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聽自己」說話了?內觀十日的開場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聽自己說話了?

在這個資訊密集、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我們每天每天習慣了回訊息、滑社群、回應他人的期待,卻很少真正停下來,問自己一句:「你現在,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內觀(Vipassana)」?

坦白說,在那之前我不知道什麼是內觀,只知道有一群人,會選擇花十天時間在「荒山中閉關修練」的印象,靜默不語、不碰手機、不能閱讀,甚至只吃兩餐半,關起來和自己相處(脫離人間世俗的神仙們~~)。

這就是閉關修行嘛~太辛苦了!但當我真正體驗過後,我才知道,內觀不是苦行,而是一場與內心對話,覺察過去、專注當下的心靈微創手術。


記得最後一天閉關修練結束,我一身輕的和同伴們分享這十天的感受,同伴們很驚訝我的內觀動機,和過程帶給我的收穫,我想內觀心情寫下來。


📍 內觀是什麼?——觀呼吸、觀變化、觀「實相」

raw-image


內觀(Vipassana)這個詞來自古印度語,意思是「洞察」或「如實觀察」。這種冥想方法並非宗教儀式,也不要求你信仰什麼,而是一套以身心感受為基礎的自我覺察技術。


內觀的練習,從最簡單的觀察自然呼吸開始,慢慢地將注意力帶回當下,然後進一步以敏銳的覺知,觀察身體的感受、情緒的波動、思緒的來去


這一切,都是為了看清生命中最基本的三個特性

① 無常(Anicca):每個感受都在變化,沒有一個感覺是永久的。

② 苦(Dukkha):抓住不放會產生痛苦。

③ 無我(Anatta):我們並非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


內觀不講玄學,也不談神通,而是以實際觀察的方式讓你一步步認識痛苦的根源,並學會與之相處、放下。


📍 內觀的理論基礎——不是「靜心」,而是「淨心」


有別於一般冥想讓人放鬆或「放空」,內觀的目的其實是淨化。透過持續觀察自己當下的身體感受,並對每一個感受保持平等心——不期待快樂的停留,也不抗拒痛苦的出現


當你練習不再反應、不再貪愛或憎恨時,痛苦的根本(也就是我們無意識的反應)會漸漸鬆動、鬆開。你不是在壓抑情緒,而是透過覺知讓它自然釋放。這是一種非常科學也非常直接的方式,將你過去積累的情緒能量,一層層剝開、清理


📍 為什麼需要十天?——因為心需要時間沉澱


有了內觀的想法後,開始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卻發現最短的時間是十天!

當時還在上班的我苦惱著需要有十天假期而沒辦法報名…直到經歷後,發現十天是個很剛好的時間,為什麼內觀要十天?不能兩天試試就好嗎?


答案是:你得先靜下來,才有機會看見自己內在的狀態。


內觀課程從報到那天開始,就會交出手機,沒有紙筆、進入禁語狀態。整整十天不能說話、不看書、不寫日記、不與人眼神交流,也不能碰手機。這不是強迫安靜,而是把所有外界的干擾降到最低,讓你回到自己的內在世界


這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有這麼多未曾正視的情緒,有這麼多慣性的反應模式。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根本沒意識到自己是怎麼「自動運作」的。而內觀,就是幫助你慢下來,清楚看見這一切的起點。


📍 內觀適合誰?能幫助你什麼?

raw-image


當初以為要先學會靜坐,在出發前還特地和一下靜坐的方式,但建議大家帶著一顆「空白最純粹的狀態」去內觀,不需要特別會冥想,也不需要痛苦萬分才去參加。只

要你想認識自己,想對人生多一點覺察,內觀都歡迎你。


raw-image
內觀適合:
  • 正在人生轉折期的人(比如換工作、感情變化、迷惘期)
  • 長期焦慮、壓力大、容易情緒波動的人
  • 想斷捨離、重新校準自己生活節奏的人
  • 想從內在真正感到平靜與滿足的人


可以從內觀中學到:
  • 不靠外物,也能找到穩定的平靜
  • 快樂不是對痛苦的逃避,而是來自清明與滿足
  • 如何面對情緒、如何與自己好好相處
  • 「感謝身體、感謝生命」的真誠體悟




📍 總結:內觀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讓你成為能面對一切的自己


記得第一次內觀的當下我的身體就好像被掏空的狀態,一種前所未有地輕盈。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身心合一」是什麼意思。感覺很神奇,說不上來,但我很確定那不是什麼宗教的靈光乍現,而是一種你終於回到自己身上的踏實。


內觀不是答案,但它會讓你開始問對問題。
不是逃避現實,而是走近真相。


如果你也在尋找人生的定義,或許內觀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

我的答案呢?為了防雷不劇透(建議大家帶著空白初始的心去體會),之後會把我的內觀動機和感受文章寫出來~~



🌟🌟🌟未來預告


接下來的內觀系列文章,我會分享【報名管道與地點、內觀十日實用準備攻略、還有我的心得文】,下次見!


