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營攝影師》用生命換的底片抗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El fotógrafo de Mauthausen(2018)

El fotógrafo de Mauthausen(2018)


決定性的證據,二戰納粹的惡行瞬間

即便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去許多年,仍有許多需要釐清且完善的事項,尤其多半牽涉到國與國之間,或是武器的狀況,在2024年陸續有潛艦殘骸、和失蹤軍人的遺骸被發現重新安葬,其中多數為太平洋和南洋等海域被發現,並以美日兩方軍事為大多數,在日、美等地也零星發現未爆彈而進行移除作業。

其中新照片的發現,更是幫助許多戰爭與歷史研究學者,更能了解這次人類戰役的全貌,2024年,牛津大學的「他們的美好時光」計畫,公開了兩萬五千件二戰時期的照片和物品,多數為士兵、戰俘、家庭的相關事務,提供豐富的二戰歷史資源。

這些資料有時候可以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重構戰爭,電影便是其一,西班牙電影《集中營攝影師》,是以西班牙軍人-法蘭西斯科.博伊克斯在茂特豪森集中營擔任攝影師的經歷改編,描述關押在集中營內的戰犯,試圖冒著生命危險保留在集中營內暴行的底片,作為日後審判納粹的證據,並讓日後人們可以看到這殘忍與珍貴的歷史照片。


raw-image
raw-image


《集中營攝影師》是什麼電影?

2024年,台劇《聽海湧》帶出長期在台灣少被探討,日治時代「台籍戰俘監視員」這項在太平洋戰爭中,台灣人參與二次世界戰爭的歷史,帶出即便以過去數十年,台灣這座島嶼和國家依舊無法釐清的自我認同問題。

過去國民政府試圖抹去的日治記憶,如今台灣有許多人正慢慢拼湊回來所謂的過去台灣的真相,真相往往有著真實與殘酷的雙面刃,不管好或壞,許多關於台灣的記憶,有時候還需遠洋於美、日等地人士的書信照相保留,而得以完整,也讓我們越來越接近台灣這片土地經歷過什麼的全貌。

而歐美也是如此,即便在二戰過去納粹惡行已是人盡皆知,但許多新的記憶和遺憾也逐漸隨著歷史的發現被填滿,既便在2025年後,依舊有新的照片被發現和公開,例如:納粹在1938至1945年間對猶太人和其他族裔人的大規模驅逐行動的照片、巴黎被納粹佔領時間的秘密照片、納粹軍官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附近度假區休閒等照片,被公開與發現等。可見得照片留存真相,在當時是個至關重要的存在。也因如此許多歷史可以讓我們後世了解到,當年戰爭所帶來的毀滅性的教訓與慘狀。


raw-image
raw-image


西班牙電影《集中營攝影師》是以一位被納粹指派幫助攝影的戰犯攝影師,目的是為了拍攝虛假的集中營樣貌,和戰犯紀錄。但戰犯攝影師卻秘密將這些底片留存,跟同伴試圖保留這些納粹的惡行,試圖將這些真相公開在世人面前,並保留真實的樣貌。攝影師主角,博伊克斯是真有其人,在戰後他秘密帶出並防止納粹銷毀的2000多張照片,在紐倫堡審判中,成為西班牙人指控納粹軍人惡行的有利證據。

電影《集中營攝影師》除了參考軍人博伊克斯的照片與口訴外,也以作家-貝尼托.貝爾梅霍所著《被驅逐到納粹集中營的西班牙人》、《茂特豪森的攝影師》等集中營研究資料書籍,而架構出茂特豪森集中營與當時戰俘之間權力地位的樣貌。

包含戰犯是如何取得、藏匿和轉移照片,集中營的工作樣貌和屠殺等,電影都還原其樣貌和納粹的殘酷。而電影許多場景畫面基本還原當時的照片,這些歷史照片,在西班牙內戰記憶館可以找到原始資料,目前許多都在網路被公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集中營攝影師》分析與延伸:

