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對於你,是什麼意義呢?成就?履歷?人生PR值?
如果按照《致富心態》、《駕馭金錢》等書籍,金錢除了是交易媒介,在現今社會有著更大的功能- 提供「選擇的自由」。
人生觀、價值觀、金錢觀,無論哪個,在很多座標系裏頭都有著同樣的本質。
怎麼賺到100萬?這個問題身邊的人常常在討論。有3000萬與有300萬的人想法就會有不同思維,因為站的高度不同,思維不同,當你希望人生是富有時,要先相信自己是可以走到那裏的。在這裡稍微做個緩衝,問問自己:
當你想賺很多錢時會難度會提高嗎?為什麼追求更多的錢反而會讓你賺得更少?
1. 財富是你看不見的感受
我們常常將有錢和富裕兩個混在一起。有錢是帳戶裡的數字,而財富是你沒花的錢。 套用這個說法,儲蓄率是財富的真正指標,沒錯,不要亂花錢。不只如此,富裕是擁有可持續性與自由度,包括時間自由、選擇自由,以及內心的充實感。
2. 運氣與風險
成功往往是運氣和風險的結合,同樣看不見,應該沒有人能保證能完全控制它們,但不得不承認它們很重要。 並非所有的成功都是因為努力,並非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懶惰。
下次有人說你運氣好,記得,他是在稱讚你。
3. 複利效果
時間的推移,小的、持續的行動會帶來顯著的結果。
複利是金融中最強大的力量之一,愛因斯坦說過,巴菲特也認同,大多數財富都是逐漸累積的,不要執著「快速致富」。 掌控自己的時間是金錢能夠帶給你的最高報酬。
4. 自由是最終目標
財務獨立使您能夠控制自己的時間並做出符合個人價值觀的選擇,例如可以擺脫社會期待、長輩的指點等等。
金錢的真正價值在於它所提供的自由。
5. 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
每個人的財務選擇都受到自身經驗的影響,由於我們的成長經歷、文化和環境不同,當然對金錢的看法也會有差異,對一個人有用的東西可能對另一個人起不了作用。
每個行動決定最重要的部分是要如何進行,而不是按照計劃進行,多問為什麼很重要。
6. 建立容錯空間
需要為意外情況做好計劃,記得留些餘裕。
建立安全邊際,可以讓人度過無法預測的情況,而不會偏離您的財務目標。
7. 足夠就真的是夠了
不斷追求更多有個很強的副作用,你會常常因為覺得不夠,導致內心產生不滿的負面情緒,像是嫉妒。
不要覺得別人有什麼自己就一定要有什麼,才不會走到最後被羨慕嫉妒給吞噬。
8.保持謙虛
過度自信會導致財務失誤,我也認識幾位少年股神,賺大錢是一時的,怎麼持盈保泰很重要,因為幸福感也是長期屬性。
保持謙虛能避免做出魯莽的決定,像是FOMO、厭惡損失等不理智行為。
有太多事情是我們不知道,或是就算知道也無法憑一己之力影響的事情。
聽過一種說法:很多人三十歲就只剩下一副皮囊,只是八十歲才完全踏進入另個世界。
人生SOP不能替你活出意義,活著,完成某份別人幫你擬好的清單,或者汲汲營營拉高人生PR值似乎都是理所當然,只是,細想著:
自己有沒有認真選擇過每一步?我有選擇的自由嗎?
事實上,很多時候走在人生道路上並沒有選擇,這是種常態。
例如我身邊很多人為了一圓買房夢,咬牙揹著高額房貸,每個月房貸超過收入的70%,還要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光鮮亮麗,在IG上PO出一張笑容自然不做作的美圖,最好地點是在國外。
當人變成機器,靈魂被剝奪,已經不是生活了,這是被OO奴役的噩夢。OO可以填上很多,道德規範、家裡期望、社會期待、財務能力等等林林總總的名詞。
從呱呱墜地到離開世界,一切按部就班,靈魂卻被鎖在無形牢籠,難怪「沒有真正活著」這件事情被選為臨終前最大遺憾的第一名。
很多人一輩子忙著擁有東西,更多更好,不能輸給別人,往往還是覺得匱乏,問問自己那句「我缺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是那股自由賦予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