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被找到的紀錄 跟沒有一樣
▋紀錄也該有個編號
由於最近要打考績,所以我把我過往的紀錄給拿出來。
還以為可以很輕鬆地把這個部份給準備好。
結果搞得我好痛苦。
我不是說沒做什麼事。
只是因為我把會議紀錄,行動任務,問題紀錄都給記錄在同一個資料庫。
然後我的標題又只有打做了什麼事情。
所以翻開我的 Notion,看著一堆沒有頭緒的頁面,心裡只剩下錯愕:
「我到底是要到哪裡拿哪些證據阿」
▋原來沒編號,紀錄反而成了麻煩
我以為只要有記錄下來,做回顧應該是不會有啥問題的。
但是由於我是第一次在這間新公司打績效,所以沒預料到這間公司的評比方式跟我以往的不同。
在整理可以查證我做的事情時候,痛苦就出來了,我發現:
- 想找四月那場 Project D 的重點會議記錄在哪?我記得有寫,結果翻了半小時 Notion 還找不到。
- 想確認某個功能為什麼這樣設計?我寫了,但散在三個不同月份裡,要給別人看,人家根本不知道怎麼看。
那個時候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少了個編號 !!!
有紀錄,不等於有用。
找不到的證據,同等於沒有。
▋所以我開始做一件事:給紀錄編號
專案紀錄這樣寫:
[ Action ] 日期|做了什麼麼事
這樣我就知道這個在什麼專案我做了什麼事情。
隨手筆記這樣寫:
[ Note ] 日期 | 效率提升的三個習慣練法
這樣我就知道我在這個 Note 是比較雜亂的事情,也許需一在整理一次。
會議記錄這樣寫:
[ Meet ] 日期|A 客戶需求變更處理流程
誰在教我找會議記錄,這下我就可以馬上所有相關會議這樣找了 XD
▋我最想對三年前的自己說:
別再寫給現在的你看,要寫給未來的你查
你以為你會記得,但你會忘。
你以為你找得到,但你找不到。
所以,留一個編號。
讓每一份紀錄,都能「很快被找到」。
▋給也有紀錄習慣的人:
我們花了這麼多心力跟時間寫下來,不該只是滿足「我有紀錄」的安心感。
紀錄的目的,是讓未來的你找得到。
而編號,就是可以幫助回顧而留下的路標。
三個小問題:
- 你的紀錄未來還會回來看嗎?
- 標題這樣用這樣的規則紀錄,有人有什麼建議或想法可以給我的嗎 ?
- 有沒有人也有遇過有紀錄找不到的困擾 ? 有的話可以跟我講說怎麼解決的嗎 XD
附上我自己建的 No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