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事件,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台灣社福界為防止類似事件,對此擬定一些補救方式。以我在社福界的工作經驗觀察,提出一些回應:
一、如何有效提升訪視效能:
台灣官方的衛福部考慮提高社工訪視頻率、增加突襲訪視,但部分社工認為現有第一線直接服務社工人力有限,會增加工作負擔,造成勞動條件變差而留不住人才。
我認為服務區域劃分不合理也是問題,衛福部曾調查台灣社工的離職原因,就包括負責區域幅員遼闊,身為大眾運輸迷的我從觀察及訪談發現,部分社福單位負責的服務區域大,且沒充分考量交通路網配置,造成社工浪費大量時間在通勤路途,影響訪視效能。
既然有資訊科技高手在遵守保護服務對象隱私前提,協助社福單位統計服務案件地理分布,以利安排適合的辦公室地點、負責服務區域,減少不必要的通勤時間,值得善用。
另外訪視要注意什麼、如何寫服務紀錄,以真實呈現訪視發現的情形,安排適合的後續服務安排也很重要,訪視才有效益。
對此可製作指引,整理第一線直接服務社工的訪視經驗,以提問引導訓練思考心法,搭配督導及相關科系教授帶領實作演練,讓新手社工及相關科系學生理解,並運用在多變的實務狀況。也建議控管閱覽指引內容的權限,防不懷好意的有心人破解,增加訪視難度。
二、優化督導制度:
有社工前輩好奇當事主責社工的直屬督導在出事前,有沒有看出問題並採取預防行動?
這讓我想起,曾有社工督導上網發文提到,剛成為新手督導時由於沒人教,只好依個人經驗自行摸索;也有在官方社福單位工作的社工提到,主管常羞辱下屬;也曾有民眾發動連署,建議官方建立制度淘汰不適任的社工督導。
既然台灣很多社福單位的規模不大,培訓新手社工督導的量能有限,雖社工專業團體對此辦培訓課程,但受限時間、地點、名額,新手社工督導不一定能順利參與,對此可鼓勵現任或曾任的社工督導,經營自媒體或文創作品分享實務知識經驗,突破時空限制協助新手社工督導快速上手。
同時期待社福界對不當領導行為或不適任督導,建立明確的處置原則,確保社福體系運作順利。
三、生小孩該不該用核准制:
有社工前輩認為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小孩的原生家庭教養功能不良,才會進行安置而出事,建議強制想生小孩的民眾接受審查,評估家庭功能沒問題才准生,從根本預防解決以減少社福體系負擔。
我曾認同這種概念,甚至有意發動連署請官方修改家庭教育、優生保健法,但運用社工專業的社會政策及社會立法知識模擬測試後,認為還是先改善家庭教育制度,讓民眾方便取得教養知識,並適當引導、提供家庭功能支持。
因生小孩如採用核准制,要如何訂審核標準?標準要多嚴格?負責審核的人力跟素質,能不能承受大批民眾提出申請?對民眾的生育權影響多大?都是很嚴肅的議題。
四、普及社福知識不能等:
檢察官懷疑,當事的社福單位在出事後修改服務紀錄是造假,反映民眾不太了解社福體系運作而出現疑慮,因有社工專業團體提到,有時因重大案件、面對媒體報導而修改服務紀錄,是為準確呈現其中服務過程,並進行後續檢討。
既然台灣社工界經營自媒體分享專業知識的風氣,不像其他專業那麼積極,我從其他社工前輩回應得知,原因除平常工作太忙,也擔心不小心違反相關專業倫理及法規、被其他同事及主管發現或舉報,對未來職涯有不良影響。
對此可邀媒體及文創界,協助有興趣的社福專業人員經營自媒體;社福界內部也可訂定具體指引,在遵守相關專業及法規前提,鼓勵社福專業人員用自媒體,以簡單好懂方式普及社福專業知識及實務經驗,有助民眾了解社福體系運作原則及限制,進而增加民眾對社福工作的理解及支持。
※附註:
1.媒體發表版本:
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25/05/11/11233/
2.第一點所提社工離職原因,可參考<剴剴案衝擊 社工缺口近800人/民團籲正視薪資落差、年終不足、名目變更3大問題>報導: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668398
3.資訊科技高手協助社福單位統計服務案件地理分布,可參考<台北家暴地圖首度曝光!家暴熱區和你想的不一樣>案例:
https://www.storm.mg/article/230484
4.本人也曾在<社工人力配置,需要智慧>作品,討論服務區域劃分問題:
https://ginchang.wordpress.com/2015/10/19/1181/
5.訪視要注意的事、如何寫服務紀錄,本人也曾在<不會騎車、開車,超難當社工?>及<整理服務紀錄有原則>作品討論:
https://vocus.cc/article/5fced9c9fd897800017de240
https://vocus.cc/article/5fceded7fd897800017de9cc
6.社工能不能修改服務紀錄,可參考<兒盟社工涉改訪視紀錄 工會:紀錄補正為通常程序>報導: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408270271.aspx
