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看《外傷重症中心》有感:英雄的出現不單是為了拯救世界,還有喚起人們內在的力量與良知。
13.
看著鐵齒的人踢到鐵板,不是幸災樂禍,而是希望對方早點認清現實。
14.
有些人的對峙不是為了處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演一場苦情戲,再全身而退。總以為能以此得到大家的保護,殊不知早就把真正願意挺他 / 支持他,逼退了。
15.
每個人都想在故事裡當男、女主角或好人,卻忘了位置只有一個。更何況,每篇故事如何寫、怎麼寫都不是由你 / 妳自己來決定的。那為何要執著於我們一定得在別人的故事裡,當一個好人呢?
除了你自己的故事外,其他故事都是別人寫的。
而且,每篇故事裡的「好」本來就是歧異的。這也是為何敘事作為本文總是可以有很多解讀。我們得不違背自己的本心,而且能承擔和接受每個決定後的結果。這才是「好」的基礎,而不是來自於不同位置的眼光和評價。
如果糾結於別人的話語或不經意的評價,只需要問自己:我聽完之後的感覺是什麼?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它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如此反思才能意識到,這些訊息最終是在給你 / 妳什麼樣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