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Podcast 停更 2.5 個月:創作是踏上自我認知的旅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陸續拜讀了反思創作的文章。不少創作者曾分享在「自我要求」之下,對作品品質與更新頻率有所期待。然而當自我期待與實際生活無法達到平衡時,努力扛著產出的壓力與期許,都讓步伐不再輕快。

這篇內容想談談我與伴侶的Podcast節目停更 2.5 個月後的現況和體會。並分享自我認同為「創作者」時,作品開天窗要如何接受並調適對自己的違約之情?

「回家聊」約好要錄到 10 集才能買第二隻麥克風,並邀請其他來賓。(閒人實拍)

「回家聊」約好要錄到 10 集才能買第二隻麥克風,並邀請其他來賓。(閒人實拍)

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回家聊」,聊些難以言說的脆弱與感受。形式是我與伴侶兩人的談話,內容以實際經歷與體悟為主幹,再輔以生活中的靈感提取釋懷的可能。我們遇到的困難與兩人間的協作有關。


兩個人的共同創作,困難在哪?

即便關係親密、生活上默契十足,在創作面前我們還是需要磨合。錄Podcast是我想做的,也答應伴侶她只要負責分享想說的話,節目方向、定位與後續的剪輯、上架通通都不需要煩惱。簡單來說,她是我的永久嘉賓。

我也想問,如此明確的分工怎還會有執行上的困難?這明顯不是價值觀相左的衝突,也不是目標不一致才出現的滯行。直到「先錄再說」後,才發現是「行事風格」與「思維習慣」不同讓我們卡關。


問題的發現要從「訪綱」說起

即便分工明確,還是有個曖昧的交集:訪綱。「行事風格」與「思維習慣」的落差,一併見拙於這項前置作業。作為錄音開端的訪綱如果無法被使用,無異於被捏著燭芯的蠟燭無法被延燒。

我們對訪綱的期待與使用邏輯不同。例如其一:訪綱出來後,我習慣邊談論邊延伸思緒,伴侶則習慣列出更精準的討論範圍再思考。無對無錯,一切只與做事方法不同有關。訪綱對我有效、卻對伴侶的思考習慣無效,問題因而產生。之於我而言訪綱是節目的大致走向,伴侶期待的精確範圍需要坐下來討論,不會一開始就憑空出現在我擬的訪綱上。

抱持著「先開始再說」的心情,我們錄了第一集。並以吵架收尾(笑)。


關於停更,我們還在反覆嘗試

事後伴侶向我道歉。她明白尚未討論,我當然不知道訪綱要寫到什麼程度才能符合她的期待。我也還想與她錄音,她的經歷之於我而言非常寫實珍貴。我們必需找出一起前行時,阻力最小的協作模式。

我們嘗試許多方案,想將訪綱形式調整成往後都能套用的 SOP。目前的集數雖短短8集,可我們每次錄製的訪綱形式幾乎都不相同。曾經嘗試打逐字稿、訪綱只留提問、訪綱上寫提示大意、丟掉訪綱隨意錄⋯⋯等,目前都還不夠適用XD。

不過,EP9已經錄好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聽眾在呢~?期待能儘早剪完。


在創作中與伴侶一起看見自己

我們的節目內容即是日常的對話話題。平時聊到有趣的事我會寫下關鍵字,有時候會用手機錄音,想著可以當 Podcast 的素材。訪綱文字與錄製完成的節目,幾乎完整呈現我們的線下互動。

為了將日常化為產出,我們習慣梳理內在,排列成更貼近真實的樣態。雖說在錄製途中遇到挫折,但能觀察彼此的行事風格與思維習慣,再透過對方的目光認識自己難以覺察的部分,也是挺有趣的。


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看見自己的身影、辨識自我的樣態。並在不斷拆解與整合的過程中,一次次地重新描摹世界與「我」的關係。


回想自己在製作節目時,行事風格還真展露無遺。我習慣以點展開話題,再將超出的地方裁剪成主題大小。而伴侶習慣先將範圍劃定,再將適合的大小填放進主題。這就是我們呀!就像在文件上簽名,我的字又大又滿,時常超出框框;伴侶的字偏小,總能符合框框需求。


如何接受並調適對自己的違約?

