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第一次買房的朋友,都會覺得既興奮又緊張,除了房子本身的價格外,還有好多額外的費用要注意。如果事前沒做好準備,很可能會讓原本成家圓夢的好事,反而變得手忙腳亂喔!
今天就用最簡單的方式,讓你輕鬆了解買房時需要準備的所有費用!
貸款成數與頭期款預估
多數首購族都需要申請房屋貸款來購屋。一般銀行對首購族提供的房貸成數多在八成左右,也就是銀行普遍可貸約80%的房價。換言之,買房人至少需要準備房屋總價20%左右的頭期款自備款。例如若房屋總價為1,500萬元,則建議準備約300萬元當頭期款。
當然,不同情況貸款成數會有差異:如果購買的是新成屋,因為市場價與銀行鑑價接近,通常能貸到約八成,準備兩成自備款即可;但若買的是中古屋(屋齡較高的房子),銀行鑑價可能低於成交價,貸款成數可能低一點,因此頭期款最好多準備一些(高於總價的20%)較有保障,再加上最近在央行第七波金融管制,及加強金檢的狀況下,核貸成數往往落在7~8成,所以會比較建議準備到房屋總價的30%。
另外,房貸年限方面,多數銀行提供20年到30年期的房貸,部分銀行針對首購族有更長年限方案,可將房貸期限拉長來減輕每月月付壓力。如果經濟狀況許可,建議選擇較長年限、等額本息攤還的方式,讓月付金較低且穩定,減少每月負擔。
必繳的稅費及手續費
- 契稅:契稅是房屋所有權移轉時買方需繳納的稅金,計算方式為房屋評定現值 × 6%。簡單說,就是針對房屋價值(由稅務機關評定的現值)課徵6%的稅額。契稅在過後由稅捐處核定稅額並寄送稅單,買方須在收到稅單30日內繳清。這筆費用通常是購屋稅金中最大的一項。
- 印花稅:印花稅是指買賣簽約時必須繳納的稅款,計算方式為(房屋評定現值 + 土地公告現值) × 0.1%。也就是說,以房屋與土地的申報價值合計乘以千分之一計算。辦理產權過戶時,買賣雙方需在買賣契約上黏貼足額的印花稅票,才能完成產權移轉登記。由於印花稅稅率只有千分之一,金額相對較小,例如1,000萬元的房子印花稅約1萬元。
- 登記規費:產權過戶時需繳納給地政機關的登記費。依規定買賣移轉登記費約為房屋評定現值加土地申報地價的0.1%。例如房屋+土地的公告價值合計1,000萬元,其過戶登記規費約為1萬元左右。另外還會有書狀費(產權證書工本費)每張約80元。如果有申辦房貸,還需要辦理抵押權設定登記,其費用大約為貸款額度的0.1%(例如貸款800萬元則抵押權登記費約8,000元)。
- 代書費:代書費是支付給代書(地政士)代辦產權過戶手續的酬勞,包括買賣契約簽約見證、代辦抵押權設定、產權移轉登記、實價登錄申報等服務,經由品牌房仲提供的代書費用約12000元(由買方負擔居多)。
- 銀行開辦費:請房貸時銀行會收取一些手續費用,其中常見的是開辦手續費,多數銀行的房貸開辦費約落在新台幣3,000~8,000元。另外還可能包括信用審查費、房屋鑑價費等,例如銀行委託第三方估價房屋時,鑑價費通常數千元,由申貸人支付。這些費用各銀行名稱定義不盡相同,有些銀行將多項費用統稱為手續費或開辦費,但總額通常在數千元至一萬元上下。建議首購族在比較各家房貸方案時,別只看利率高低,也要把以上這些貸款相關費用列入考量。
其他附加費用
- 裝潢與家電家具:買房不只是房價與稅費,裝潢與購置家具家電也是一筆重要支出。基本裝潢每坪抓約4~8萬元,30坪的房子裝潢可能需要120萬到240萬元。加上冰箱、洗衣機、冷氣、沙發、床等等,預算可能又會再增加幾十萬到百萬不等。
- 社區管理費與搬家費:如果是電梯大樓,每月管理費大概每坪50~150元,30坪的房子每月約1500~4500元。另外搬家費也別忽略,一次搬家約5000~15000元不等,記得提前估算。
預售屋或新成屋要注意的隱藏費用
買預售屋或新成屋,有時會遇到建商額外收取的「代收款」,通常包含水電瓦斯開通費、預繳管理費、保險費、登記規費等,這筆費用約在10~20萬左右。記得在簽約前問清楚,以免交屋時突然被嚇到。
新青安貸款2026年7月底落日,不再補貼
政府每年往往會針對首購族,設立優惠房貸專案,為了幫助第一次買房的年輕人,利率比一般銀行更優惠,最多可貸1000萬元,最長還可以分40年攤還。善用這個方案,可以有效減輕你的月付壓力。
目前這一期的方案到2026年7月31日結束,如果是第一次買房的你,記得善加利用喔!
結語
總結一下,買房不只是房價本身,還包括頭期款、稅費、裝潢、家電、搬家費等等,算一算才發現費用真的不少。但別緊張,只要提前做好規劃,一步一步慢慢準備,你的買房夢想一定可以順利實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