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菁華開示 - 過去生中曾供養無量諸佛,才能信願念佛往生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本經《福慧始聞品》」,裡頭有一首偈跟這個意思相應,「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已曾供養諸如來,則能歡喜信此事」。這是世尊在本經裡頭說的,如果不是過去生中(往昔是過去生中),修福修慧,積功累德,這樣的緣分,於此正法不能聞。就是沒有福慧,縱然遇到《無量壽經》,遇到無量壽佛,也如同不見不聞,我們一般人講沒有福報,他遇不到。


下面兩句講能夠遇到的人。已曾供養諸如來,這一句大乘經上佛說得很多,每一個信願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過去生中都曾經供養無量諸佛。這個地方是四百億,往生極樂世界不止四百億,無量諸佛。這一次遇到這個法門能信、能解、能發願往生、能一心專念,這都是過去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得無量諸佛威神加持。所以你能相信,你能夠理解,你會發願求生,你能夠做到一向專念,不是容易事情。


◎慧林 部落格:

https://heartlaw.pixnet.net/blog/listall/1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85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05/03
在今天這個時代,《感應篇》應該特別重視。這話不是我說的,印光大師提倡。在近代我們佛門裡頭,最尊敬的,最佩服的,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教導我們的。有這個基礎,佛法的十善業,你就真能做到。十善業是幫助你提升。佛在經上講得好,人天法,做人基本的法則,生天,生天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5/03
在今天這個時代,《感應篇》應該特別重視。這話不是我說的,印光大師提倡。在近代我們佛門裡頭,最尊敬的,最佩服的,印光大師,他老人家教導我們的。有這個基礎,佛法的十善業,你就真能做到。十善業是幫助你提升。佛在經上講得好,人天法,做人基本的法則,生天,生天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5/02
我們很幸運,這一生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少造了很多惡業。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漸逐漸明白了一些,雖然還沒有徹底,比一般人好得多。知道自己這一生的目標跟方向
Thumbnail
2025/05/02
我們很幸運,這一生遇到佛法,遇到善知識,少造了很多惡業。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逐漸逐漸明白了一些,雖然還沒有徹底,比一般人好得多。知道自己這一生的目標跟方向
Thumbnail
2025/05/01
弘一大師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師,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能享受三分,剩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弘一大師有一年在廈門南普陀寺給出家人作開示時,勸他們「發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
Thumbnail
2025/05/01
弘一大師是近代著名的律藏大師,俗名李叔同。他的惜福思想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們即使有十分福氣,也只能享受三分,剩餘的可以留到以後去享受。」弘一大師有一年在廈門南普陀寺給出家人作開示時,勸他們「發大心」,以各人自己的福氣,「佈施一切眾生,共同享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說過,相對於修菩薩道的覺修者,很多人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福報,而不是真的心懷慈悲而利他。 如同很多人的唸佛號或佛經,並不是真的厭離紅塵,發願超脫六道,也是為了福報。 凡夫想要擁有福報,無可厚非,畢竟仍只是凡夫,還悟不到,什麼是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Thumbnail
我說過,相對於修菩薩道的覺修者,很多人的行善積德,是為了福報,而不是真的心懷慈悲而利他。 如同很多人的唸佛號或佛經,並不是真的厭離紅塵,發願超脫六道,也是為了福報。 凡夫想要擁有福報,無可厚非,畢竟仍只是凡夫,還悟不到,什麼是不住相布施。 《金剛經》說,「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
Thumbnail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
Thumbnail
《金剛經.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
Thumbnail
文殊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善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當云何念?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Thumbnail
文殊言:「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善要。我於過去劫中,因觀佛故因念佛故因供養故,得一切種智。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乃至諸佛皆從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諸法之王。當云何念?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Thumbnail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20)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
Thumbnail
憍慢弊懈怠,難以信此法(象山慶’23.2.20) 淨土宗人,以「信」為本;信非天生,須有所起,以對治「不信」,疑去則信生;「疑」乃根本煩惱,由「無明」生,與「不正見」相應,此等心所法,能障礙「念佛」法門之聞熏與行業,故須措意。《無量壽經》云: 若人無善心,不得聞此經,清淨有戒者,乃獲聞正法.曾更見世
Thumbnail
「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 傳奧法師云 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之處,則為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佛,無處不遍,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聲間斷。
Thumbnail
「事上無事,本全是心。念起塵生。念寂塵滅。」— 傳奧法師云 如經云。佛言。隨有是經之處,則為有佛。若我住世無異。故知自心之佛,無處不遍,寧論前後出沒耶。若隨異境,則生滅無常。見他佛,則隱顯無恒。誦他經,則音聲間斷。
Thumbnail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法華經》偈云 夫如上所說,妙旨難聞。云何頓斷疑心,生於圓信。答 : 所以云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云難信。是以須具大信。方斷纖疑。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
Thumbnail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法華經》偈云 夫如上所說,妙旨難聞。云何頓斷疑心,生於圓信。答 : 所以云難信者。如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人無信者。實相之理,止在心中。無勞遠覓。近而不識。說之不信。故云難信。是以須具大信。方斷纖疑。此是難解難入之門。難省難知之法。
Thumbnail
其實,淨土宗的《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裡面有甚深的涵義,亦有《華嚴經》的精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二、不得以少福德因緣往生彼國。 這是 世尊的方便,如果不是方便, 世尊就不需要再講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個層次。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其實,淨土宗的《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裡面有甚深的涵義,亦有《華嚴經》的精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二、不得以少福德因緣往生彼國。 這是 世尊的方便,如果不是方便, 世尊就不需要再講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個層次。 普賢如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