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匱乏:從討好到愛自己,我終於活出了獨一無二的光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我以前如果開始喜歡一個人,會想要努力的改變自己,改變可能是化妝、減重、學一些感覺很賢慧、或符合社會期待的才藝。


去做這些事情的動機,都不是因為我自己喜歡、或是自我精進。


而是因為我感到自己不值得被愛。


當時我認為我的本質沒什麼好值得愛的,所以我得努力的穿得好看、趕流行話題、假裝喜歡做家事、煮飯。

但是我對鏡子裡的自己評價很低,再好看的衣服穿在我身上,我都覺得很難看、顯手臂、有肚子、很醜。


「你只能這樣、穿再好看的衣服你還是又醜又胖」

看著鏡子,我腦袋裡都是這些批評自己的聲音,十分沮喪。


我曾經是那麼地貶低自己,所以當我感受到喜歡一個人,我會努力的討好對方、自以為的為對方付出。來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


現在看來這些舉動都只是讓我看起來更可憐而已,這些改變自己的動機,全都來自於「匱乏」,我覺得自己一文不值、所以不值得被愛,所以要努力的增加自己的價值,去做一些勞動的工作。希望別人覺得跟我在一起“至少還能幫忙做家事”。

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值得被愛的特質,把自己商品化,而且還是廉價商品。


不用想也知道,這些經驗,全都有災難性的結局。把我自己弄的狼狽又難堪,以匱乏為出發點,吸引來的也是匱乏的人、或是不珍惜我的人、覺得我可以隨便對待的人。


我傷心過無數次,一直在檢討自己到底是哪裡付出得不夠、還不夠低聲下氣,導致於別人始終無法喜歡我。


年輕時候的我,就在這些累累傷痕之中度過了很長的青春,到後來我對感情也失去興趣,覺得談感情要付出的太多、太麻煩,而且我得長相又在感情市場上吃不開,那些被愛的故事,就跟遙遠的上古神話一樣,離生活太遠,輪不到我頭上。


我漸漸隱藏起想談戀愛的心情,假裝毫不在乎。

最終連我自己都騙過自己,認為談戀愛很麻煩,少碰為妙。


尤其是年歲漸長,每當長輩問我

「什麼時候要交男朋友?要結婚?」

都讓我覺得越來越不耐煩,我甚至開始覺得這世界上根本沒有真愛,有的不過就是利益交換而已。

當然也完全否認了自己想要好好談戀愛、想要被愛的心情。

直接說出

「我就是喜歡單身,怎麼樣?」

既合理又可以不用再去面對我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感的問題,一舉數得。


雖然心裡總是還有一個小小的聲音,是期待有天能遇到的對的人、有天能擁有互相支持與理解的愛情,但管他的!得不到的話,那就乾脆否認、否認這世界上有這樣的感情狀態,一拍兩瞪眼,什麼都不用面對。


可是我還是覺得很困惑,能不能被愛,真的是因為有沒有努力付出嗎?或者是一定是又美又瘦的人才值得被愛嗎?或是一定要學歷、收入夠高?如果是這樣,那麼名校出身的人都很幸福吧?又帥又美的明星們感情生活都很美滿吧?


實際上當然根本不是如此,我總感到很不對勁。


年過三十之後漸漸有些思考能力,看的也多了,自然能夠知道,如果一個人會被好好地愛著。

並不是因為她願意為別人做牛做馬、或是她被社會認同。


而是因為她本身就足夠愛自己、重視自己。


我覺得愛自己,不需要花太多錢,更不需要又美又瘦符合社會價值觀、出身名校。


只要認同當下的自己、了解自己、為自己而活、不勉強做不喜歡的事、不過度付出、以喜歡或願意嘗試為出發點,去學習新的事物、體驗更多不同的經驗。


最終能活成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自己,自然有人會被這獨特的光芒所吸引。


喜歡探究靈性課題的我,忍不住追根究底的去問,這些”覺得自己總是不夠好“的價值觀,或說是限制性信念是從哪裡來的?


源頭來自於我的童年生活。


從小我生活在一個喜歡各種比較兄弟姐妹的家庭裡,而我又偏偏不太擅長讀書、身材也偏圓潤,所以經常收到大人的評語是


「他們都考一百分,而你只在及格邊緣」

或是「一定要考上名校才有前途、而你只念高職、念野雞私立大學,爛學校讓你的人生毫無希望」

「你太胖了、再瘦個二十公斤,才會有人願意喜歡你」


這些傷人且貶低的話,經年累月地從父母口中被說出來,以至於我真的相信。就算我在高職是第一名、就算我很會寫文章、有藝術天分,也全都不及“考上名校”或“變瘦”來的重要且有價值。


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這條路,我反覆的去面對童年的創傷,有些甚至自己都沒發現受傷了,傷口還流著血,從來沒好過。

我把每一句批判自己的話寫出來,找出他們的源頭,然後跟它說再見。


「要有好學歷才能有好人生?」

不!除了特定職業會一直需要學歷以外,大多時候只有剛出社會才在乎學歷,職場老鳥誰還談學歷?

「要很美、很瘦才會有人愛你。」

首先怎樣才是美就已經無法定義,很瘦才會被愛這件事更奇怪。瘦或胖是健康問題,而如何照顧自己的健康,每個人都可以自己做決定。


我現在會想穿好看的衣服、會想學習新事物、會想學料理,不再是以「覺得自己不夠」的「匱乏」為出發點。

而是我真心地想穿那件好看的衣服、認為新事物能帶給我快樂與新觀點,自己做料理則能生活得更健康。做同樣的事,動機不同,所帶來的感受就截然不同。


當我再度喜歡一個人的時候,我不會再焦慮的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是更專注的活好自己,如果對方是的對的人,自然能看見我身上的光,如果不是,我也只是把自己活好而已,沒有任何損失。


乍看之下普通的事,足足花了我人生的前大半輩子來學習。


但我終究是走過來了,我真得好棒(痛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木樨的靈性觀察
0會員
6內容數
這裡記錄我的生活,大多從靈性的角度思考。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提升自我價值就是自愛、自尊、自信
Thumbnail
提升自我價值就是自愛、自尊、自信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努力討好自己就好~ 討好自己不是變得自我,也不是刻意冷漠無情,而是真誠對待自己的心意,忠誠的按照自己的內心做選擇與拒絕~ 當下最棒的狀態,就是不需刻意、不帶勉強的舒適關係,敬重自己的心意,也尊重他人做自己~ 記得多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容地去遇見每一個願意當下一起交付時光的人,就這樣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兩年前,工作上手且單身的我常覺得生活無味,於是投入了不少時間在社群型APP上。我特別喜歡觀察網友們分享的煩惱心事,其中,很多女生在談論的是:「該如何愛自己、要如何找到自信。」很慶幸我已走過這段自我懷疑的漫漫長路,而能閒適地安放自己。 愛自己的第一課:清楚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放下幻想 曾經沒
Thumbnail
兩年前,工作上手且單身的我常覺得生活無味,於是投入了不少時間在社群型APP上。我特別喜歡觀察網友們分享的煩惱心事,其中,很多女生在談論的是:「該如何愛自己、要如何找到自信。」很慶幸我已走過這段自我懷疑的漫漫長路,而能閒適地安放自己。 愛自己的第一課:清楚自己的長處與短處,放下幻想 曾經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