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時間能重來,我能在一開始就「邊寫書,邊經營社群媒體」,是不是我能賣的更好?抑或是,我根本就不會被傳統出版社拒絕呢?
然而,時光無法重來,但是我學到了一課,那就是,作家最爛的藉口,就是『我不喜歡用社群媒體』
出版前的我
在25歲生日前的一個月,我做了一個在外人眼中「離經叛道」的決定——離開看似光鮮亮麗的新加坡「管理顧問」工作,選擇做一個居無定所「數位遊民」。
這個決定,等於是在和我過去至少6年的經歷說「不!」,這不是我想要的。
畢竟,我當初選擇「海外留學」,甚至讀到以「管顧業」為名的商學院,都是為了最終拿到「進入高薪管顧業」的門票。選擇離開,代表我摒棄了這條過去「我深信不疑,最適合我的路」。
沒有了可以向外人陳述的「社會頭銜」,很多人會急於重新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
至少在我觀察到的許多「數位遊民」都是如此。
離開上一份討厭的「全職工作」,為了塑造新的「身分認同」而立刻投入「接案」。
我並沒有。
我做了一個更加令人不解的決定——「寫書」。
所以,雖然我對外聲稱「數位遊民」,但我自認為完全稱不上,只能算是個「遊民」。
每天就是打開「Word文檔」打字,連Wi-Fi都沒有連上。

作者用AI生成
為什麼「寫書」?
出版一本書一直存在在「我的人生清單」上,只不過我不知道何時會發生,何時會完成。
離開全職工作,代表我重新擁有了大片「自己的時間」,我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清單。
我發現我的最優先級不是「著急賺錢」,
離開一份高薪工作的好處是,當下你會有一筆存款。
壞處是過去我的「驕傲」、我的「信念」、我的「價值觀」全都崩塌了,
我發現那些過去我深信不疑的東西,只不過是社會、周遭環境強加給我的罷了。
而當我否定了那些東西,
代表我需要建立「新的信念」、「新的價值觀」、「新的驕傲」。
我需要時間與自我對話,找到我人生「到底想做什麼?」。
「寫書」是自我對話的最優解。
在寫作的過程當中,一邊質疑,一邊為自己找到解答。
而這個解答,或許能為「現在和我一樣困惑」的年輕人找到安慰和啟發。
因此,一個大型專案就此產生。
在這裡給大家的一個啟示:你不用等到「已經找到最優解答」才去寫作,大部分時候是在做的過程當中,才找得到解答。
意外的「自費出版」道路
也因為「出書」這個決定比較臨時,再加上我過往並沒有與「出版業」打過交道的經驗,
我的出版之路跌跌撞撞。
我以為出版業看重的是「故事性和文筆」,
直到投遞出版社處處碰壁,
我才發現,我缺少的不是故事和文筆,而是「沒有品牌、沒有粉絲、沒有影響力」。
傳統出版社「Say No」了之後,我不得已,只能選擇「自費出版」。
為了證明自己,也為了證明給傳統出版社「他們當初瞎了眼」,
我憤而重啟之前為了「重新建立自己的專注力,而停用4年」的社群媒體,從0到1在線上建立「個人品牌」和「讀者基礎」。
一開始我對自己的「期望不高」。
畢竟,沒有傳統出版社的支持,我靠著自費出版,能賣多少呢?
假如有一個陌生人被打動了,願意買單,我就心滿意足了。
所幸的是,老天給我關了一道門,但是留了一扇窗。
2024年初,一個以「純文字」為主的社群媒體——Threads忽然之間在台灣紅了起來。
我覺得這簡直就是老天給我的「救命稻草」。
在那裡,
我不用擔心自己「粉絲數少」很尷尬,因為這本來就是「新的平台」;
我也不必擔憂「內容」不符合平台調性,因為沒人知道「怎樣的內容會火」;
我更不用害怕自己對「社群經營」不熟練,因為大家在這個新平台都是「新人」。
重點是,這是以「文字」為主的平台,而正巧當下的我,因為寫書就擁有一堆「文字內容」。
我可以利用這個平台,進行「內容測試」,同時為自己累積「讀者粉絲」。
隨後的3個月,
我靠著每天發一篇貼文,在初始粉絲數「兩位數」的情況下,上漲到「四位數」,為自己累積了第一批「讀者粉絲」。
甚至因此吸引了「商周」數位編輯的注意,在出書的隔週被索取了書摘,幸運地將新書推送給更多讀者。
原先,我預計我這個「純素人」,且沒有任何讀者粉絲的「自費出版者」,應當只有「個位數」的銷售量,
最後,因為主動尋求社群媒體曝光,我居然在5個月內賣完200本的首刷庫存,著實令我詫異!
這讓我不禁想,
假如時間能重來,我能在一開始就「邊寫書,邊經營社群媒體」,
是不是我能賣的更好?
抑或是,我根本就不會被傳統出版社拒絕呢?
然而,時光無法重來,
但是我學到了一課,那就是,
作家最爛的藉口,就是『我不喜歡用社群媒體』
我不希望你也跟我一樣,繞了遠路,
因此,假如你正在考慮投遞出版社,或是考慮自費出版,
我強烈建議你,邊寫邊在社群媒體上「行銷」。
你可能會問我,
「我只會寫,但我不知道怎麼『行銷』,更不知道怎麼經營『社群媒體』,怎麼辦?」
我用過來人經驗,統整了一個
免費的5天Email課程,將我的文字工作者的「社群媒體經營心法與技巧」不藏私教給你。
現在加入👇
你可能也會喜歡👉👉👉我的免費數位商品
《出版你的第一本書:這是我親自用過的數位工具》
(已有百人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