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那種時候——半夜還在關廣告、早上 KPI 就要報、預算砍了但 ROAS 不能掉?
在綜合型電商當行銷的那幾年,我以為我在努力,後來才發現我只是不敢停下來想:這份工作還有什麼成長可能?
1/我曾是廣告投手,為 ROAS 拼到半夜的人
在綜合型電商行銷的日子,就是「廣告沒有下完的一天」。
• 每天面對 Google Ads、Meta、Line 廣告平台來回跑
• 除了自己操作,還要管理外部代理商的投放進度
• 每一季還要變身業務去說服廠商追加預算,好讓我們的廣告方案能上捷運、公車、站內頁
而最瘋狂的是,即便預算被砍了,還是得把 KPI 拉起來、轉換率提高、CTR 成長,廣告人就像拿著小水桶救火的人——沒時間問為什麼,只有努力不讓 ROAS 爛掉的壓力。
2/GA 的追蹤 Bug,讓我開始思考:我能做更多嗎?
有一次,我們為了大檔活動調整投放策略,但發現 GA 的事件追蹤根本沒抓到,導致報表數據全歪。
這讓我開始接觸工程部門,幫忙測試事件有沒有正確送出、參數對不對。
那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我也算「懂需求」的人,知道數據背後代表什麼、知道錯在哪裡,甚至知道要怎麼說服對方配合調整。
當工程主管發現我理解 GA 架構、也能從廣告角度補位時,他來找我聊聊,問我:「你有興趣轉做專案經理嗎?」
我愣住,然後笑了。
3/我的第一個專案不是什麼華麗的系統,而是 ERP 的小功能修改
轉進工程部後,我沒什麼 PM 經驗,就從最基礎的專案做起。
我負責的是 ERP 與行銷部門間的一些流程調整,雖然不複雜,但我開始學著寫需求文件、畫流程圖、安排時程、分派任務,也慢慢知道怎麼把一件事情「說清楚、拆明白、推動它前進」。
4/從投手變成調度員:換了視角,世界也不一樣了
行銷人的世界是「吸引」,PM 的世界是「執行」。
我以前想的都是:要怎麼讓更多人點擊、轉換、買單。
但現在,我想的是:這個功能有沒有辦法實現?要多久?對誰有影響?
這樣的轉換,讓我不再只是「衝 KPI」,而是開始建立一套思考邏輯與資源調配的能力。
而且老實說……
加班狀況也比以前穩定太多了
5/不是離開行銷,而是離開那個一直在原地打轉的自己
很多人問我:「你是不是不喜歡行銷了?」
其實不是。
我喜歡行銷、喜歡數據、喜歡分析。只是我不想再當那個只負責「執行別人決定的方向」的人。我想要有更完整的視角、更多的選擇、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所以我轉職,不是因為討厭行銷,而是想讓自己不再被卡在單一角色裡,跑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