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智財應用與企業經營(二)—EMBA學習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50329 13:30-17:30 在政大EMBA課程中,馮震宇教授帶來了一堂深具啟發性的課程「創意歸屬的邊界:從Samantha個案看智慧財產的制度力量」。這堂課沒有傳統法律課程的枯燥,而是以一個真實又具爭議性的個案為主軸,逐步引導我們深入探討智慧財產的本質:創意能不能被承認?又該如何被保護?

這堂課不只是對法律知識的吸收,更讓我重新思考:在企業經營與創新實踐中,制度究竟是保障還是障礙?我們又是否真的理解創意從誕生到轉化為資產所需的每一道門檻?


Samantha的難題:創意,卻無權利

這堂課的主題案例,是來自加拿大的一位學生助理——Samantha。她在教授的實驗室中工作時,無意間提出了一項技術上的建議:將冷卻風扇品質檢測設備由紅外線改為可見紅光,這樣的調整在操作上極為簡單,但卻成功解決了原本長期存在的產線瑕疵率問題。

然而,在專利申請的過程中,她的名字卻沒有被列入。這不是因為她的貢獻不夠大,也不是因為她的技術沒有價值,而是因為她的角色——既不是正式研究人員,也未簽訂合約或保密協議,甚至連她的名字都未在實驗室系統中出現過。

這個案例震撼了我。因為它讓我們看到,在真實世界裡,「創意」與「擁有權」之間,並沒有自動的等號。即使你是靈光一閃的那個人,若你沒有透過制度確認身份、保存證據、進行權利讓渡或聲明,你對創意的主張可能根本不會被承認。


智財不是保護點子,而是保護制度內的點子

馮震宇教授透過板書清楚地整理了智慧財產的分類與條件:專利(Patent)必須具備新穎性、進步性與產業實用性;著作權(Copyright)需要原創性與表達形式;商標(Trademark)講求識別性;營業秘密(Trade Secret)則仰賴保密性、經濟價值與合理的保護手段。

這四種IP類型所要保護的資產形式不同,但它們共通的基礎是:制度性認可。

Samantha雖然提出的是一個解決技術問題的想法,但在專利實務上,她未必符合「發明人」的法律要件。她沒有進行完整的技術實踐、缺乏發明記錄,也沒有參與後續的專利撰寫與申請程序。更關鍵的是,她私下將這項想法分享給母親,這可能構成公開揭露,導致專利的新穎性失效。

這一切說明了一件事:智慧財產制度不是獎勵想法本身,而是獎勵「依照規則完成的創作行為」。也就是說,制度所保護的不是點子本身,而是合法流程下誕生的點子。


發明人只能是「自然人」:制度下的身份認定與限制

課堂中,馮老師特別強調,我國專利法明文規定:發明人必須是「自然人」。這一點看似理所當然,實則意涵深遠。

首先,它排除了AI作為發明人的可能性,也讓像Samantha這樣未具法律資格的角色,處於制度的邊緣。當她既不是全職工作者,也沒有合約約定其貢獻歸屬,那麼即使她實質上有創意貢獻,也可能因為不符合形式要件而被排除在外。

這反映出現行制度設計的局限性:對創意貢獻的評價,仍高度依賴身份與契約,而非單純技術本身。


我的三點反思:從創意到資產,企業應該做什麼?


第一,我重新認識了契約的重要性。

在企業日常的創新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與合作對象、臨時人員或外部顧問簽訂明確的智慧財產協議。Samantha的故事提醒我們,契約不只是形式,而是確認貢獻與保障權利的根本依據。


第二,我更確信保密機制的必要性。

在技術開發或研究尚未進入申請階段前,一切創意都應受到妥善保護。企業內部應該建立標準流程,要求所有技術揭露都在保密協議簽署後進行。資訊過早曝光,不僅可能損害專利權益,更可能成為競爭對手的武器。


第三,我思考了制度設計對人才激勵的影響。

當一個貢獻者被排除在創作名單之外,對個人士氣與團隊合作會帶來極大傷害。企業若忽略對無形資產貢獻的認定與激勵,很可能造成優秀人才的流失。制度若無法保障創意者的基本權利,創新文化終究難以建立。



結語:制度,是創意得以轉化為價值的橋梁

這堂課讓我深深體會,法律不只是限制或保護,而是一座橋梁——讓創意從個人思想走向市場價值、從實驗室走向企業資產的橋梁。

Samantha的個案,表面上是一場法律爭議,實則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許多企業在面對創新時的制度空窗與風險盲點。對我而言,這不僅是一堂關於智慧財產的課,更是一堂關於管理、關於制度、關於尊重創意的課。

