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書》西伯戡黎

雷冥-avatar-img
發佈於尚書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1. 原文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


2. 注釋


1. 殷始咎周:殷王開始責怪周人。

2. 周人乘黎:「乘」有討伐、征伐之意;黎,指黎國,是商朝的諸侯國。周人征伐黎國。

3. 祖伊:商朝的重臣與謀士。

4. 奔告于受:「受」即帝乙之子商紂王,祖伊急忙前去向他報告。

5. 戡:平定、討伐。

6. 《西伯戡黎》:是這段史事的記錄文獻,描述周文王平定黎國之事。


3. 白話文


殷朝開始責備周人,因為周人發兵征伐黎國。祖伊感到害怕,急忙向商王紂報告這件事,並寫下《西伯戡黎》來記錄這場戰役。


4. 總結


此章簡述周文王征討黎國,引起商紂的不滿,祖伊為此向商王匯報並著文記述。事顯周強商弱,政局漸變。


啟示


小事可顯大勢,黎國之戰反映出周之崛起與商之衰退


臣下需警覺時局變化,適時進諫匡正君主


記史為鑑,文獻成為未來治亂之據





一、


1. 原文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格人元龜,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惟王淫戲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摯,今王其如台?」


2. 注釋


1. 西伯:周文王,當時被封為西伯。

2. 戡黎:平定黎國,黎為商朝諸侯。

3. 祖伊:商朝大臣,此處表達他對周勢崛起的恐懼。

4. 天既訖我殷命:上天似乎要終結我殷的天命。

5. 格人元龜:用大龜卜問天意。

6. 罔敢知吉:無法得知吉凶。

7. 非先王不相我後人:不是先王不庇護後代,

8. 惟王淫戲用自絕:是因為當今君王荒淫嬉戲,自取滅亡。

9. 康食:安享福祿。

10. 虞天性:敬畏天命。

11. 迪率典:遵循先王法度。

12. 欲喪:意為哀傷痛苦。

13. 天曷不降威:百姓疑問為何天不懲罰君王。

14. 大命不摯:天命已不再牢固。

15. 其如台:「台」作「何」解,意思是:王將如何自處?


3. 白話文


西伯文王平定了黎國,祖伊感到恐懼,急忙向商王報告說:「天子啊!上天似乎已終止我殷朝的天命。卜問大龜也無法得知吉凶。這並非是我們的先王不保佑後人,而是因為大王你荒淫玩樂,斷絕了與天命的聯繫。所以天才會拋棄我們,不讓我們安享福祿。你不敬畏天命,也不遵守先王的法典。如今百姓沒有一個不悲痛,甚至在說:『為什麼上天不降下懲罰?』大命不再牢固,大王你該怎麼辦?」


4. 總結


祖伊對商紂王直言勸諫,指出因其荒淫無道,導致天命不再、民心不附,國勢搖搖欲墜。周的強盛與商的衰敗已成明顯對比。


啟示


君主若失德,將失民心與天命


忠臣進諫是國家保命的最後防線


以史為鑑,荒政必招災殃





二、


1. 原文


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2. 注釋


1. 嗚呼:感嘆詞,表達悲傷或驚懼的情緒。

2. 我生:我這一生。

3. 不有命在天:「命在天」指天命在上,意即「難道我的命運不由天所決定嗎?」


3. 白話文


商王說:「唉!我的一生命運,不是掌握在上天之中嗎?」


4. 總結


面對祖伊的直言勸諫,商王發出對命運的感嘆,顯現出他對天命的依賴與對危局的無奈,卻又未見深刻自省。


啟示


領導者不能僅倚賴天命,更應自省修德


空談天命無補於事,唯有行善以應之





三、


1. 原文


祖伊反曰:「嗚呼!乃罪多,參在上,乃能責命于天?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于爾邦!」