如果有想知道哪些主題,也歡迎留言給我,我會盡所能分享給你


加拿大生存日記,現正上映中!

✍️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eriene.chen/

🍁加國の日記限動 → https://reurl.cc/5D9jo6


後記 :

🎈 狂賀!✧*。٩(ˊᗜˋ*)و✧*。感謝 方格子 vocus 編輯群 🎈

🎊本篇文章於2025/4/18入選【即時精選】

持續用心寫好文和大家分享 Ꮚ・ꈊ・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霖感在路上
51會員
59內容數
靈感很狡猾,常不經意就從腦中溜走,還好有霖感可以抓住它。 這裡會有書評、教學、職場、旅遊、音樂、詩,和可能不怎麼美味的心霖雞湯 與你共飲!
霖感在路上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嗨,我是怡霖,本週的方格新星。 自從今年1月底踏上Blog寫作之旅,短短兩個月內接連獲得【方格新人獎】與【方格新星】的肯定,內心除了榮幸,更多的是感激。感謝方格子團隊的鼓勵與看見!我想趁這個時刻,把我的寫作理念與初心,分享給此刻看文章的你。
Thumbnail
2025/04/22
嗨,我是怡霖,本週的方格新星。 自從今年1月底踏上Blog寫作之旅,短短兩個月內接連獲得【方格新人獎】與【方格新星】的肯定,內心除了榮幸,更多的是感激。感謝方格子團隊的鼓勵與看見!我想趁這個時刻,把我的寫作理念與初心,分享給此刻看文章的你。
Thumbnail
2025/03/19
以前女性總是被現實的生理時鐘推著走,在黃金生育期內做決定,但現代科技讓我們有機會專注自己,先探索世界、衝刺事業,讓人生有更多可能性。科技改變了一切,我們不必被生育時鐘壓得喘不過氣,如果未來我真的想要孩子、想當媽媽,我會慶幸當初給了自己這個選擇;即使最後選擇不生,也不會有遺憾,因為都是出於我的決定。
Thumbnail
2025/03/19
以前女性總是被現實的生理時鐘推著走,在黃金生育期內做決定,但現代科技讓我們有機會專注自己,先探索世界、衝刺事業,讓人生有更多可能性。科技改變了一切,我們不必被生育時鐘壓得喘不過氣,如果未來我真的想要孩子、想當媽媽,我會慶幸當初給了自己這個選擇;即使最後選擇不生,也不會有遺憾,因為都是出於我的決定。
Thumbnail
2025/01/25
前幾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影片,是一場朋友聚會中,大家用簡報報告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這也太J了吧?),再來又滑到一對情侶用簡報做歷年回顧,兩人一起檢討過去吵了什麼架、做了哪些事情惹對方生氣、有哪些好的表現,一起展望未來”情”字這條路要如何走下去,內心太讚嘆:真的是經營感情的最佳典範(掌聲)!   有
Thumbnail
2025/01/25
前幾天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影片,是一場朋友聚會中,大家用簡報報告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情(這也太J了吧?),再來又滑到一對情侶用簡報做歷年回顧,兩人一起檢討過去吵了什麼架、做了哪些事情惹對方生氣、有哪些好的表現,一起展望未來”情”字這條路要如何走下去,內心太讚嘆:真的是經營感情的最佳典範(掌聲)!   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2024.06.30 我問:「你一開始就知道你想要什麼了嗎?」
Thumbnail
2024.06.30 我問:「你一開始就知道你想要什麼了嗎?」
Thumbnail
後來的我們,都像在對答案,連曖昧了暈船了熱戀了不愛了,都能找首歌對詞入座。
Thumbnail
後來的我們,都像在對答案,連曖昧了暈船了熱戀了不愛了,都能找首歌對詞入座。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四個多月之前,和朋友做了一檔內容,名稱是「我想和你說說話」。 因為自己是說話的主角,希望可以和人分享一些想法或思考,所以取名為「我想和你說」。還記得,在和朋友的討論中,談及製作這檔內容的起心動念時,我曾說到——因為自己過去曾經歷了一段低潮的時刻,當時,我找了許多在不同人生階段認識的朋友聊天,而在互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Thumbnail
#工作生活小記 我最近常聽到標題這句話,整個曝光痛點見光死!🤣 ❤️ 一個接案結束 從整理團購資料開始,我看著大數據下的各式網紅藝人的FB、IG,原來也可以這樣生活啊!打開我的眼界!甚至自己找到整理資料的樂趣,若有朋友需要可以pass優惠中的團購給他們參考。😆 到後續協助朋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