11233.從托育保母虐兒事件,看如何改善社福體系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張居隱G-in的沙龍
51會員
614內容數
圖文工作者,從事社福工作多年並考取社工師證照,也是大眾運輸迷
張居隱G-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4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2025/01/14
分享打電話向社福單位求助時,需說明的重要事項,以提升求助效率:

2024/12/21
民間團體工作經驗是獨特的

2024/12/21
民間團體工作經驗是獨特的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2024/11/04
台灣曾發生接受委託安置托育服務的保母,疑似虐待小孩送命,由於主責社工疑似沒落實訪視、造假服務紀錄而被移送法辦,引起民眾關注。
我觀察相關報導、網友分享的資料,發現這些事件背後脈絡,反映個人工作及金錢觀,跟台灣社會體系及價值觀的交互作用,值得我們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照顧受傷的寶寶,需要付出極大的心力。因此,和家人討論之後,我們決定找外籍看護來分擔照顧小孩和處理家務的工作。經歷長達半年的等待,終於盼到了外籍看護的到來,而她的出現,確實讓我們都輕鬆許多。
從網路收集資料時,發現很少以雇主角度出發,因此我將這些經驗整理起來,希望對未來需要申請外籍看護的人會有幫助。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資料顯示,全台灣約有114萬名家庭照顧者2,約占全台總人口4.5%,是照顧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的重要支柱。 隨著高齡化、少子化,與家庭結構的縮小,家庭照顧者面臨逐漸攀升的照顧壓力,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劇了家庭照顧者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我長達十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以下簡稱家總)資料顯示,全台灣約有114萬名家庭照顧者2,約占全台總人口4.5%,是照顧失能、失智、身心障礙者的重要支柱。 隨著高齡化、少子化,與家庭結構的縮小,家庭照顧者面臨逐漸攀升的照顧壓力,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劇了家庭照顧者所面臨的挑戰。
根據我長達十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高齡照顧成為越來越多台灣家庭的重要課題,據統計,長者由家人自己照顧的比例最高,其中又以配偶居多,或是子女(孫子女),其次,才是社會熟知的外籍看護工來擔任。但還有一些家庭,因為工作或其他因素,家人不能全天擔任照顧工作,聘請外籍看護工又不符合申請條件,或因經濟因素無法負擔,他們該怎麼辦?
秀琪家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
亞洲鬧世代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月季活動。恰巧因為本月婦女節,所以這次月會焦點是在台的家庭看護。
亞洲鬧世代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月季活動。恰巧因為本月婦女節,所以這次月會焦點是在台的家庭看護。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學
照顧無負擔、照顧小撇步
照顧管家團隊帶您探索家庭幸福之道,打造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全面照顧解決方案"
我是照顧管家李管家,我有多年的照顧經驗,目前還在學習長照方面的知識,就讀空大社會科學系,我曾經照顧過中風、失智、癌症等各種狀況的家人,我也曾經面臨過各種照顧的困境和壓力。我想要分享給您一些我學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
本文以影片「失控的照護」為引,反思自身曾接觸到與長者相關的現象及議題,包括如養老院和社區照顧的差異。面對臺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對未來老後生活與照顧,又應如何預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