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2. 注釋
1. 殷既錯天命:「錯」作「錯失」解,指殷商王朝已經違背並喪失了上天所賦的天命。
2. 微子:商紂王之兄,名啟,號微子,是有德之臣,後歸周。
3. 誥:告誡、勸諫的文辭。
4. 父師、少師:皆為王室中的重要輔佐官員,分別代表年長與年少的師傅,為王之師者。
3. 白話文
殷朝已經違背並失去了天命,微子因此作誥書,勸誡王室的父師與少師。
4. 總結
殷王朝敗德喪道,導致失去天命,微子為挽救局勢,努力以誥文規勸王的師傅們,希望能夠導正王政。
啟示
國之將亡,忠臣仍懷救世之心
天命非永固,失德者即失其位
勸諫之道不止於君,也應警示其輔臣
一、
1. 原文
微子若曰:「父師、少師!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我祖厎遂陳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亂敗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竊奸宄。卿士師師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恆獲,小民方興,相為敵仇。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殷遂喪,越至于今!」
2. 注釋
1. 父師、少師:指輔佐君主的年長與年輕師傅官員。
2. 弗或亂正四方:沒有誰能使天下混亂與秩序分明,也可理解為「未能治理好四方」。
3. 厎遂陳于上:「厎」指微子的祖先,「陳」作「顯示」解,指祖先已經把正道陳列於上天。
4. 沈酗於酒:酗酒過度。
5. 草竊奸宄:指竊盜奸邪之事。「草竊」比喻小偷小摸,「奸宄」為作亂叛逆。
6. 卿士師師非度:「非度」指不守法度。
7. 恆獲:經常能夠捉拿(指罪人),此句反指法律失效。
8. 相為敵仇:百姓互相仇視對立。
9. 津涯:渡口與水邊,引申為出路或邊界。
3. 白話文
微子說:「父師、少師啊!殷朝不能使天下歸於正道。我祖先已把正道傳達給上天,但我卻沉湎於酒,以致敗壞了君德,毀壞了國政。如今殷國上下,不論大小,皆喜作竊盜與奸邪之事。朝中卿士與司法官不守法度。凡是犯罪之人,多不能被捕,百姓相互仇視、對立。如今殷朝已經淪亡,就像踏入無邊無際的大水,沒有渡口也沒有邊界。殷的敗亡,一直持續到今天!」
4. 總結
微子以哀痛之語訴說殷國從君王酗酒失德、官吏無法、百姓失序,導致整個國家如墜洪水之中、無從解救,指出亡國之由並痛責其弊。
啟示
君主之德關係國運,失德即喪政
法度廢弛,人民自然互為仇敵
國家敗亡不是偶然,乃積弊深重所致
二、
1. 原文
曰:「父師、少師,我其發出狂?吾家耄遜于荒?今爾無指告,予顛隮,若之何其?」
2. 注釋
1. 發出狂:指發狂,行為失常。
2. 吾家耄遜于荒:「耄」指年老;「遜」有順從、退讓義;「荒」為荒亂、失德。此句意為:我家是不是因年老昏聵而沉溺於荒亂?
3. 指告:指出並告誡。
4. 顛隮:顛覆墜落,比喻亡國或敗亡。
5. 若之何其:將怎麼辦?
3. 白話文
他說:「父師、少師啊,我是不是已經發狂了?我們家是不是因年老昏聵而沉迷於荒亂?如今你們不加以指點告誡,若我真的敗亡了,那該怎麼辦呢?」
4. 總結
微子反思殷室敗亡之因,哀嘆自己是否失智亂行,並責問輔臣為何不及時勸諫,以至於國家走向滅亡的邊緣。
啟示
君王須自省而不應自恃權高
輔臣有責任忠言直諫,不可沉默縱容
國危當思問責與補救之道
三、
1. 原文
父師若曰:「王子!天毒降災荒殷邦,方興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長舊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竊神祇之犧牷牲用以容,將食無災。降監殷民,用乂仇斂,召敵仇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詔。商今其有災,我興受其敗;商其淪喪,我罔為臣僕。詔王子出,迪我舊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顛隮。自靖,人自獻于先王,我不顧行遯。」
2. 注釋
1. 天毒:上天的憤怒或懲罰。
2. 酗于酒:沈溺於酒。
3. 咈其耇長:「咈」為違逆、冒犯;「耇長」指年老有德者。
4. 攘竊神祇之犧牷牲:偷取供奉神明的祭品。
5. 容:粉飾、掩飾。
6. 降監殷民:上天監察殷民。
7. 用乂仇斂:「乂」為治;「仇斂」即仇敵之間彼此壓榨、剝奪。
8. 多瘠罔詔:「瘠」為貧瘠、困苦;「詔」為昭示、治理。
9. 詔王子出:勸王子出走避禍。
10. 迪我舊云刻子:「迪」為遵循;「刻子」為忠誠賢良之人,這裡比喻繼承先志之行。
11. 自靖:自處安寧、自保清白。
12. 行遯:行走而退隱。
3. 白話文
父師說:「王子啊!上天憤怒,降下災禍給荒亂的殷國,如今百姓沈迷於酒中,不知敬畏,違逆年長有德之人。殷民竟然竊取祭祀神明的牲禮用來粉飾欺騙,以求免災。上天俯察殷人,見他們以仇恨為治、橫徵暴斂,日招仇敵而毫不警惕。罪惡匯聚成一片,民困不堪,卻無人治理。如今商朝遭逢災難,我們將一同承受敗亡之苦;商朝若滅亡,我也不願做它的臣僕。我勸你出走,以踐行我們祖先曾遵守的正道。你若不肯出走,我也將一同滅亡。我要守住自身清白,有志之士將自會歸順先王之道,我便決心遠離,不再顧念這裡。」
4. 總結
父師直言指出殷國的罪惡與天命的警示,勸微子逃離沉淪之國,以自保忠誠與清白之志,並顯示出正道存亡與個人選擇的嚴峻分界。
啟示
天命不佑亂政,國亡在即之時忠臣當果決自保
對上不諫,對己不退,是失道之人
去亂避禍是明智之舉,更是對祖德與正道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