未來我也會更加重視這座橋的搭建方式。因為創意從來不缺,只是少了一雙懂得保護它的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學習的路上,我這樣記下來
3會員
20內容數
📘 學習的路上,我這樣記下來 一邊走路,一邊記錄。這裡是 Kevin 的 EMBA 學習筆記,也是我面對知識、生活與未來的方式。 從教室裡的理論,到真實世界的應用。從對話中的靈光,到深夜裡的反思。 歡迎你,和我一起在學習的路上前行。
2025/04/24
本文記錄了作者參加政大EMBA黃家齊院長所授「策略人才管理」課程的心得。課程重點在於人才招募策略,並探討如何吸引、維持候選人興趣以及影響其最終選擇。文章提及三個階段的招募模型、P&G的接班制度,以及名校效應與組織偏見等議題,並鼓勵讀者反思團隊文化、人才留任及領導者角色等問題。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記錄了作者參加政大EMBA黃家齊院長所授「策略人才管理」課程的心得。課程重點在於人才招募策略,並探討如何吸引、維持候選人興趣以及影響其最終選擇。文章提及三個階段的招募模型、P&G的接班制度,以及名校效應與組織偏見等議題,並鼓勵讀者反思團隊文化、人才留任及領導者角色等問題。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一場由李瑞華老師主持,邀請Z世代年輕創業家樊舒陽分享學習與創業經驗的EMBA講座心得。講座內容涵蓋Z世代的學習邏輯、AI的學習機制、以及人類如何提升學習效率等面向。文章並從中提出反思,探討在AI時代,人類如何保持學習動力、培養批判性思考,並持續自我精進。
Thumbnail
2025/04/21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一場由李瑞華老師主持,邀請Z世代年輕創業家樊舒陽分享學習與創業經驗的EMBA講座心得。講座內容涵蓋Z世代的學習邏輯、AI的學習機制、以及人類如何提升學習效率等面向。文章並從中提出反思,探討在AI時代,人類如何保持學習動力、培養批判性思考,並持續自我精進。
Thumbnail
2025/04/20
從政大EMBA策略矩陣課程中,學習如何透過價值單元分析,剖析起維物聯、幸中傢俱、臺灣東洋藥品(TTY)、吉晟生技等四家企業的經營策略。文章重點在於理解策略矩陣的核心架構,以及如何在不同產業中應用,並探討如何透過價值單元設計、策略風格選擇,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長期競爭力。
Thumbnail
2025/04/20
從政大EMBA策略矩陣課程中,學習如何透過價值單元分析,剖析起維物聯、幸中傢俱、臺灣東洋藥品(TTY)、吉晟生技等四家企業的經營策略。文章重點在於理解策略矩陣的核心架構,以及如何在不同產業中應用,並探討如何透過價值單元設計、策略風格選擇,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提升長期競爭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創業不能不講究策略,而不懂得放棄,就是不懂得策略的精義。(挑選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進行開發) 停留在評論家這個角色是行不通的,就算下雨機率是50%,能夠說出,出門請記得帶把傘的人,才是真正的參謀。 不要依賴公司名號生存,要用自己的名號在這個世界上暢行無阻。 不要總是在別人都還沒明確看出失敗之
Thumbnail
創業不能不講究策略,而不懂得放棄,就是不懂得策略的精義。(挑選出自己最擅長的部分進行開發) 停留在評論家這個角色是行不通的,就算下雨機率是50%,能夠說出,出門請記得帶把傘的人,才是真正的參謀。 不要依賴公司名號生存,要用自己的名號在這個世界上暢行無阻。 不要總是在別人都還沒明確看出失敗之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追風科技執行長蘇彥彰 William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追風科技的創業起源,以及自己過往參與創業比賽的經驗。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追風科技執行長蘇彥彰 William 在本週的創創早餐會中,分享了追風科技的創業起源,以及自己過往參與創業比賽的經驗。創創早餐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
Thumbnail
《推動ESG是花錢的事還是賺錢的事?》推動ESG的障礙在要花不少錢,若能將花錢變成賺錢的專案經營模式,ESG方能進化成更有價值、更能獲利的萬人迷!本課程將教導學員如何透過逆思考,學習ESG結合獲利商模的竅門,成為可以推動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Thumbnail
《推動ESG是花錢的事還是賺錢的事?》推動ESG的障礙在要花不少錢,若能將花錢變成賺錢的專案經營模式,ESG方能進化成更有價值、更能獲利的萬人迷!本課程將教導學員如何透過逆思考,學習ESG結合獲利商模的竅門,成為可以推動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也介紹了傳統與現代公司的差異。 文化會影響特定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影響公司決策。
Thumbnail
《耶魯最受歡迎的金融通識課》也介紹了傳統與現代公司的差異。 文化會影響特定時空背景下人們的思維與行為模式,自然也會影響公司決策。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 Impact Hub Taipei 的共同創辦人 Rich,熱情分享精采的創業經驗,以及 B 型企業要怎麼申請認證。
Thumbnail
創創早餐會,每週一次的線上聚會,由 EiMBA 校友會發起,藉由創業家們交流經驗,開啟更多的機會。此次分享者為 Impact Hub Taipei 的共同創辦人 Rich,熱情分享精采的創業經驗,以及 B 型企業要怎麼申請認證。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Thumbnail
創投不一定要創業過,但有過創業跟產業經歷,絕對是同理創業者跟提供有效資源的背景之一。創業過也不一定適合做創投,因為在場上跟場邊的技術與心態,其實很不一樣。無論是哪個角色,唯有互相尊重、勇於挑戰自己,才能創造偉大的團隊與成績。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Thumbnail
陳宗賢教授雖然只是短短2小時加上QA,但整場內容都是滿滿乾貨,尤其對於職場上班族、企業經營者、創業者,教授結合學界的理論架構與業界的實戰經驗,讓許多企業打出自己的市場價值,布局全球,做到享譽國際的品牌除了自己邊聽邊筆記,手一直沒有停過後來再重新聽錄音檔與整理時,也是收穫滿滿
Thumbnail
陳宗賢教授雖然只是短短2小時加上QA,但整場內容都是滿滿乾貨,尤其對於職場上班族、企業經營者、創業者,教授結合學界的理論架構與業界的實戰經驗,讓許多企業打出自己的市場價值,布局全球,做到享譽國際的品牌除了自己邊聽邊筆記,手一直沒有停過後來再重新聽錄音檔與整理時,也是收穫滿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