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就看過在日本清酒的發酵過程中,讓酒醪「聽音樂」能夠促進釀造、使成品更好喝的說法。現在還有酒造堅持這樣的噱頭,是不是代表為了讓清酒能夠賣出去,已經到了必須不擇手段的困境呢?
富士通與德島縣三芳菊酒造合作推出「Join&Make」計畫,透過用戶投票選出音樂,利用其振動影響發酵中的醪(もろみ),進而改變日本酒的味道。振動能加速發酵並活化酒米溶解,創造出獨特的香氣與風味。第一款產品「SAKE WAVE FES 01」已售罄,第二款「SAKE WAVE FES 02」預計於2025年4月8日起販售。
計畫源於富士通德島分公司成員「振興德島日本酒」的熱情。德島縣日本酒產量連續16年全國最低,促使富士通設計中心的飯嶋亮平帶領團隊,結合IT技術與三芳菊酒造的釀酒傳統,打造出讓消費者參與釀造的企劃。
富士通的團隊參觀酒造的時候,發現了三芳菊酒造實驗性的把音響直接架設在釀造桶上、利用音樂產生的聲波、震動來幫助釀造的嘗試。先不論是否有足夠的數據支撐酒造的說法,對於各行各業都依賴社群話題的現在,搞不好還真的是蠻吸引人的好點子!
三芳菊酒造位於被譽為德島縣三好市,自西元1889年起釀酒至今,現由第五代蔵元杜氏馬宮亮一郎掌舵。馬宮先生以德島酵母打造甜酸果香的「三芳菊」,顛覆傳統,雖初期受批評,卻逐漸贏得支持。他還自創鮮豔標籤設計,展現搖滾精神,與其樂團與唱片行背景相呼應。
如「仙禽」、「三諸杉」這些以發酵酸香氣為特色的清酒廠們,不管在社群還是銷售量都很成功的現在,很難想像三芳菊酒造在十年前就開始這樣做了。不知道是不是城鄉差距?還是社長的想法實在太前衛了?在德島鄉下的搖滾精神,如迴盪在山谷中的呼喊般,很難實際意義上的真正被外面的人看見吧。
我自己很喜歡三芳菊的清酒,其實包裝最土的山廢純米就已經很棒了。很ACG風格的那些標籤也很像這幾年好流行的葡萄酒「自然酒」。講缺點的話大概就是不好買、保存條件很嚴苛吧!常溫帶回台灣十之八酒會走味。
「Join&Make」讓消費者從製造階段參與,投票選曲影響發酵過程,旨在吸引更多人關注日本酒。飯嶋亮平認為,傳統釀酒對年輕人來說沒什麼興趣,,透過音樂與IT技術的結合,一方面創造話題、也計畫打破藩籬,讓酒蔵內的過程透明化,讓比較多的日本人重新對清酒好奇。
這場IT企業與酒蔵的跨界合作,不僅展現技術與傳統的融合,也為德島日本酒開闢新可能。三芳菊的創新精神與富士通的設計思維碰撞,也許能為日本酒業界帶來新氣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