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上Lancet就是考滿級分?不容質疑?

葉綠舒-avatar-img
發佈於碎碎念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有位中國附醫的醫師投書到Lancet說「臺灣醫療即將崩潰」。

我雖然不在醫界,但是我也知道臺灣的醫療遇到很大的問題。疫情結束後,許多護理師出走去長照,寧願領更低的薪水,也不要留在醫院。

但是,我無法解決那部分。

Lancet的投書出來沒多久,陳志金醫師就指出,裡面有一個嚴重的錯誤。

文中提到,「2022年Omicron疫情高峰時,臺灣住院新冠病人的死亡率高達58.2%,而日本僅為12.5%」...從他引用的文獻查證,這是一篇長庚的論文,探討的是110名重症插管病人在不同COVID時期的臨床表現。而這58.2%是Omicron病人的占比,並不是「死亡率」!!!死亡率是40.6%(Omicron)和15.2%(Alpha),是重症插管病人,也不是「住院死亡率」!!!所以,根本就是亂引用。

然後,昨天(114年4月26日)晚上中國附醫就發了聲明,裡面除了提到上面陳志金醫師說的錯誤,還提到:

其二,提到臺灣護理人力為每萬人有62位,此處有誤,應該是2021年時,臺灣每萬人有78位護理人力。

我們為中國附醫的負責任的態度喝采。

卻沒想到,竟然有一位邏輯錯亂的醫師在網路上發言如下

圖片擷取自Threads

圖片擷取自Threads

看了真讓人為臺灣醫界擔憂啊。

首先,能刊登在Lancet,不代表內容正確; 能被指出錯誤,才是健康社會。 科學不是宗教,Nature也會撤稿。


然後,有幾點要說清楚:

一、那篇是Correspondence(讀者投書),不是正式的原創研究論文(Original Research)! 讀者投書的審查標準遠低於正式論文,通常只需經過編輯快速檢視,不一定有嚴謹的同行審查(peer review)。 他把投書硬扯成「論文」,故意拉高其權威性,這是偷換概念(fallacy of equivocation)。

二、院方的正式聲明中明白說明:投書中對台灣COVID死亡率的引用有誤,已去信Lancet要求更正,並不是單純「被逼道歉」。 這是院方維護學術誠信的正確做法,不是外界「抹黑」或「逼迫」。

三、58.2%死亡率 vs 40.6%插管死亡率,差距極大,且性質完全不同。 這不是「作文錯別字」的小問題,而是根本性誤導讀者。 在醫學、公共衛生領域中,錯誤引用死亡率,是非常嚴重的學術倫理問題(屬於misinterpretation of data)。  

四、就算是Lancet,也曾發表造假疫苗論文(如1998年那篇被撤回的Andrew Wakefield的假疫苗自閉症關聯論文)。 COVID-19疫情中,Lancet也曾刊登過數篇後來被撤回或更正的文章。 頂尖期刊的標誌,並不是「永遠正確」,而是能否在錯誤後願意自我更正。 這位醫師認為只要刊登在頂級期刊就像考了滿級分、不容質疑,真的是大錯而特錯。

事實上,Wakefield那篇論文,到現在撤稿的公告還在Lancet上呢

 

被撤的論文也還可以下載,但是每一頁都有斗大的紅字「RETRACTED」在上面。

raw-image

我有去下載,真的是每一頁都在,每一頁都長這樣。

這篇論文真的是貽害數十年,美國今年遇到了2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疫情,已經有兩個孩子往生,說到底都是Wakefield的錯。