《集中營攝影師》主角博伊克斯.博伊克斯所在的茂特豪森集中營,殘酷等級不亞於世界惡名昭彰的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在奧地利境內建立最為殘酷的「懲罰型集中營」,並以高死亡率、階級殘酷著稱。主要關押戰犯、知識分子與政治犯,犯人死亡率高達50%。

在歐美這個集中營被討論是因為它關押世界多國的政治犯、學者與異議人士,並且在醫療和衛生健康甚至低於奧斯維辛集中營,可以說是納粹為了慢性弄死知識份子所建立的監獄。

電影內是直接以戰犯被帶往茂特豪森集中營作為開頭,在電影裡多次提到博伊克斯與其戰犯朋友們,皆是西班牙共和黨員的事情。雖然故事並沒敘述太多關於西班牙共和黨的事情,但這也跟博伊克斯為何在茂特豪森集中營有直接的原因。根據紀錄,博伊克斯會被送到集中營是因為共和黨在西班牙內戰的失敗,也就是當時由蘇聯支持的共和軍與德國納粹支撐的國民軍之間的角力,博伊克斯正是工和黨一方,而在戰役中潰敗流亡到法國的共和黨員,與她同樣的人在當時被稱為「紅色西班牙流亡者。」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在之後法國被德國納粹佔領後,博伊克斯這群當時的共和黨員,理所當然就被納粹扔進了,關押異議人士的茂特豪森集中營。並且當時西班牙政權不承認西班牙共和派這些人士的國籍,這就是博伊克斯為何會在茂特豪森集中營的主要原因。可以算是補充電影《集中營攝影師》的前面主角經歷。而博伊克斯為何會被選為納粹軍官的攝影助手,主要還是因為他在青少年時期有擔任過照相館當學徒,而在當年攝影這件事,並不是人人都會、且要暗房沖洗照片的技術,在當時需要有一定的技術門檻。

可以說當時有體力參與革命、又懂攝影的人在集中營是極為罕見,並且博伊克斯是一個可以明辨政治、識字歸檔、又有警覺性的人。故他才可以在被選中擔任納粹攝影助理後方,實施自己的攝影風險計,不過也因如此納粹許多在國際法庭上的謊言才可以被揭發。

不過博伊克斯在戰爭後,當時的西班牙政權拒絕接受他,並且在壯年期間就因病去世。有一種說法是當時西班牙共和黨內的內鬥讓博伊克斯心灰意冷,但在集中營對抗納粹又讓他再度展現革命的精神,故在事件過後,西班牙當時共和黨的分裂與背叛等事件,對他還是備感衝擊。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集中營攝影師》值得一看嗎?

這部電影算是很典型的批判納粹電影,並且觀眾可以大概猜得出,整部電影的故事結構、劇本、還有要敘述與描繪的人事物。並且雖然收斂了許多血腥鏡頭,但電影中還是保留許多關於文本與攝影照片上對茂特豪森集中營的殘酷描述,並且採用最一開始的小男孩作為各個敘事點,可以說更加強電影的張力。

因為有詳細的文本、歷史紀錄等,電影描繪眾人的動機與細節都非常到位,對於不懂西班牙政治和當時複雜的戰爭派系的觀眾,也算是可以投入電影情節之中。

整體來說《集中營攝影師》改編成一個類似反抗暴權的機中營英雄電影,我想可能是作為後世對於博伊克斯的補償,在事件過後博伊克斯除了不被西班牙政府承認,成為無國籍人士、也未被過去西班牙共和黨員善待,最後只能以攝影在法國居留維生過世,故這部電影試圖將他英雄化與感性化.可能是一種後世對於這位反法西斯軍人的補償。後續現今西班牙民主政府也為他設立紀念碑,並且在茂特豪森紀念館中設有他的攝影展廳,陳列他當時的原始底片與照片。


raw-image
raw-image


不過也因這樣,這部《集中營攝影師》定位其實有點微妙,可以看出導演不想讓他成為單純歌功頌德博伊克斯,而想讓電影變成更全面性地描繪,納粹在西板牙與當年在茂特豪森集中營殞落的各方人士,但其結果變成只有描繪好茂特豪森集中營的背景與博伊克斯本人,其他人物反而沒有妥善的刻畫,尤其在納粹反派的描繪與小男孩的成長線越發明顯,欠缺關於惡的鋪成和成長世俗化的頓悟。但作為一個戰爭劇情片來說,並不太難懂的劇情和那個與惡近距離的接觸,算是扣人心懸的有趣故事。