在正式開天窗之前,我最多會說我們 Podcast 節目的更新頻率「不穩定」。當時「開天窗」之於我而言,就像是抓不穩方向盤時的一句抒發。這種嚷嚷比起焦慮與壓力,更像是一種自嘲式的補白。畢竟沒人逼著我更新,創作行為只與我想做這事有關。

正因這個「想」只與自己有關,動力源於己心,反而更難節制堅持的衝動。堅持帶來的壓力如同吞下蠱惑,再再於生活中催動著我創作。先說好,我並非是努力才要這樣,只是有著被鬼追趕,奔馳與緊迫縈繞不去的感覺(可回頭明明什麼也沒有)。


我們何嘗不是在起草時錨定目標,在行動時遇見自己?


既然如此,我決定將這次的體驗看成是一個有趣的自我發現:原來我對開天窗有壓力、原來創作模式是我性格的延伸、原來源於心的自我要求很有力量、原來我願意反覆嘗試、原來停下來也不會怎麼樣,我感到很輕鬆。我體驗了發現這些面向的我。


感謝您讀到這邊。最後,都說創作是自發且自由的,而我們眼下扛著的紀律是什麼呢?有些創作者自我詰問,才發現手正撐著原不存在的巨石,決心暫停重新滋養自己。有些創作者在放下紀律後,產出才如順過的水管般,暢通無礙。身為創作者的你,今天也好嗎?

祝福看見文章的你:)




✍🏻關於創作的反思:



