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2「生成式 AI 應用與規劃」是AI應用規劃師能力鑑定(初級)的第二個考科,評鑑主題及評鑑內容如下:
- L121 No code / Low code概念
- L122 生成式 AI 應用領域與工具使用
- L123 生成式 AI 導入評估規劃
考題難度:★★☆☆☆
1. 假設某公司需要快速開發一個內部採購申請流程,但同時希望能在特定步驟執行自訂驗證邏輯,下列哪種平台最適合?
A. 完全 No Code 平台
B. 完全手寫程式碼
C. Low Code 平台
D. 僅用現有商業套件
答案:C
詳細解釋:Low Code 平台不僅提供視覺化流程拖拉,還允許在必要處撰寫少量程式以滿足複雜驗證需求,最符合場景需求。
2. 在選擇 No Code/Low Code 時,下列何者最能作為「基本認知檢核」?
A. 是否包含 AI 生成功能
B. 是否提供資料庫連接與 API 整合
C. 是否完全免費
D. 是否只能部署到本地環境
答案:B
詳細解釋:連接外部資料庫及 API 是大多數業務應用的基礎功能,能否整合是判斷平台能力的第一步。
3. 關於 No Code 平台與 Low Code 平台的差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Low Code 平台禁止任何圖形化功能
B. No Code 完全不容許自訂程式
C. Low Code 不支援拖拉元件
D. No Code 需要開發人員撰寫程式
答案:B
詳細解釋:No Code 強調零程式碼,使用者只能透過圖形化界面配置;Low Code 則允許在圖形化基礎上撰寫少量程式。
4. 若團隊成員皆無程式背景,卻要管理複雜資料流程,下列何者最可能是最佳解?
A. 採用開源程式框架
B. 手動 Excel 處理
C. No Code 平台
D. 內部建立專屬 IT 團隊
答案:C
詳細解釋:No Code 平台提供可視化設計與自動化流程,適合無程式背景的業務人員快速上手並管理複雜邏輯。
5. 在 No Code/Low Code 工具中,哪一種功能最能說明「平台擴充性」?
A. 視覺化主題顏色設定
B. 內建圖表元件
C. 支援自訂外掛與 SDK
D. 提供多種模板
答案:C
詳細解釋:支援外掛與 SDK 意味平台允許用戶撰寫程式碼擴展功能,彰顯技術擴充與整合能力。
6. 企業導入 No Code 平台後,最可能面臨哪項長期限制?
A. 開發速度下降
B. 功能過度客製反而無法實現
C. 完全沒有維運需求
D. 無法使用任何外部 API
答案:B
詳細解釋:隨著需求複雜度增加,No Code 平台可能無法滿足高度客製化功能,需轉向 Low Code 或傳統開發。
7. 使用 Low Code 平台,可有效降低哪些成本?
A. 硬體採購成本
B. 伺服器維運成本
C. 開發人力與開發時間成本
D. 電力與冷卻成本
答案:C
詳細解釋:Low Code 平台封裝常見功能並減少重複開發,使開發團隊能更快交付並降低人力成本。
8. 關於 No Code/Low Code 的廠商鎖定(vendor lock-in)風險,下列哪種做法最能緩解?
A. 長期綁定單一供應商
B. 只使用免費功能
C. 使用開放標準與可匯出程式碼的平臺
D. 完全不做資料備份
答案:C
詳細解釋:採用支援匯出設定或原始程式碼的平臺,以及遵循開放標準,可降低未來遷移的困難。
9. 在 No Code/Low Code 平台中,下列何者會成為安全性的主要顧慮?
A. 使用者畫面色彩搭配
B. 平台代管之使用者憑證與權限控管
C. 平台是否免費
D. 輸出流程圖的美觀度
答案:B
詳細解釋:平台代管大量業務流程與機敏資料,如權限管理不當將造成資料外洩或未授權操作風險。
10. 在進行成本效益分析時,下列何者屬於「隱性成本」?
A. 平台授權費
B. 員工培訓與流程重塑所需的時間
C. 硬體設備購置費
D. API 呼叫單價
答案:B
詳細解釋:除了明確的軟體授權與運營費用外,培訓與流程調整所需的時間與人力往往被忽略但影響重大。
11. 若要在客服系統中使用生成式 AI 生成自然回應,最適合下列哪個工具?