現實中博伊克斯的遭遇讓人可惜,電影裡戰爭的可怕也許能讓人再次記憶猶新。並且有意思的是在找尋主角進入到集中營,西班牙內戰共和黨的潰敗,主要原因還是共產黨內部內鬥背叛導致,反而輸給極權政府這點的諷刺性,這樣的劇本在現今還是隨處可見。

可以說《集中營攝影師》算是以西班牙的視角對於戰爭和集權的反思,如同日本、德國等當初的軸心國,都在日後許多人對於自我當年軍國政府的撻伐與反思,並敘述關於和平與種族,還有自由平等社會等敘述,雖然放在2018年《集中營攝影師》的劇本也是相當老套,但歷史會重演,老套的故事也是時刻提醒,是否不該重蹈覆轍。



GoingBus合法共乘平台,影視多平台一站式低價訂閱!

GoingBus為合法串流共乘平台,並在歐美、韓能以合法且非作弊的方式以低價購入串流平台高級會員。不管是Netflix、Disney+、HBO GO、YoutubePremium等不需要湊團,輕鬆快速訂閱你想要的影音平台。使用折扣碼「kevi」首次訂閱時享有10%的折扣

訂閱頻道有任何問題,官網設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客服支援,可直接使用中文對話。並使用後如不符合所求可在24小時內無條件退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
708會員
883內容數
設計、文字工作者 待過中國、曾在日本情色產業、韓國遊戲公司、台灣電視台、夜店工作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馬耀對林友達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什麼意思?」林友達族語並沒有馬耀他好,他問馬耀,馬耀摸摸他的頭,像哄小孩一樣說:「小時候,我如果害怕,我媽就會這樣跟我說:阿迪卡卡,米沙瓦斯 斗 阿尼托 柯 闊瓦。」 不要害怕,祖靈會幫助你。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8
棒球與BL的小說《夏陽下的他》 台灣高中生林友達的日本打棒球,夢想打進甲子園的故事。另一邊一位在日本南極研究基地出生,從外踏上日本的高中生日空南極,也因為喜歡打棒球而回到日本。台灣出生、南極出生,兩個出生地非日本的球員,除了意外的成為投捕搭檔之外,可能還產生其他的感情火花?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2025/04/25
奧地利電影《女警撞到夫》是以冷冽幽默為主題的農村諷刺電影。正直的女警安卓雅準備從家鄉農村調職,但在一晚她意外撞上了自己要離婚醉酒的丈夫,逃離現場。沒想到安卓雅並沒有被逮捕,被逮捕的反倒是一位過去有酗酒問題的男教師?因丈夫去世被眾人同情的安卓雅,開始思索自己所做的選擇,而天人交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西班牙電影《集中營攝影師》,是以西班牙軍人-法蘭西斯科.博伊克斯在茂特豪森集中營擔任攝影師的經歷改編,描述關押在集中營內的戰犯,試圖冒著生命危險保留在集中營內暴行的底片,作為日後審判納粹的證據,並讓日後人們可以看到這殘忍與珍貴的歷史照片。
Thumbnail
西班牙電影《集中營攝影師》,是以西班牙軍人-法蘭西斯科.博伊克斯在茂特豪森集中營擔任攝影師的經歷改編,描述關押在集中營內的戰犯,試圖冒著生命危險保留在集中營內暴行的底片,作為日後審判納粹的證據,並讓日後人們可以看到這殘忍與珍貴的歷史照片。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是一部以納粹加害者視角呈現德軍在奧斯威辛集中營所進行暴行的電影。影片透過指揮官和家人的日常生活,引起觀眾對納粹心理歷程的深入反思。儘管電影並未呈現血腥場景,卻通過這種平靜的描寫讓觀眾感受到窒息的恐怖。此外,影片處理了視覺和聲音之間的不同感官刺激,進一步引起觀眾對暴力和創傷的思考。
