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自己,也不能傷害自己。』
今天是2025.03.10 星期一。
這是第一篇自我觀察日記,也是我在這裡的第一篇想獻給各位陌生人們的文章。
我患有重度躁鬱症。
在過去的28年裡,我抑鬱了十年,後來轉變成重度憂鬱症,最後則變成了現在的重度躁鬱,我常常自嘲,自己才活了28年就已經體驗了三種特殊疾病,真的是CP值很高。
目前的人生課題是學習愛自己、不傷害自己以及認識自己。每當發作時,我就會陷入極度否定自我的境地,並且拿起美工刀在自己的手腕上割下一刀又一刀,但我這樣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想自殺,相反地,是想藉由痛感將自己的理智從情緒的風暴中拉回現實,所以我並不懼於讓人看見我的傷疤,因為我問心無愧並坦承相待於自己。
會開始寫觀察日記是因為我剛閱讀完一本關於情緒和情感能力的書,書中提到當我們搞砸一件事的時候會去思考為何犯錯,我們會不斷地反覆想起那個情境,但這樣做反而會使我們陷入更深的負面情緒,甚至於像我這類的心理疾病患者還可能引發躁狂、焦慮、恐慌之類的病症發生,而這樣的思考形態在書裡被稱為『反芻性思考』。
而這本書有寫下該如何避免這種思考的方法,那就是——寫下來。
將搞砸的事寫下來,以此整理思緒且將自己置於第三者的角度客觀的看待,以此達到情感客觀化的目的。而我最常搞砸的事便是因為疾病而去影響到我的工作,這也是我最無法接受和容忍的,所以每次發生這種事我就會陷入深深的自責裡,甚至會因此想傷害自、懲罰自己,並且會否定掉全部的自己,認為自己是個毫無用處之人。
後來在與好友的聊天中才想起原來自學生時代我便有這樣的傾向了,高中時的團體生活若我遲到了,我第一時間是將自己躲進床腳抱著腿哆嗦,然後腦袋出現各種同學們對我不好的臆測,而在國小被霸凌的時候,每到午覺時間我就將自己用外套蓋住,然後用鉛筆在自己的手上戳成蜂窩,而這些種種反應的是我想逃離這個世界,這樣我便不會再感到痛苦了。
而到了現在,在經歷了上段感情之後,我終於懂得要保護自己不受他人侵害,但我卻還沒懂得另一件事,那就是——『就算是自己,也不能傷害自己』。
我一直很想改掉自殘的壞習慣,它雖然能使我理智回籠、負罪感減少,但卻會大大地增加認為自己與他人不同、是個怪胎的意識感。而這會使我更加地去否定自己,造成一種惡性迴圈。儘管它已不僅僅是個懲罰,更多的時侯它是一種舒壓,我的心理醫生說我已經在很久很久以前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和觀念,一時半會也改不過來,我當然比誰都清楚,畢竟這是我的身體,正因如此,我才更清楚自己發病的時候有多麼可怕,我會意識清醒的去做那些傷害自己的事,並且毫無辦法。這也是醫學上所說的解離。
而如今我將這些話公諸於網路上,並不是想獲得憐憫或支持,而是想讓那些或許也跟我有相同經歷的人知道,你並不孤單。儘管我平常就有在寫文字療癒自己的習慣,但都是自己寫自己看,今天我想發出來一部份除了身邊朋友的鼓勵以外,另一部份是我想讓更多人知道,像我這樣的人,即使苟延殘喘,也依舊很努力很努力的在活著。
看到這裡的各位讀者們,謝謝你們的耐心,如果這篇文章在你心裡有泛起一點點漣漪或共鳴,歡迎留言,也讓我知道,這道微光有照進你心裡。
#重鬱日記
#微憂日記
#微光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