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
在Podcast 開天窗後的反思

👉🏻喜歡文章鼓勵我請按【愛心】❤️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文章有所幫助也歡迎【贊助】☕️
每一個慷慨的行動,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avatar-img
20.2K會員
312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鳳-avatar-img
2023/10/26
5
我覺得以Podcast的錄製來說,能夠依照「舒適的節奏」持續錄製,或許就有契機不停錄下去。這裡的舒適有點像是錄音時的「狀態」,不一定指的是環境、器材好壞,而是所處錄音環境之下的心境。類似今天要跟一個人好好說八卦,即便再奇怪的環境,還是很想好好討論完這個八卦話題。所以這種事情還滿需要一頭熱的,一旦熱情退卻之後,萬一再次要拿起麥克風,「舒適節奏」一旦流逝,之後就得花上更多力氣調整、修剪。因此Podcast節目也因此五花八門、有些節目像是綜藝節目(雖然有在訪綱範疇內,但可以聽得出來不停繞出去)、有些像是訪談節目(有很明確要討論的節目,討論的環節也持續在線)、有些就是像你朋友跟你講話(沒有界線的亂聊)。所以「虛擬對象」也是滿重要的存在,肯定有些對象會是自己可以掌握的聽眾,如果心裡有一個明確的虛擬對象,或許會讓錄音在設定語氣、節奏、段落、停頓簡單得多。就像是工作總會有一些場合得要對大眾說明事情,通常要了解第一件事就是這些觀眾是長官還是一般同業人士、還是圈內的人,這影響你可能要講的笑話、概念深淺都有所不同。譬如我是上下通勤的人,開車時間動輒需要40分鐘,我肯定不會選低於40分鐘內的節目,因為這樣聽完一集就得思考自己要聽什麼。當然也不太可能聽兩小時的節目,有的時候怕聽到興頭上剛好已經到家了。由於是開車,要是聽太嚴肅的認真節目,真的很容易犯睏,但也不想聽真的「只是話家常」的節目,因為有時題目太過發散並沒有感覺podcaster是認真準備題目的,感覺不如聽歌。後來就選了幾個可能不會睡著,但是有相對有些專業、但又不會讓人睡著的編排節目。於是這樣的我,或許也就是某一種「虛擬人物」。當然也不用擔心,沒辦法描繪出來這樣的「虛擬人物」。由於是虛擬人物,便可以更加無邊際地想像與標定。譬如某一個主題讓人想到幾個重要的親情環節,某些時候的虛擬對象甚至可以是你心目中的重要對象,即便知道對方不會聽自己節目也無所謂,畢竟聲音節目的重點還是由嘴巴去說出「真實」的感受。一旦發現自己進入「舒適節奏」,剪輯或者是訪綱就不會再是重點,就像是運動員進入了Zone,而且創作者肯定也會清楚這個瞬間「就是現在,就是這個感覺。」(不知不覺好像有點打得太多XD該去當社畜工作了)
5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1
老鳳 我不禁懷疑鳳哥有一個podcast創作帳號(推眼鏡)。暖機聊很實在~如果第一個步驟是打開麥克風,好像是直接切入另一種狀態,暖機好、暖機好。如果受眾增加,也有人願意訂閱未剪輯花絮,我會在上面謝謝鳳哥的提議!在此先謝過鳳哥了。
1
小步隨安-avatar-img
2023/10/31
2
自己默默預設的目標,沒有達成時,雖然別人不知道,但當事人低落的心情還是難以言喻的,我了解那種感受,而且也經常身受其苦。不過這些對自己失望的期待,我們無須放大他們的重量,只要將這些確實存在的念頭轉換一下,想想....其實自己起碼有前進的企圖,就有機會再重拾動力向前。共勉之囉~
2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31
1
小步隨安 小步~~~謝謝你的感同身受與鼓勵,重拾動力gogo🫶🏻
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2
2
喬安納-avatar-img
2023/10/26
2
謝謝 Kuiza 的延伸閱讀推薦我的文章~ 好喜歡延伸閱讀的概念,幫大家準備好超貼心。也謝謝老鳳 留言分享心法,超級實用 ~ 我也的確發現剛開錄時有時聊起來很乾,過了一段時間才聊得愈來愈深入。咖掉前面的做法超有趣 (筆記)~
2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6
1
喬安納 因為納寫得好嘛~我也很感謝納的創作:)看到你們也會不歡而散,竟莫名有點安心(會太壞嗎)。有時候我們也會錄到要生氣,尤其是一開始都以為知道彼此要說什麼,開錄才發現沒溝通好(大笑)。兩個人除了個性之外,時間還要能重疊真的很重要!很佩服納單槍匹馬上陣。
1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3/10/26
1
真的,停下來也不會怎麼樣。
1
閒人|Kuiza-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7
1
旅人小萌 小萌的文章與近期遠行的決定,也帶給我靈感呢:)
1
碎進時間的裂縫 的其他內容
夜宿海生館真的是住在海生館裡面嗎?沒錯!白天時入館參觀的展區,入夜後會開放特定區域供夜宿體驗。這項體驗超越了我對一般「外宿」的期待,打破僅止於體驗房型、景觀等框架。我們沈浸式地存在於當下的環境裡,睡醒還有小鯊魚游過頭頂。對於我們而言,這是找到屏東墾丁旅遊的新方案!沈浸式體驗到平靜海洋,我覺得很值得。
之於我而言,每個人都能夠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沒有誰應該要承擔連自己都想往外丟包的情緒。今天想分享我與伴侶的一段對話,它讓「能不能要求憂鬱伴侶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反思獲得出口;也讓我發現對伴侶而言,其實還有更值得在意的事⋯⋯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在一次非常疲憊的狀態下,我告訴伴侶:「我也是會累的。你情緒上頭時,我要一邊整理你的立場、然後描述我的立場,還有指出我們立場的落差,最後再找出可以有共識的地方。你能夠也試著為我這麼做嗎?」這是我第一次表達我的需求與脆弱,原先哭著鬧著的伴侶佂在原地。我繼續說:「我沒有力氣了,你不能自己站起來嗎?」
