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追劇,只要看到關於家人間相愛相殺的情節,心裡通常會感慨萬千,因為家人之間,通常對彼此有著最多的期待,最難言喻的苦衷,與最高的道德標準。可是,會不會也因爲對家人要求的太高,所以才讓我們對家人失望更深呢?
這次來聊天室的朋友,他的苦惱就是和家人的關係。我們暫且稱這位朋友小B好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小B說,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哥哥和姊姊。由於,小B在爸爸媽媽年紀很大的時候才生下他,所以他跟哥哥、姊姊的年紀差很多。他上小學的時候,哥哥姊姊已經因為唸書的關係離開家了,因此小B跟他們不太熟。
由於,小B的爸爸媽媽是藍領階級,因此他們努力工作,拼命賺錢希望孩子們多唸一點書,長大後可以做比較好的工作,不要跟他們一樣,以勞力賺錢。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多數家長的期望。
小B的哥哥、姊姊從小學業都很好,不太讓父母擔心,等到離開學校,出了社會,也都屬於專業人士。哥哥是醫師,姊姊是律師。因此,小B在唸書時,家裡的經濟狀況也改善很多,所以爸媽總是對小B說:「家裡三個小孩就數你最幸福了,不像哥哥姊姊,小時候還跟著我們一起吃苦,所以你要更認真唸書,要像他們看齊。」
每次只要他的成績稍微有點退步,爸媽就會端出這些話,久而久之這些話像緊箍咒,勒得他快喘不過氣。好像只要他有一點點鬆懈,就是一個糟糕的小孩。
然而,這還不是最慘的,更慘的是小B從小在學業上的表現不如哥哥姊姊出色。國小的時候還勉強可以維持在中等程度,上了國中之後,成績就像溜滑梯一樣,直直往下滑,任憑他如何苦讀,都不見有什麼起色。
因此,每次爸爸只要一看到他的成績單,總是一頓超大火力的輸出,讓他對唸書越來越不感興趣,父子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惡化。
由於,小B不愛唸書,也考不上好的高中,但是他喜歡動手做一些東西,因此國中畢業,他決定去念職校,學習餐旅相關的科系。職校三年,他真的唸得很認真,因為他也想要向家人證明,雖然自己書讀得不好,但是將來還是可以有一份好的工作,擁有遠大的前程。

果然,他的學校成績真的很好,代表學校參加校外的比賽,也得到不錯的名次。靠著這些比賽成績,他被保送到餐飲學院。
只不過,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爸爸的肯定,他總是輕蔑地說:「這有什麼用,將來出社會,最多也就是個廚師,能比得上醫師和律師嗎?」
這話聽起來就很扎心,但小B說這還不是最難聽的,有時候爸爸如果喝醉酒,說出來的話就更傷人。他會說:「反正以後只是要當廚師,現在幹麻還要花那麼多學費,直接去餐聽當學徒就好了啊!這些錢丟到水溝裡,還可以聽到撲通的聲音。」
聽到這裡,坊主整個人都血脈噴張了,這爸爸是怎麼了!?為什麼要如此傷害自己的孩子呢?
故事說到這裡,小B問我:他要怎麼做才能得到爸爸的認可呢?難道他永遠真的比不上哥哥姊姊嗎?
聽到他的問題,坊主的心像被扎了一下,忍不住想:「唉~真是可憐的孩子!」
我不想跟他說,其實爸爸是愛他的,因為爸爸說的那些話,真的很難讓人感受到愛。
我只是告訴他,從人類圖的角度來看,意志力中心的空白,讓他對自己的自我價值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他才會那麼想要得認可的原因。
不過,我請他看看自己過往的表現,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所得到的獎項,保送到餐飲學院,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

更何況,隔行如隔山,一個出色的廚師,在社會上也會得到大家的尊重,重點真的不是做什麼工作,重點在於是不是用心投入,做出令人讚歎的表現。
所以,不用特別去證明自己有用,因為人不是工具,而且小B自己的能力,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可了。至於爸爸,有自己的限制,這不是他可以處理的事,而且爸爸的話確實不中聽,他也因為聽了這些話而受到創傷,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不要太常接觸,免得內心的怨恨越來越深。
有時候,家人之間的對話更像利刃,帶來更大的傷害。我不知道未來小B是否能改變爸爸的成見,但是他現在能做的,就是遠離這些傷害他的語言,用實際的表現,讓自己看見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