A. Midjourney
B. ChatGPT
C. VS Code for Copilot
D. Excel 巨集
答案:B
詳細解釋:ChatGPT 專為對話生成設計,具有多輪交互能力,最適合即時客服應用。
12. 在製作品牌宣傳海報時,下列哪個生成式 AI 工具最合適?
A. OpenAI API-Text-Davinci
B. Midjourney
C. GitHub Copilot
D. R 作圖套件
答案:B
詳細解釋:Midjourney 專注高品質影像生成,支援文字到圖像的細緻轉換,適合創意視覺設計。
13. 使用 Copilot Studio 進行程式重構時,何者操作最能提升建議準確度?
A. 在提示中描述業務邏輯與目標
B. 直接複製原始程式碼片段
C. 關閉所有 IntelliSense 功能
D. 只使用預設快捷鍵
答案:A
詳細解釋:提供清晰的業務上下文與目標,能讓 Copilot Studio 更準確地理解需求並生成合適的程式碼建議。
14. 若要將生成式 AI 應用於音樂創作,下列哪個模組最可能使用?
A. ChatGPT
B. OpenAI Jukebox
C. Tableau
D. Kubernetes
答案:B
詳細解釋:OpenAI Jukebox 可生成音樂與歌詞,針對音頻創作場景設計,最符合需求。
15. 在使用 GitHub Copilot 時,下列哪項做法最能提升模型學習效果?
A. 完全不回饋任何接受或拒絕建議
B. 經常接受符合預期的建議並拒絕不相關建議
C. 僅使用一次不回頭
D. 閉合所有其他擴充套件
答案:B
詳細解釋:Copilot 會根據使用者接受或拒絕的回饋調整建議偏好,主動回饋可提升後續建議品質。
16. 若希望多輪對話中模型「記住」先前提到的特定資訊,最佳做法為何?
A. 重複在每個 prompt 中輸入資訊
B. 使用系統訊息或上下文記憶功能
C. 關閉對話上下文
D. 每次都重啟模型
答案:B
詳細解釋:使用系統級別的訊息或 Session Memory,可讓模型自動維持上下文,而非一再重複。
17. 在使用 Prompt Chain(串接提示)時,下列哪步驟最關鍵?
A. 隨機選擇 prompt
B. 設計明確的中間輸出格式
C. 只使用單一 prompt
D. 忽略前一輸出
答案:B
詳細解釋:明確的中間格式可讓後續 prompt 清楚接收與處理,維持流程的穩定性與可預測性。
18. 在 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流程中,使用者可如何提升檢索結果的精準度?
A. 增加檢索庫大小
B. 優化檢索向量索引與控制過濾條件
C. 隨機刪除部分文件
D. 使用更低階的硬體
答案:B
詳細解釋:調整向量模型參數、使用正確的過濾條件(如日期或分類),能找到與查詢最相關的文件片段。
19. 若要在 Prompt 中強制模型輸出特定結構(例如 JSON),應如何撰寫?
A. 僅在輸出後自行解析
B. 在 prompt 中加上「請以 JSON 整理回應」並給範例
C. 使用非結構化文字
D. 讓模型自由發揮
答案:B
詳細解釋:明確指示模型以 JSON 格式輸出,並提供格式範例,可大幅提升生成結果的結構正確性。
20. 在進行 Prompt 測試與優化時,哪種策略最適合快速迭代?
A. 每次都重頭再寫一個完整版 prompt
B. 使用 A/B Testing 比較不同 prompt 小幅差異的效果
C. 完成一次性全量測試
D. 不進行任何測試
答案:B
詳細解釋:A/B Testing 能同時比較多個小改動,快速找出對結果最有效的提示方式,加速優化流程。
21. 在評估多家生成式 AI 供應商時,下列哪項指標最能比較「生成一致性」?
A. API 響應時間
B. 不同 prompt 下結果相似度評分
C. 廠商市場占有率
D. 使用者介面顏色
答案:B
詳細解釋:透過相似度評分量化多次生成的結果一致性,可判斷模型穩定性與重複性。
22.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若要精確計算「每生成一段文字成本」,最需要哪項資料?
A. 平台 logo 大小
B. 每次 API 呼叫的 token 數量與單價
C. 使用者專用筆電規格
D. 開發人員工時工資
答案:B
詳細解釋:生成成本主要取決於使用的 token 數量與每 token 的付費價格,能精確計算單位輸出成本。
23. 若企業需要同時評估工具的效能與合規風險,下列哪種報告最完整?