Thumbnail
二戰時期,一位納粹軍官的家庭座落於集中營旁,大人們試圖用藤蔓掩蓋鐵絲網、用室內溫室抵擋炊煙、用玩樂淹沒槍聲與尖叫。《夢想集中營》由同名小說改編,美國、英國、波蘭三國合資拍攝,榮獲坎城評審團大獎及費比西獎,甚至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
Thumbnail
二戰時期,一位納粹軍官的家庭座落於集中營旁,大人們試圖用藤蔓掩蓋鐵絲網、用室內溫室抵擋炊煙、用玩樂淹沒槍聲與尖叫。《夢想集中營》由同名小說改編,美國、英國、波蘭三國合資拍攝,榮獲坎城評審團大獎及費比西獎,甚至代表英國角逐奧斯卡。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夢想集中營》要談的,就是這種平凡而正常到近乎完美的弔詭狀態。除了默默發出「別再做那種事了」的警語,和在熱成像下散發溫暖光影的孩童們之外,連同霍斯在內的所有納粹黨人,基本上都處在一種絕對服從的集體氛圍之中;他們不認為自己有罪,因為他們是公務員,只是執行的工作內容是屠殺而已。
Thumbnail
納粹統治時期,因為猶太人身分,弗蘭克全家都被關進集中營。他在集中營裡飽受摧殘,父母、兄長、懷孕的妻子都相繼死於毒氣室中。
Thumbnail
納粹統治時期,因為猶太人身分,弗蘭克全家都被關進集中營。他在集中營裡飽受摧殘,父母、兄長、懷孕的妻子都相繼死於毒氣室中。
Thumbnail
本片描述納粹德國時期的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一家於奧斯威辛集中營旁邊的閒適生活,電影的出彩是形式上的,使用類似繪畫技法中的負形技巧,以霍斯家的夢幻生活為正,灰暗的集中營背景為負,負形在正形的襯托下反客為主,自成圖景,而導演完成的比靜態更多。
Thumbnail
本片描述納粹德國時期的指揮官魯道夫·霍斯(Rudolf Höss)一家於奧斯威辛集中營旁邊的閒適生活,電影的出彩是形式上的,使用類似繪畫技法中的負形技巧,以霍斯家的夢幻生活為正,灰暗的集中營背景為負,負形在正形的襯托下反客為主,自成圖景,而導演完成的比靜態更多。
Thumbnail
二戰納粹的集中營主題,作為歐陸最令人髮指的事件,每幾年都有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其中不乏驚人的傑作,當你以為所有的角度都探討完畢之時《夢想集中營》出現了。 近年最令人壓力最大的集中營作品肯定是匈牙利導演 Nemes László 拍的《索爾之子》全片一鏡到底拍出了挖埋集中營屍體的絕望。
Thumbnail
二戰納粹的集中營主題,作為歐陸最令人髮指的事件,每幾年都有不同的國家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其中不乏驚人的傑作,當你以為所有的角度都探討完畢之時《夢想集中營》出現了。 近年最令人壓力最大的集中營作品肯定是匈牙利導演 Nemes László 拍的《索爾之子》全片一鏡到底拍出了挖埋集中營屍體的絕望。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Thumbnail
這部電影真的是在測試觀眾的道德底線,很像在看《罪與罰》一般,那種罪孽感油然而生,噁心想吐。邪惡在某些人眼中,是選擇性的,不是義務性的不該做,但這些人竟然把邪惡當作自然性。做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事情,心裡也可以一絲的罪與罰都沒有。電影還是真人真事,還是重要歷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