗎? 在為職涯定向的路上,愈考慮性價比,就愈會找不到真正的去向。
Thumbnail
職業興趣是一種個性的展現。換句話說,職業表達的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環境感,而不單單是指一份工作職務或技能。
Thumbnail
提問者的職涯問題: 我目前正在尋找工作中,經過幾場面試後,我一直在思考一個抉擇:面對低薪但有趣和高薪卻無聊的兩份工作,我應該如何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