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Podcast 停更 2.5 個月:創作是踏上自我認知的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陸續拜讀了反思創作的文章。不少創作者曾分享在「自我要求」之下,對作品品質與更新頻率有所期待。然而當自我期待與實際生活無法達到平衡時,努力扛著產出的壓力與期許,都讓步伐不再輕快。

這篇內容想談談我與伴侶的Podcast節目停更 2.5 個月後的現況和體會。並分享自我認同為「創作者」時,作品開天窗要如何接受並調適對自己的違約之情?

「回家聊」約好要錄到 10 集才能買第二隻麥克風,並邀請其他來賓。(閒人實拍)

「回家聊」約好要錄到 10 集才能買第二隻麥克風,並邀請其他來賓。(閒人實拍)

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回家聊」,聊些難以言說的脆弱與感受。形式是我與伴侶兩人的談話,內容以實際經歷與體悟為主幹,再輔以生活中的靈感提取釋懷的可能。我們遇到的困難與兩人間的協作有關。


兩個人的共同創作,困難在哪?

即便關係親密、生活上默契十足,在創作面前我們還是需要磨合。錄Podcast是我想做的,也答應伴侶她只要負責分享想說的話,節目方向、定位與後續的剪輯、上架通通都不需要煩惱。簡單來說,她是我的永久嘉賓。

我也想問,如此明確的分工怎還會有執行上的困難?這明顯不是價值觀相左的衝突,也不是目標不一致才出現的滯行。直到「先錄再說」後,才發現是「行事風格」與「思維習慣」不同讓我們卡關。


問題的發現要從「訪綱」說起

即便分工明確,還是有個曖昧的交集:訪綱。「行事風格」與「思維習慣」的落差,一併見拙於這項前置作業。作為錄音開端的訪綱如果無法被使用,無異於被捏著燭芯的蠟燭無法被延燒。

我們對訪綱的期待與使用邏輯不同。例如其一:訪綱出來後,我習慣邊談論邊延伸思緒,伴侶則習慣列出更精準的討論範圍再思考。無對無錯,一切只與做事方法不同有關。訪綱對我有效、卻對伴侶的思考習慣無效,問題因而產生。之於我而言訪綱是節目的大致走向,伴侶期待的精確範圍需要坐下來討論,不會一開始就憑空出現在我擬的訪綱上。

抱持著「先開始再說」的心情,我們錄了第一集。並以吵架收尾(笑)。


關於停更,我們還在反覆嘗試

事後伴侶向我道歉。她明白尚未討論,我當然不知道訪綱要寫到什麼程度才能符合她的期待。我也還想與她錄音,她的經歷之於我而言非常寫實珍貴。我們必需找出一起前行時,阻力最小的協作模式。

我們嘗試許多方案,想將訪綱形式調整成往後都能套用的 SOP。目前的集數雖短短8集,可我們每次錄製的訪綱形式幾乎都不相同。曾經嘗試打逐字稿、訪綱只留提問、訪綱上寫提示大意、丟掉訪綱隨意錄⋯⋯等,目前都還不夠適用XD。

不過,EP9已經錄好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聽眾在呢~?期待能儘早剪完。


在創作中與伴侶一起看見自己

我們的節目內容即是日常的對話話題。平時聊到有趣的事我會寫下關鍵字,有時候會用手機錄音,想著可以當 Podcast 的素材。訪綱文字與錄製完成的節目,幾乎完整呈現我們的線下互動。

為了將日常化為產出,我們習慣梳理內在,排列成更貼近真實的樣態。雖說在錄製途中遇到挫折,但能觀察彼此的行事風格與思維習慣,再透過對方的目光認識自己難以覺察的部分,也是挺有趣的。


我們在創作過程中,看見自己的身影、辨識自我的樣態。並在不斷拆解與整合的過程中,一次次地重新描摹世界與「我」的關係。


回想自己在製作節目時,行事風格還真展露無遺。我習慣以點展開話題,再將超出的地方裁剪成主題大小。而伴侶習慣先將範圍劃定,再將適合的大小填放進主題。這就是我們呀!就像在文件上簽名,我的字又大又滿,時常超出框框;伴侶的字偏小,總能符合框框需求。


如何接受並調適對自己的違約?

在正式開天窗之前,我最多會說我們 Podcast 節目的更新頻率「不穩定」。當時「開天窗」之於我而言,就像是抓不穩方向盤時的一句抒發。這種嚷嚷比起焦慮與壓力,更像是一種自嘲式的補白。畢竟沒人逼著我更新,創作行為只與我想做這事有關。

正因這個「想」只與自己有關,動力源於己心,反而更難節制堅持的衝動。堅持帶來的壓力如同吞下蠱惑,再再於生活中催動著我創作。先說好,我並非是努力才要這樣,只是有著被鬼追趕,奔馳與緊迫縈繞不去的感覺(可回頭明明什麼也沒有)。


我們何嘗不是在起草時錨定目標,在行動時遇見自己?


既然如此,我決定將這次的體驗看成是一個有趣的自我發現:原來我對開天窗有壓力、原來創作模式是我性格的延伸、原來源於心的自我要求很有力量、原來我願意反覆嘗試、原來停下來也不會怎麼樣,我感到很輕鬆。我體驗了發現這些面向的我。


感謝您讀到這邊。最後,都說創作是自發且自由的,而我們眼下扛著的紀律是什麼呢?有些創作者自我詰問,才發現手正撐著原不存在的巨石,決心暫停重新滋養自己。有些創作者在放下紀律後,產出才如順過的水管般,暢通無礙。身為創作者的你,今天也好嗎?

祝福看見文章的你:)




✍🏻關於創作的反思:



強留一些小事的閒人
在Podcast 開天窗後的反思

👉🏻喜歡文章鼓勵我請按【愛心】❤️
👉🏻持續來點靈感請按下【追蹤】✅
👉🏻文章有所幫助也歡迎【贊助】☕️
每一個慷慨的行動,都將成為我持續前行的燃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碎進時間的裂縫
27.0K會員
351內容數
捕捉稍縱即逝的覺察時刻,分享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不想改變他人價值觀,只期望在生活淤塞不前時提供一點靈感。認為事情是中性的,若能鬆動僵固信念,就能更輕鬆面對關係、自在的活著。☞ 常見主題:陪伴憂鬱伴侶 |自我覺察 |鬆動信念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這個專欄分享了除了PV影片之外,自己學習或創作的其他經歷,包括自製頭像的設計和繪製過程。作者分享了創作的初版草稿、上色過程以及根據意見修改的過程。
Thumbnail
我回想到起初,我了解自己是個會因為數字而過度影響、甚至開始自暴自棄的玻璃心性格,因此初期開始,我堅定地告誡自己,不管有沒有聽眾聆聽、有沒有人按愛心、有沒有人氣,這些都不是我該第一關注的重點,更非我的初衷。 每當情緒又開始被數據化資料影響蠱惑之際,我趕快打醒自己,並反覆問自己最原始的問題:「我起初做P
Thumbnail
我回想到起初,我了解自己是個會因為數字而過度影響、甚至開始自暴自棄的玻璃心性格,因此初期開始,我堅定地告誡自己,不管有沒有聽眾聆聽、有沒有人按愛心、有沒有人氣,這些都不是我該第一關注的重點,更非我的初衷。 每當情緒又開始被數據化資料影響蠱惑之際,我趕快打醒自己,並反覆問自己最原始的問題:「我起初做P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Thumbnail
🌟收聽平台上這麼多檔節目,為什麼聽眾要選你的節目來聽?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