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表達課程與筆者的關聯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過去在進行創作時,我多以自身的閒聊、課堂教案內容,或是地方創生為主題,分享所觀察到的問題。這樣的分享往往是單向式的,缺乏即時互動,而這也是我一直思考與想要改善的部分。

在參加「陪伴試講師資培訓」期間,帶領的教師特別重視互動式教學的應用。當時我們透過 Zoom 平台進行是非題、選擇題、連連看與問答等多樣化的互動練習,確實達到了不錯的參與效果。不過這類互動在 Zoom 上或許行得通,若更換為 Google Meet 等其他軟體,執行的難度就會提高不少。

近期我開始使用 Discord 進行課程討論,意外發現這個平台其實非常適合進行即時互動與深度交流。透過語音頻道與直播畫面,不僅能順暢地進行討論,也讓我重新思考「教學」與「對話」的關係。

教學至今將近兩年,逐漸累積了一些「鐵粉」學生,他們經常在課後主動給我反饋與建議,這些回饋讓我開始從不同角度重新思考課程設計。以近期的「設計思考與實踐」課程為例,我每週嘗試不同的切入方式,從面試思維、同理心訓練,到「鐵道任務」這樣具有賽局結構的活動。

在「鐵道任務」設計中,我嘗試從賽局的立場出發,思考背後可能涉及的議題,如賭博、機率與人性,並以此設計三階段教案:

  • 第一次:與「狐群狗黨」的國中好友團進行初步試玩,主題聚焦於賭博與決策;
  • 第二次:於「生涯探索與綠科技微學分」課程中導入,討論機率與風險的概念;
  • 第三次:於「設計思考與實踐」資科班課程中實施,延伸至人性與道德選擇。

在這三次教學中,我刻意將學生分組進行對抗式設計,靈感來自我過去在日本田野調查的經驗。我曾觀察到在 DotRiver 的共居空間中,許多住客會利用空檔時間進行小型工作坊或討論會,這種分組合作的方式帶給我啟發。

這樣的教案設計也讓我開始思考「運氣」與「機率」在人類行為中的關聯。尤其在競爭與遊戲的情境下,我們能否看見運氣背後隱藏的結構,以及人是否能透過預備與理解,去創造出所謂的「好運」?這些問題,成為我近期教學與創作時不斷探索的方向。

raw-image

機率與發生的可能性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機率事件」是我們相對不太會去在意的呢?例如:「太陽會從東邊升起」、「台鐵明天可能會誤點」、「健保制度是否會出現問題」等。這些事情雖然有可能發生,但因為尚未真正發生或已被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常被我們忽略。

在遊玩《鐵道任務》這款遊戲時,我們會思考很多「下注」的邏輯與機率判斷,例如: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機下注?在哪個位置下注?什麼時候是最佳時機?手中擁有哪些牌可以出?哪些是「好牌」最多?哪些是「壞牌」最少?以及你選擇和誰一起玩?

透過這些思考,我們其實是在訓練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中充滿不確定性的情境,並從中做出更有策略的判斷與選擇。

專注是為了觀察

誤判往往來自於對肢體語言的誤解、慣性行為的影響、缺乏換位思考、缺乏靈活應對能力,或是在邏輯與故事脈絡上的判斷錯誤。除了運氣之外,我們更應該依靠理性的思考與決策,來審視並改善自身行為。

我們需要學會反思自己、修正弱點,擺脫受害者心態,打破自動化反應的慣性,做到「不貳過」(不重蹈覆轍),才能真正培養對自己與他人負責的態度,邁向成熟與成長。

情緒化常會影響決策,因此學會情緒調整與重新出發是關鍵。理解自身的反射性行為,有助於在面對選擇時,停下腳步、思考清楚,再做出更穩妥的決定,避免被直覺反應主導。

與其依賴運氣、迷信、安慰劑效應,或單靠信仰來支撐,不如培養理性與自覺。有時,我們也可能經歷「冒牌者症候群」,對自己的能力與價值產生懷疑。唯有更深入地認識自己,才能做出穩健而有力量的選擇。