科學本來就不是玄學,沒有什麼上了頂級期刊就等於考滿級分(我們就不去管滿級分是不是未來就是人中龍鳳這件事了)這種事情,科學是不斷的去接近真理的過程,而不是就是真理,不要以為上了頂級期刊就是得了「誓書鐵券」,發傻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7會員
62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我不知道臺灣是不是濫用與誤用智力測驗以及智商最嚴重的國家,但是我的確發現這兩個詞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出現。 而且,這兩個詞的出現常伴隨著明顯的歧視。例如,「沒有通過智力測驗」、「智商太低」或者是「小腦袋」。 因此,我去做了一點功課。
Thumbnail
2025/04/28
我不知道臺灣是不是濫用與誤用智力測驗以及智商最嚴重的國家,但是我的確發現這兩個詞一天到晚在網路上出現。 而且,這兩個詞的出現常伴隨著明顯的歧視。例如,「沒有通過智力測驗」、「智商太低」或者是「小腦袋」。 因此,我去做了一點功課。
Thumbnail
2025/04/27
我請Gemini的Deep Research研究,從過去中國共產黨與西藏、新疆、香港、澳門的互動評估,中國共產黨是否值得信任。 然後它給了我一個很完整的報告,供大家參考。
2025/04/27
我請Gemini的Deep Research研究,從過去中國共產黨與西藏、新疆、香港、澳門的互動評估,中國共產黨是否值得信任。 然後它給了我一個很完整的報告,供大家參考。
2025/04/21
備受敬重的方濟各教宗離開了,這意味著梵蒂崗又要選教宗了。 當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升起白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聖伯多祿大殿。世人可能都以為選出的那位一定會欣然接受神的呼召,成為教宗。 但在歷史上,有人在這個神聖的時刻說出「不」,而且還不只一個。 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Giovanni
Thumbnail
2025/04/21
備受敬重的方濟各教宗離開了,這意味著梵蒂崗又要選教宗了。 當梵蒂岡西斯汀禮拜堂的煙囪升起白煙,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聖伯多祿大殿。世人可能都以為選出的那位一定會欣然接受神的呼召,成為教宗。 但在歷史上,有人在這個神聖的時刻說出「不」,而且還不只一個。 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Giovanni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Thumbnail
下午看到同科先進傳這張照片到群組,百感交集,原來九日已經變成人才羅織困難科醫師,而且還是少數前15%新鮮的肝。 晚上在看到臉書ICU醫師陳志金前輩又分享了一次,20年SARS之後,並沒有真的讓大家不敢走胸腔科,雖然胸腔科醫師平均五十幾歲,超過一半都是SARS前的人口
Thumbnail
下午看到同科先進傳這張照片到群組,百感交集,原來九日已經變成人才羅織困難科醫師,而且還是少數前15%新鮮的肝。 晚上在看到臉書ICU醫師陳志金前輩又分享了一次,20年SARS之後,並沒有真的讓大家不敢走胸腔科,雖然胸腔科醫師平均五十幾歲,超過一半都是SARS前的人口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今天歐醫師蒞臨醫院演講,他是一位外科醫師去西雅圖行醫,回來和我們分享美國以及台灣之間醫療的差別以及未來外科醫師的展望。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新冠疫情趨緩後,醫院出現護理荒,許多醫院面臨關病床危機。為鼓勵護理人員投入醫院臨床工作,衛福部推出護理獎勵新制。沒想到卻讓地區醫院集體炸鍋,甚至可能引發倒閉危機!為什麼會如此?  台灣的地區醫院,最近出現這樣的怪現狀:空蕩蕩的病房,房內堆滿醫療器材,病床甚至成為衛生紙堆疊處,病房淪為雜物儲藏室。一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急診的外科和內科的病患到底哪一個會讓我們醫療干擾的多少,我想,運氣真的很重要,因為有時候運氣好,今天一帆風順的一天,而今天不適合上班,在不對時間遇上不對的人,那你一整天都猶如地獄。
Thumbnail
To 林媽媽(不知道目前哪個分身) 在您生病的十餘天裡,相信您安心養病,都沒有上網關心時事,也都沒有一直發文跟刪文,容本蛙提醒您一件事,台灣發生長榮大學女學生命案。 現在政府相關單位~特別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暴力犯罪絕對「零容忍」,您認為cMoney能包庇您多久。 呃,台灣證券版「24個比利」
Thumbnail
To 林媽媽(不知道目前哪個分身) 在您生病的十餘天裡,相信您安心養病,都沒有上網關心時事,也都沒有一直發文跟刪文,容本蛙提醒您一件事,台灣發生長榮大學女學生命案。 現在政府相關單位~特別是行政院長蘇貞昌~對暴力犯罪絕對「零容忍」,您認為cMoney能包庇您多久。 呃,台灣證券版「24個比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