那次不愉快的細節我們都忘了,情侶間什麼事都能發難。我試著回想是什麼觸發伴侶陷入回憶陰影?或許在對話中,讓她重疊了「被拋下、不被理解、不被關心」的感受,才掉進小時候的情緒,還有不被家人在乎心情的情景。伴侶的「心」卻未曾離開那個房間。像執著不願離去的靈魂,苦苦徘徊,只為渴求獲得一點寬容與關懷才願放下。
分享沙龍更新後,之於我的實際意義。在2023年9月8日,vocus 方格子沙龍系統再次更新。這項更新解決了2個我在創作上,遇到的實際問題。從未想過僅是「導覽列改動」,能變得這麼好用!想到可以繼續當個無腦的創作者,攤在不斷往前的方格子團隊上,莫名感到幸福。(喂!)
夜宿海生館真的是住在海生館裡面嗎?沒錯!白天時入館參觀的展區,入夜後會開放特定區域供夜宿體驗。這項體驗超越了我對一般「外宿」的期待,打破僅止於體驗房型、景觀等框架。我們沈浸式地存在於當下的環境裡,睡醒還有小鯊魚游過頭頂。對於我們而言,這是找到屏東墾丁旅遊的新方案!沈浸式體驗到平靜海洋,我覺得很值得。
之於我而言,每個人都能夠為自己的情緒負責,沒有誰應該要承擔連自己都想往外丟包的情緒。今天想分享我與伴侶的一段對話,它讓「能不能要求憂鬱伴侶為自己的情緒負責」的反思獲得出口;也讓我發現對伴侶而言,其實還有更值得在意的事⋯⋯
雙向奔赴充滿畫面感,使我連結到兩個人破除時間、空間的限制,也想要抵達彼此身邊的畫面。帶點悲壯感與迫不得已的感覺,讓關係顯得獨特而彌足珍貴。但事實是人都是自己世界的老屁股,沒人應該理所當然服貼於自己的身心靈。為了找出最佳共識,在關係裡思考「如何讓對方以更無痛的方式處理認知落差?」成為我與伴侶的反思。
在一次非常疲憊的狀態下,我告訴伴侶:「我也是會累的。你情緒上頭時,我要一邊整理你的立場、然後描述我的立場,還有指出我們立場的落差,最後再找出可以有共識的地方。你能夠也試著為我這麼做嗎?」這是我第一次表達我的需求與脆弱,原先哭著鬧著的伴侶佂在原地。我繼續說:「我沒有力氣了,你不能自己站起來嗎?」
那次不愉快的細節我們都忘了,情侶間什麼事都能發難。我試著回想是什麼觸發伴侶陷入回憶陰影?或許在對話中,讓她重疊了「被拋下、不被理解、不被關心」的感受,才掉進小時候的情緒,還有不被家人在乎心情的情景。伴侶的「心」卻未曾離開那個房間。像執著不願離去的靈魂,苦苦徘徊,只為渴求獲得一點寬容與關懷才願放下。
分享沙龍更新後,之於我的實際意義。在2023年9月8日,vocus 方格子沙龍系統再次更新。這項更新解決了2個我在創作上,遇到的實際問題。從未想過僅是「導覽列改動」,能變得這麼好用!想到可以繼續當個無腦的創作者,攤在不斷往前的方格子團隊上,莫名感到幸福。(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今天本篇想與大家分享我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獨立製作自己的Podcast節目的各集內容的成果總整理! 2023/07/01~2023/12/31之間, 每週六晚間8:00更新一集,製作集數共26集。 現在回顧過往每一集的點點滴滴,雖然創作過程中花費了不少心神,但同時很感激自己
從今年跨年開始就馬不停蹄開始新的目標:製作PODCAST   搞定硬體跟上傳平台還是小事,每周固定更新才是創作人最大的考驗。   為了鼓勵自己每周都要更新,在每個禮拜天結束前想要放棄的時候,都會跟自己說至少錄個幾分鐘也好,就這樣更新到第四集囉。   這周的主題是談月土合相雙魚的感受,有興
Thumbnail
我回想到起初,我了解自己是個會因為數字而過度影響、甚至開始自暴自棄的玻璃心性格,因此初期開始,我堅定地告誡自己,不管有沒有聽眾聆聽、有沒有人按愛心、有沒有人氣,這些都不是我該第一關注的重點,更非我的初衷。 每當情緒又開始被數據化資料影響蠱惑之際,我趕快打醒自己,並反覆問自己最原始的問題:「我起初做P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定期梳理自己,同時學會放過自己。 三月開始至今,體驗自由接案的工作者生活,自由同時學習自律,忙碌工作同時,試著平衡生活。我疏離了創作,疏離了我最愛的文字,因為想要完美,我無法寫出任何東西,隨興的限動分享生活,讓我感覺自由,後來學會放過自己,所以彈性的創作。 我問我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今天本篇想與大家分享我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獨立製作自己的Podcast節目的各集內容的成果總整理! 2023/07/01~2023/12/31之間, 每週六晚間8:00更新一集,製作集數共26集。 現在回顧過往每一集的點點滴滴,雖然創作過程中花費了不少心神,但同時很感激自己
從今年跨年開始就馬不停蹄開始新的目標:製作PODCAST   搞定硬體跟上傳平台還是小事,每周固定更新才是創作人最大的考驗。   為了鼓勵自己每周都要更新,在每個禮拜天結束前想要放棄的時候,都會跟自己說至少錄個幾分鐘也好,就這樣更新到第四集囉。   這周的主題是談月土合相雙魚的感受,有興
Thumbnail
我回想到起初,我了解自己是個會因為數字而過度影響、甚至開始自暴自棄的玻璃心性格,因此初期開始,我堅定地告誡自己,不管有沒有聽眾聆聽、有沒有人按愛心、有沒有人氣,這些都不是我該第一關注的重點,更非我的初衷。 每當情緒又開始被數據化資料影響蠱惑之際,我趕快打醒自己,並反覆問自己最原始的問題:「我起初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