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本篇刊載於恆星計畫|深度專屬-文章列表,序言在此👉連結。
------
本篇獻給那些總是打開聊天室、卻不敢先說晚安的人。你以為沉默就能被留下,卻忘了,你值得的是被真心回應,而不是小心經營。願你終有一天,能不再討好,也依然被愛。
------
在交友軟體上,討好是一種本能
你怕訊息一冷,對話就斷; 你怕聊太真誠,對方就滑走; 你怕一開始就表達需求,對方覺得你太黏、太快、太有壓力。
所以你開始計算訊息長短、反覆修改語氣、迎合話題方向。你以為這是經營,其實是過度預演。
你滑得比他快,主動比他多,但主導權一直在他手上。 你不是沒話題,而是太怕空白。你不是沒個性,而是太怕「他不喜歡」你的真實樣子。
你說:「我不黏人、不吵架、不多問。」
但你心裡想的是:「你會因為我不麻煩,而更愛我吧?」
這一切的出發點,不是愛,而是:你不相信,真實的自己值得被選擇。
—
有一種討好,看起來溫柔、體貼、識相,實際上是在偷偷蓋一個「愛情模型」,希望對方照著走。你不直接要求關係,也不明說期待,只是不斷讓自己變得「值得被愛」。
你以為這樣叫成全,其實這叫操控—— 你試圖用討好,換來主導權,只是包裝得比較體面。
—
讀者 H 曾說過她最怕的三個字不是「我不愛你」,而是:「你人很好。」
她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一位男生,從頭到尾她都扮演最懂事的角色。對方說最近想專注事業,她說不打擾;對方回訊慢,她說不急;對方說不確定能不能談感情,她說沒關係,只想陪伴你。
最後他還是走了,理由是:「你真的很好,但我沒那種感覺。」
她苦笑說:「我把自己壓到快沒有了,換來的還是一句『沒感覺』。」
—
我們以為的討好,是體貼的證明。
但真相是——你一直在證明自己好用,而不是可愛。
如果你總是站在讓步的那一邊,久了別人也會習慣把你當成「備援方案」。 你愈不提需求,愈讓人忘了你也有選擇權。
這篇文章不是教你「硬起來」
,也不是否定善意。 而是邀請你重新看見:當你在交友軟體裡,用討好換在場資格,你就注定不會被視為主角。
因為討好,不只是姿態上的低頭,而是一種潛意識裡的自我降級: 「你是值得等待的人,而我只能努力爭取不被換掉。」
讓我們一起深入拆解:
- 為什麼你越懂事,越容易被忽略?
- 討好與吸引力是否永遠對立?
- 當你開始說出「我也需要」,為什麼真正的關係才會開始?
付費段你將會獲得:
- 什麼是「溫柔型操控」?為什麼別人不覺得你委屈,反而覺得你很好利用?
- 如何用「我也需要」這句話,讓對方第一次看見你是完整的人?
- 真實對話範例:如何不卑微,也不對抗,重新拿回關係裡的尊嚴?
- 從討好者,變成被認可者的五步練習
這一次,我們不教你怎麼讓別人喜歡你。
我們教你,怎麼讓自己停止討好,還能留在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