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這麼簡單!氣孔的開關有大秘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們平常提到氣孔,腦海中浮現的就是腎臟形的保衛細胞;但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的保衛細胞,卻不是腎臟形的,而是啞鈴形的。

例如玉米的保衛細胞就像是兩個擺在一起的啞鈴,中間細長的「中央管道」兩端接著「球狀端」。當氣孔打開時,兩個球狀端會膨脹,把中間的中央管道往兩側的旁細胞(subsidiary cells)推開,露出中間的裂縫(氣孔張開)。當水分不足時,保衛細胞失去膨壓,中央管道彈回原位,氣孔就關閉了。


但這種變形其實並不單純。中央管道有厚厚的細胞壁,而旁細胞也不是被動的背景角色,它們會彎曲、變形,配合保衛細胞的動作。這是一場多細胞合作的運動,背後的關鍵就在於:細胞壁「哪裡軟、哪裡硬」的安排。

為什麼要研究啞鈴型保衛細胞的細胞壁?早在幾十年前,研究者就觀察到啞鈴型氣孔打開時,保衛細胞的「球狀端」會膨脹,並推動中間那條「中央管道」往兩側的旁細胞移動,讓氣孔張開。這種特殊的形變機制,乍看之下好像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更進一步的問題:

這種變形為什麼可以這麼準確、而且可逆?

保衛細胞怎麼知道哪些地方該變形、哪些地方要固定不動?又是什麼材料讓它能夠這樣動完再回來?

這些就是研究團隊想要解答的問題,而他們決定要觀察果膠的甲基酯化

為什麼?原來,在2017年,Carter等人在阿拉伯芥的腎臟形保衛細胞時便已經發現,保衛細胞兩極變硬的區域富含去甲基酯化果膠,這能穩定氣孔形狀變化。

因此,研究團隊就問:如果腎臟形保衛細胞已經需要果膠的甲基酯化來協助,那在結構更極端、更「機械化」的啞鈴型氣孔裡,是不是也存在類似的分佈差異?

另外,研究團隊在2020年的研究就已經發現,玉米保衛細胞與旁細胞的細胞壁中果膠分佈很有差異。而且,他們還發現連有胼胝質與纖維素的分布也有異質性。

因此,他們將保衛細胞果膠的甲基酯化分布,以及胼胝質與纖維素的分布,做為他們這次的觀察重點。

透過免疫標定與螢光影像技術,研究團隊深入分析玉米氣孔的保衛細胞與旁細胞在開與關時,細胞壁成分的分佈與變化,找出了造成形變方向性與可逆性的「化學密碼」:包括哪些區域富含延展性高的果膠(高甲基酯化HGs),哪些區域則富含提供剛性的胼胝質、結晶型纖維素,如何在氣孔開關的不同階段切換細胞壁的物理性質。

這不只是形態觀察,而是從細胞壁材料的角度,揭開氣孔運動的微觀控制機制。

研究團隊用玉米幼苗的葉子做為實驗材料。他們特別選在氣孔最活躍的早晨取樣,切下葉面橫切與表皮切片,再進行以下實驗:

  1. 形變量測:用顯微鏡測量不同狀態下的保衛細胞與旁細胞寬度、高度、角度變化;
  2. 細胞壁成分定位:用免疫螢光技術,標記不同類型的果膠(HGs)、木葡聚糖與半纖維素(xyloglucans, MLGs)、胼胝質與結晶纖維素;
  3. 定量分析:用 ImageJ 軟體測量不同部位的螢光強度,分析哪些區域在開關過程中出現成分變化。

研究團隊觀察到,在氣孔尚未開啟時,中央管道的細胞壁富含高甲基酯化的果膠(LM20),這種果膠讓細胞壁具有可塑性,為即將發生的變形做好準備。

在氣孔打開時,保衛細胞的球狀端在某些區域富含木葡聚糖(xyloglucans)與高甲基酯化果膠,使得細胞壁較有彈性,因此可以膨脹。

保衛細胞膨脹時會推動中央管道向旁細胞「入侵」,旁細胞會變形、讓出空間。在中央管道末端,有富含胼胝質(callose)與結晶型纖維素的厚壁結構,就像「鉸鍊」或「樞紐」一樣,不會輕易變形,確保管道向正確方向移動。