A. 僅效能測試報告
B. 僅法規遵循清單
C. 效能測試結合合規審查與漏洞掃描
D. 公司財報
答案:C
詳細解釋:綜合效能指標與安全合規審查(如 PII 偵測)可全面掌握工具的技術與法律風險。
24. 進行技術效能基準測試時,下列何者最適合作為「多輪對話」場景的測試指標?
A. 模型訓練資料來源數量
B. 多輪對話的記憶保持率與回應相關度
C. API 文件長度
D. 伺服器地理位置
答案:B
詳細解釋:多輪對話場景下,模型是否能保留上下文並給出相關回答,是衡量對話性能的關鍵指標。
25. 在評估生成式 AI 導入風險時,下列哪一項屬於「合規風險」?
A. 模型回應速度過慢
B. 漏報或誤報敏感個資
C. 模型訓練成本過高
D. 用戶介面不夠美觀
答案:B
詳細解釋:合規風險關注模型是否處理個資符合法規,誤漏報敏感資料可能導致法規違規與罰款。
26. 在導入規劃階段,何者最能確保「方案成功落地」?
A. 隨意設定大量 KPI
B. 明確定義業務目標、關鍵指標與里程碑
C. 完全依賴外部顧問
D. 忽略使用者培訓
答案:B
詳細解釋:事前訂立清晰且可衡量的目標與里程碑,可讓團隊對齊並且及早發現偏差。
27. 建立生成式 AI 導入的專案團隊時,下列哪些角色應優先納入?
A. UI 設計師與法務
B. 資料工程師、業務代表、資安專家
C. 只聘請外部顧問
D. 只包含高階經理
答案:B
詳細解釋:資料工程師負責 ETL,業務代表確保對齊需求,資安專家管控合規,是跨部門成功的關鍵。
28. 若專案遇到資料缺失且延誤時,最佳應對措施為何?
A. 直接跳過該步驟
B. 評估資料替代來源並調整時程與資源
C. 增加非關聯人員投入
D. 無條件延長開發時間
答案:B
詳細解釋:透過找尋替代來源或合成資料,並根據實際狀況調整計畫,可兼顧進度與品質。
29. 在規劃階段,何者為衡量「用戶採用率」的關鍵指標?
A. 使用者讀取文件次數
B. 月活躍用戶數(MAU)與任務完成率
C. 伺服器 CPU 使用率
D. API 日誌大小
答案:B
詳細解釋:MAU 可反映使用頻次,任務完成率則顯示用戶是否真正透過 AI 工具提升效率。
30. 導入專案結束後,下列哪種做法最能保障長期成效?
A. 完全移交給 IT
B. 設立持續優化與監控機制
C. 結案後不再關注
D. 每年更換一次平台
答案:B
詳細解釋:持續監控模型效能、用戶回饋與業務指標,並定期優化,才能確保方案長期穩定運行。
31. 在偏見檢測中,哪種方法能發現潛在族群歧視?
A. 單純觀察輸出樣本
B. 使用公平性指標(如 demographic parity)定量評估
C. 只測試主要族群
D. 完全不做測試
答案:B
詳細解釋:公平性指標能量化模型對不同族群輸出結果的差異,是偏見檢測的核心工具。
32. 若要實現差分隱私(Differential Privacy),最重要的技術步驟是?
A. 增加訓練次數
B. 在模型更新時加入噪聲
C. 減少資料量
D. 關閉所有日誌
答案:B
詳細解釋:差分隱私透過在梯度或計數結果中加入適當噪聲,保護單一樣本不被識別,同時保留整體趨勢。
33. 在第三方審計時,下列哪種文件最能證明合規?
A. 隨機生成的測試報告
B. 完整的數據處理與存取日誌
C. 非結構化備忘錄
D. 口頭承諾
答案:B
詳細解釋:系統日誌可展現誰在何時對何種數據進行過何種操作,是合規審計的關鍵證據。
34. 若模型在運行半年後出現性能下降,最可能的原因為何?
A. 服務器關機
B. 模型漂移(Data/Concept Drift)
C. 開發人員離職
D. UI 配色更改
答案:B
詳細解釋:隨著實際使用場景或資料分布改變,模型原先學到的模式不再適用,需重新訓練或微調。
35. 生成式 AI 事故響應計畫中,第一步應該做什麼?
A. 問責並公開指名
B. 隔離受影響系統並通報應變團隊
C. 停用所有 AI 服務
D. 發布新聞稿
答案:B
詳細解釋:事故響應首要隔離問題源並通知專責團隊,以免損害擴大並迅速啟動調查與修復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