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正式啟動後,王宇的日程比以往更加緊湊。
與蘇教授的研究團隊定期開會,針對品牌影響力模型進行數據驗證;同時,他開始透過產業論壇、企業內訓,向市場推廣這套策略。
然而,當影響力逐漸擴散,他很快發現了一個新的挑戰——市場的回應,來得比他預期的更快、更激烈。這本該是好事,但問題是,市場的反應不僅僅是認可,還伴隨著質疑、競爭,甚至有人試圖複製他的模式,在商業上捷足先登。
「這套模型真的有效嗎?」
「這不過是另一種行銷話術,品牌真的需要這麼長期的策略嗎?」
「市場上已經有人在做類似的東西,你們的差異點是什麼?」
他開始收到來自不同企業的詢問,有些是真正想合作,有些則是想測試他的反應,甚至有幾家競爭公司,已經在市場上推出相似的產品,試圖搶佔先機。
王宇意識到——這不再只是「推廣一個新理念」,而是一場市場競爭。
當你的想法被市場接受,競爭才真正開始
某天,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在業界發布了一份報告,內容與王宇的品牌影響力模型高度相似,甚至用更簡單的方式包裝,讓企業能夠快速採用。
這讓王宇的團隊感到壓力:「我們才剛開始,他們已經準備把這變成商業產品了!」
蘇教授則依舊冷靜:「這證明了你的方向是對的,但現在關鍵問題是——你要如何確保市場知道,最原創、最有效的方案,來自於你?」
建立「無法取代」的核心價值
王宇花了一整晚思考,最後,他做出了幾個決定:
- 深化研究,建立業界唯一的「權威標準」
既然市場開始競爭,那麼他必須讓自己的方案,成為最被認可的標準。他決定與學術機構合作,發布白皮書,讓這套策略不只是行銷概念,而是一種經過學術驗證的業界標準。 - 公開挑戰,讓市場看到真正的專業
他在社群媒體上發表一篇文章,直接點出市場上其他類似方案的缺陷,並強調:「影響力行銷,不是快速見效的行銷技術,而是品牌價值的長期構建。如果有人告訴你這可以在短時間內見效,那麼他只是把這當作另一種銷售手法。」 - 不急於擴張,而是找到真正適合的合作夥伴
市場已經注意到了他的方案,這時候最危險的做法就是為了規模化而快速招商,讓計畫變成一個普通的商業產品。他決定,只與真正理解理念的企業合作,寧可慢,也要確保影響力的純度。
這些策略公佈後,市場的風向開始轉變。
那些原本只想複製這套模式的企業,發現自己無法真正落地,因為缺乏核心研究的支持。而真正願意投入長期品牌經營的企業,則開始主動聯繫,希望能與王宇的團隊合作。
真正的影響力,不是你說了什麼,而是市場開始認同你的話語權
半年後,他站在一場國際品牌行銷論壇上,看到自己的理念被正式列為業界研究案例,甚至有幾家國際企業開始參與這個計畫。
這一刻,他知道——這已經不再只是他的計畫,而是整個市場正在變革的一部分。
但他也明白,這條路,還遠遠沒有結束。
當市場開始回應,真正的挑戰才剛開始,而他,已經準備好迎接下一波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