在《鐵道任務》這款遊戲中,也能看出幾種人生情境的映射:

  1. 爆冷出局:你很努力,但仍因運氣不佳而失敗,反映現實中努力不一定有立刻回報的殘酷。
  2. 逆轉勝:有些人看似處於劣勢,卻在關鍵時刻反敗為勝,讓人想起那句話:「豬在風口也會飛」。
  3. 堅果牌理論:只要你夠努力,即使機會晚來,也終會出現,代表持續累積的重要。
  4. 詐唬與假戲真做:從虛張聲勢到逐步成真,反映了許多人生策略—有時信念與表現先行,實力才跟上。

透過這樣的遊戲,我們不僅能反思決策邏輯,更能在模擬中學會如何面對人生的多變與不確定。

設計挑戰

我們透過設計「自己身上現金的理想錢包」,進行了一場創意設計活動。本次活動設有四項基本規則,採取兩人一組的方式進行。每位同學需在限定時間內完成「動腦思考」與「動手實作」的任務,過程中有時需獨立完成,有時則與夥伴協作完成。

當你聽到鈴聲響起,請暫停手邊動作,調整狀態,進入下一階段,享受這場充實而具挑戰性的設計之旅。

第一階段為「畫圖發想」。請你為隊友設計一款夢幻中的「超級皮夾」,發揮你的創意,將腦海中的構想畫出來,並可搭配文字註解來說明設計理念。這個階段不需要與隊友討論,請依照你個人的想法自由創作。

當每位同學都已為隊友畫出一個皮夾後,設計思考的流程正式展開。

第一步:初步訪談(共8分鐘)

請你與隊友進行相互訪談,每人約4分鐘。你可以思考:

  • 關於皮夾,你想問夥伴什麼問題?
  • 有哪些設計是你特別感到好奇的?
  • 有沒有對某些功能或樣式感到疑惑或擔憂?

第二步:深入訪談

根據剛才的初步訪談結果,請進一步記錄此次對話的內容。思考是否發現了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例如:

  • 是否有特別重要或有趣的觀點?
  • 有沒有哪個細節觸發你們進一步討論的興趣?

本階段也會進行角色互換與輪流訪談,幫助彼此更深入理解對方的需求與使用情境,進而引導出更貼近使用者的設計方向。

第三步:捕捉發現與洞見

根據前面訪談中所蒐集的資料,請試著列出你的夥伴「真正想要」以及「實際需要」的是什麼。 請特別注意:有些重要資訊可能沒有被直接說出口,而是需要你從對話中觀察、推論出來。這些潛在需求或隱藏動機,常常才是設計上的關鍵。

第四步:採用設計觀點(POV)進行整理

請用以下句型,整理出你針對夥伴的設計觀點與洞見:

[夥伴的名字] 想要/需要 [明確的需求],因為(或:但是/出乎意料地)[說明原因或背景], 最終我們發現 [你的洞見]。例句範例:小明需要一個可以分類收納的皮夾,因為他每天需要攜帶多張票卡和收據,但常常搞不清楚放在哪個夾層, 最終我們發現他真正在意的是「清楚分區」與「快速取用」的便利性。

第五步:發想設計

根據前述的訪談內容,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開始進行創意發想。你可以提出實體概念(例如產品外觀、功能設計)或虛擬提案(如介面流程、使用情境等),以滿足使用者需求為目標,構思出多種解決方案。

第六步:分享、回饋與修正

根據第五步所提出的五個初步設計方案,與隊友進行說明、分享與回饋討論,透過角色互換與輪流發表的方式,從多元觀點中檢視提案的可行性與改善空間,進一步修正與優化設計內容。