在氣孔張開後,保衛細胞上原本的高甲基酯化果膠會被替換成低甲基酯化、能與鈣離子連接的果膠(JIM5、2F4),讓細胞壁變硬,固定在打開狀態。

這整個過程中,細胞壁材料的「分佈與調控」就像一套開關程式:先軟化、再伸展、再硬化鎖定。

這篇研究的貢獻不在於重新發現氣孔會動,而是第一次發現這種「動」是如何藉著細胞壁分子的甲基酯化來精準操控。就像人體的肌肉與關節靠不同的蛋白質配合才能活動,玉米的氣孔則是靠果膠、胼胝質與纖維素等細胞壁材料演出一場無聲的開合戲碼。

這對理解禾本科植物(如玉米、水稻、小麥)在乾旱或高溫下的氣孔調控有重要意義,也能幫助未來在氣孔工程(如培養更省水的作物)上找到切入點。

總而言之,中央管道細胞壁果膠的甲基酯化狀態轉換,就是氣孔運動的開關密碼!

玉米的保衛細胞在氣孔開啟與關閉之間,中央管道的細胞壁會進行一種可逆的「化學切換」,重點在於果膠(homogalacturonans, HGs)甲基酯化的變化。透過甲基酯化與去甲基酯化,讓中央管道的細胞壁變軟(準備張開、或準備關閉)與變硬(保持張開)。

這就像是在細胞壁裡設計了一套「可逆的開關材料」:需要變形時,就變軟;需要定型時,就變硬。這種切換的核心,就是果膠的甲基酯化程度。

從這個研究,我們第一次意識到:氣孔的開關原來不只是過去以為的單純「吹氣球—洩氣」這麼簡單。特別是在玉米這種擁有啞鈴型保衛細胞的植物中,這個動作涉及細胞壁材料甲基酯化的巧妙分佈與快速重組。

這不僅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禾本科作物的氣孔調控,也為作物抗旱、節水等應用提供潛在目標。從果膠的甲基酯化程度到微纖維排列,每一個小分子,都是植物對環境應變能力的關鍵齒輪。

過去我們以為氣孔的開關就只是單純的保衛細胞的膨脹與收縮,這個研究提醒了我們並不是這樣簡單的事。或許,我們也該去看看腎臟形的保衛細胞,是否也有類似的現象?

另外,到底是誰(們)負責進行果膠的甲基酯化與去甲基酯化的?

最後我要說的是:過去教科書上很少提到啞鈴形的保衛細胞怎麼動,這篇論文讓我第一次看到了~真的是大開眼界啊!


參考文獻:

