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他沒有不愛,是不敢愛 2. 那些「你能不能別這樣」背後,其實什麼都不想改

第一章|他沒有不愛,是不敢愛 2. 那些「你能不能別這樣」背後,其實什麼都不想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你為了好好說話修了十幾次文字,他卻只回一句:「你能不能別再這樣了?」

我後來才懂,「溝通」不是你一個人說得再真誠,就能成立。

這篇,專門寫給還在對著牆說話的你。


2. 那些「你能不能別這樣」背後,其實什麼都不想改


不曉得你會不會感受到這種狀況:

只要提出自己的需求,或表達失落——即使語氣再委婉、再冷靜。

你也只是想著:「我有這些需求喔,不是對你的指責,而是它們真的沒被滿足。我想提出來,看看能不能讓我們雙方都還撐得下去。」


但對方卻並沒有打算給出任何有參考價值的回應,來面對問題。

他反而問你:「一定非得把事情搞得那麼複雜嗎?」

或乾脆直接說:「你可不可以別無理取鬧?我覺得這些並沒有那麼重要。」


他會覺得你問太多了、問太細了、情緒太重了、反應太大了。

反正,就是問你一個:**「可不可以假裝沒事?」**的態度。


但你明明只是想好好溝通呀。

你戰戰兢兢地把話想清楚、情緒壓低、字句精修過幾次,才傳出去——

你盡量讓自己做得溫和而成熟,因為你深愛著,所以顯得卑微。


可是你遇到的,是一個以自我需求為主體的人。

他根本沒打算一同解決問題,也沒打算要正視你的需求。


「你能不能別再這樣了?」

聽起來像是一種祈求,實際上是他對你的感受發出的不耐與排拒。

太情緒化、太不懂事、太計較細節——他對你貼上這些標籤,只為了掩蓋一個事實:我懶得動啦,這樣會讓我離開舒適區,我不願意。


因為他知道,只要你一開口,就意味著他得調整、得承擔、得努力去找出一種讓你也能自在的相處方式。

他才不要,有夠麻煩。

他只想你乖乖留在他原本舒服的位置裡,要你配合他的節奏、他的沉默、他的冷淡——一切都要以他為主才對。


你不過是問了句:「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改變嗎?我有些部分正在無條件妥協,這是不對的。」

而那句「你能不能別再這樣了?」其實就是他正在回應你:「不可以。」

他才沒想真的溝通,他只想你乖一點、安靜一點。

那些看似疲憊的語氣、無力的回應,根本不是他愛你愛得很辛苦,而是他——根本懶得以你想要的方式維持關係。


你不是在對一個人說話,你是在對一堵牆說話。

而那堵牆,還會嫌你吵。

「你能不能別這樣」這句話的用意,都只是為了讓他不用面對現實、不用進入你的內心、不用給你你真正想要的東西。

此句的根本解讀,就是:「我根本就不想負責任,懂?」


我也是痛過後,才明白呢。







如果你也說過無數次好好說的話,卻始終沒被聽見——

那麼這一篇,請你放心收藏,不用回應也沒關係,我懂。

___

#不是你不好是他逃了

#你毋須為他的逃避收場

#深頻淬語

#Lumicat

#對牆說話的你

avatar-img
《你毋須為他的逃避收場》|深頻淬語書寫計畫
0會員
2內容數
我還沒走出來, 但選擇把它寫下來。 書寫,是我不再為他收場的方式。   這不是療癒語錄, 是我從靈魂深處靜靜淌出的聲音。 沙龍裡的每一篇字句, 都獻給尚在痊癒路上, 卻選擇腳步不停的你和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
提升手作銷售額的關鍵在於審美,本文提供一套「懶人秒速判斷法」,從色彩掌握力、材質敏銳度、留白與呼吸感、整體故事感及比例掌握五個面向,全面檢視作品的美感戰力,幫助手作賣家提升作品質感及品牌價值,衝破訂價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