第七步:反思與創新再構

根據前一步驟的討論與反思,嘗試統整出更具創意與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在三分鐘內快速草圖化出你的「偉大點子」,畫得越清楚、越具細節越好,為後續實作奠定基礎。

第八步:動手建構最終解決方案

根據構思,實際製作出可操作的產品原型。這個模型需具備互動功能,例如晶片位置、防盜設計等;可以打開、折疊,並具體展現功能用途。強調操作性與真實使用情境,讓隊員可以實際體驗。

第九步:檢視與改進

針對目前的原型,思考其可行性、待改善之處,以及實際使用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潛在創意。提出後續優化方向,為產品開發留出空間。

最後:夢幻皮夾與設計思考的連結

透過這次「夢幻皮夾」的活動,體會設計思考的核心流程:

  • 同理(Empathy):瞭解使用者、關心他們的生活情境
  • 定義(Define):透過初步與深入訪談,釐清問題並找出洞見
  • 發想(Ideate):創造多元創新提案
  • 原型(Prototype):製作具體模型,呈現核心功能
  • 測試(Test):透過回饋與使用驗證,不斷迭代修正

透過這樣的過程,不僅學會設計,也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同理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讀城市創生─許正賢的沙龍
33會員
237內容數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3
雖然我過去有參與線上讀書會的經驗,但這是我第一次以「網路研討會」(Webinar)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分享。而促使我完成這次挑戰的契機,來自於參與某間大學試教面試。 「網路研討會」這個概念,源自 ClickFunnels 創辦人羅素‧布朗森(Russell Brunson)的推廣。目前全球已有眾多行銷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12
在設計各類課程,特別是付費課程時,常常需要思考一個核心問題:這門課程是否具備足夠的價值與可行性?同時,也必須評估其所伴隨的風險,包括市場反應、學員接受度、以及教學內容是否會被誤解或濫用等。 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進一步思考資訊的可信度。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判斷什麼是真新聞、什麼是假新聞,變得尤為重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2025/04/07
這幾週說真的過得相當緊湊,連續三週的微學分課程接著兩週的主課,還有一堂課導入了藝術創作,相關準備工作也不少。老實說,這些事前的安排確實不輕鬆,但因為內容有趣,也讓人覺得開心有成就感。這週的春假我也沒有休息,而是和朋友一同前往故人的墓前掃墓,一起緬懷過往。 創作與標達設計思維分享 這次的創作課程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只是想要說出來,從工作開始聊到生活,突然切換到宗教,一切都源起於夢
Thumbnail
只是想要說出來,從工作開始聊到生活,突然切換到宗教,一切都源起於夢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最近和一些長期追蹤的創作者互動後,發現他們在文字表現上雖然很厲害,但在真實對話中卻顯得有點溝通不良。這讓我擔心這樣的情況可能會對那些追蹤他們的人產生影響。我知道這只是我個人的想法,但還是想要抒發一下。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二屆圖文創作營的支持,總有170多位夥伴加入,持續協助大家針對各專業主題,進行圖文方式的產出,尤其針對未來的第三屆圖文創作營開放了早鳥優惠。
Thumbnail
感謝大家對於第一、二屆圖文創作營的支持,總有170多位夥伴加入,持續協助大家針對各專業主題,進行圖文方式的產出,尤其針對未來的第三屆圖文創作營開放了早鳥優惠。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的一場由數發協會主辦的遊戲相關講座,主題是創作與創業心態的比較,強調了對自己初衷的思考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創作模式的重要性。作者對講座的啟發和心得表示肯定,並推薦給讀者。文章最後提到數發協會的YouTube頻道上有許多免費的講座和開發團隊訪談,作者特別推薦了幾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參加的一場由數發協會主辦的遊戲相關講座,主題是創作與創業心態的比較,強調了對自己初衷的思考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創作模式的重要性。作者對講座的啟發和心得表示肯定,並推薦給讀者。文章最後提到數發協會的YouTube頻道上有許多免費的講座和開發團隊訪談,作者特別推薦了幾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