Gkolemis, K., Giannoutsou, E., Adamakis, I.-D. S., Galatis, B., & Apostolakos, P. (2023). Cell wall anisotropy plays a key role in Zea mays stomatal complex movement: The possible role of the cell wall matrix.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13(4–5), 331–351. https://doi.org/10.1007/s11103-023-01393-x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55會員
82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9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8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Thumbnail
2025/04/27
臺灣的茶產量與種植面積,近年來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少啊,不只是產量,種植面積也是。不過,如果有在關心的朋友就會知道,因為種茶本來就是勞力活,採茶更是辛苦。 不過,我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事情...
Thumbnail
2025/04/27
臺灣的茶產量與種植面積,近年來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少啊,不只是產量,種植面積也是。不過,如果有在關心的朋友就會知道,因為種茶本來就是勞力活,採茶更是辛苦。 不過,我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平常提到氣孔,腦海中浮現的就是腎臟形的保衛細胞。 我們一直認為,氣孔的開與關就是保衛細胞的膨脹與否,但是這個對玉米氣孔的研究,卻發現並不是這樣喔! 有趣的是,玉米的保衛細胞是啞鈴形的; 所以,會不會腎臟形的保衛細胞也不是只是脹起來跟消下去而已?
Thumbnail
我們平常提到氣孔,腦海中浮現的就是腎臟形的保衛細胞。 我們一直認為,氣孔的開與關就是保衛細胞的膨脹與否,但是這個對玉米氣孔的研究,卻發現並不是這樣喔! 有趣的是,玉米的保衛細胞是啞鈴形的; 所以,會不會腎臟形的保衛細胞也不是只是脹起來跟消下去而已?
Thumbnail
台灣有幾個傲視國際的排名第一,其中一個就是洗腎率。 關於腎臟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台灣有幾個傲視國際的排名第一,其中一個就是洗腎率。 關於腎臟的10個冷知識,有哪些是你知道的呢?
Thumbnail
你是哪種內臟類型的人 人的體內有五臟 包含肝 心 脾 肺 腎 人的體質也可以根據體內 各臟器的健康狀況分為五種 即心型 肝型 脾型 肺型和腎型 每一種類型的人 其所對應類型的內臟就相對較弱 例如 心型的人的心臟比較虛弱 在改善體質時可以從加強心臟的功能人手 五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Thumbnail
你是哪種內臟類型的人 人的體內有五臟 包含肝 心 脾 肺 腎 人的體質也可以根據體內 各臟器的健康狀況分為五種 即心型 肝型 脾型 肺型和腎型 每一種類型的人 其所對應類型的內臟就相對較弱 例如 心型的人的心臟比較虛弱 在改善體質時可以從加強心臟的功能人手 五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Thumbnail
外泌體具傳遞訊息、調節免疫反應、促進細胞再生和修復、抑制發炎反應、減緩神經性疾病等。對阿茲海默症(AD)和帕金森病(PD)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已多有報導.. 外泌體,是一種細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包含有各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蛋白質、核酸和激素等。最初,外泌體被認為是細胞代謝的副產物,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
Thumbnail
外泌體具傳遞訊息、調節免疫反應、促進細胞再生和修復、抑制發炎反應、減緩神經性疾病等。對阿茲海默症(AD)和帕金森病(PD)等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效果已多有報導.. 外泌體,是一種細胞分泌的微小囊泡,包含有各種生物活性物質,如蛋白質、核酸和激素等。最初,外泌體被認為是細胞代謝的副產物,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
Thumbnail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Thumbnail
每個正常的腎臟含有50萬-100萬個腎絲球以過濾血液,用來幫身體排除毒素。 隨著老化或其他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對腎臟造成傷害,腎絲球數量會因此逐漸減少,導致腎臟整體清濾效能降低,原本藉由腎臟排出的代謝物質(如:肌酸酐)於血液中的濃度就會上升。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Thumbnail
★ 打寒顫的肺泡 「從很久以前開始,製造肺泡的原料就不夠了,那時候我們整個肺部、腺體與大腸都集合起來幫忙孕育新的肺泡」、「但因為原料實在不夠,大家只能犧牲自己的資源,各器官的功能就受到影響,開始缺失停擺。直到無法消耗代謝多餘的脂質(我們互相傳遞訊息後留下的垃圾),形成了肺囊腫」
Thumbnail
★ 打寒顫的肺泡 「從很久以前開始,製造肺泡的原料就不夠了,那時候我們整個肺部、腺體與大腸都集合起來幫忙孕育新的肺泡」、「但因為原料實在不夠,大家只能犧牲自己的資源,各器官的功能就受到影響,開始缺失停擺。直到無法消耗代謝多餘的脂質(我們互相傳遞訊息後留下的垃圾),形成了肺囊腫」
Thumbnail
氫分子,醫學應用: 近年來臨床試驗與研究成果發表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並說明氫氣的特性有抗氧化、抗發炎、延緩細胞死亡、促進新陳代謝,美白,調節免疫,調節壞自由基數量等等。 本文介紹了氫氣的特性、應用和醫學研究現狀,電解水和氫氣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FDA規定。該領域需要更多學術研究及人體數據佐證。
Thumbnail
氫分子,醫學應用: 近年來臨床試驗與研究成果發表如雨後春筍般的成長,並說明氫氣的特性有抗氧化、抗發炎、延緩細胞死亡、促進新陳代謝,美白,調節免疫,調節壞自由基數量等等。 本文介紹了氫氣的特性、應用和醫學研究現狀,電解水和氫氣的相關知識,以及相關FDA規定。該領域需要更多學術研究及人體數據佐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