2. 注釋


1. 祖伊:殷代的大臣,忠言進諫者。

2. 反曰:回應說。

3. 嗚呼:感嘆詞,表憂慮、痛惜。

4. 乃罪多:你(指商王)罪行甚多。

5. 參在上:「參」作「三」解,意為重重疊疊;「在上」指居高位的人,即王上有多重罪過。

6. 責命于天:將責任推給上天。

7. 即喪:即將滅亡。

8. 指乃功:反而自稱功勞。

9. 不無戮于爾邦:你的國家必將遭受刑罰與災殃。


3. 白話文


祖伊回應說:「唉!你罪惡累累,重重疊疊地加在身上,還敢將責任歸咎於天命嗎?殷國即將滅亡,你還指著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功勞,這樣下去,國家必將受罰滅亡!」


4. 總結


祖伊毫不迴避地指斥商王不思悔改,妄圖以天命掩蓋自己的罪過,警告他如此作為只會導致國家滅亡。


啟示


忠臣之言雖逆耳,卻是國之福音


君主若推諉責任,不自省德政,終將自取滅亡


領導者須有直面過錯的勇氣與改過的智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雷冥的沙龍
16會員
626內容數
雷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1. 原文 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訓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訓》。 2. 注釋 1. 高宗:商王武丁的廟號。 2. 成湯:商朝的開國君王,商湯。 3. 飛雉:野雞,象徵吉兆。 4. 鼎耳:鼎的兩側提手部分。 5. 雊:鳥鳴叫。 6. 祖己:武丁的叔父,擔
2025/05/08
1. 原文 高宗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訓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訓》。 2. 注釋 1. 高宗:商王武丁的廟號。 2. 成湯:商朝的開國君王,商湯。 3. 飛雉:野雞,象徵吉兆。 4. 鼎耳:鼎的兩側提手部分。 5. 雊:鳥鳴叫。 6. 祖己:武丁的叔父,擔
2025/05/08
七、 1. 原文 王曰:「來!汝說。台小子舊學于甘盤,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終罔顯。爾惟訓于朕志,若作酒醴,爾惟麴蘖;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爾交修予,罔予棄,予惟克邁乃訓。」 2. 注釋 1. 台小子:謙稱自己,意為「我這個小子」。 2. 甘盤:商代賢臣,說曾
2025/05/08
七、 1. 原文 王曰:「來!汝說。台小子舊學于甘盤,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終罔顯。爾惟訓于朕志,若作酒醴,爾惟麴蘖;若作和羹,爾惟鹽梅。爾交修予,罔予棄,予惟克邁乃訓。」 2. 注釋 1. 台小子:謙稱自己,意為「我這個小子」。 2. 甘盤:商代賢臣,說曾
2025/05/08
五、 1. 原文 惟說命總百官,乃進于王曰:「嗚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惟臣欽若,惟民從乂。惟口起羞,惟甲冑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茲,允茲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
2025/05/08
五、 1. 原文 惟說命總百官,乃進于王曰:「嗚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設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不惟逸豫,惟以亂民。惟天聰明,惟聖時憲,惟臣欽若,惟民從乂。惟口起羞,惟甲冑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茲,允茲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惡德,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陸西星《封神演義》全書有四百多個人物,以下把有名有姓的人物儘量羅列。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Thumbnail
李世民連番遭到打擊,終於下定決心爭取天子之位。 同時,齊王李元吉也展開了行動……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先秦時代 (春秋、戰國) 九流十家之代表人物: 1、儒家—孔丘、孟軻、荀況。 2、道家— 李耳 (老子) 。 楊朱。 列禦寇 (列子,愚公移山之作者) 。 莊周 (莊子) 。 3、「名」家 (辯論) — 惠施 (學富五車) 。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武王伐紂辛,東周都鎬京。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台灣的歷史學家呂世浩,以下為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感想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周桓王的大軍來到鄭國境內的繻葛,排出左中右三隊陣勢。鄭莊公也親自上陣。
Thumbnail
蜀漢降魏之後,譙周並沒有跟著劉禪北上入洛。 他走到漢中就不去了。 然而,晉武帝司馬炎卻是心心念念要邀請譙周來他身邊當官,為著是什麼? 當譙周抵達洛陽,仍不願為晉服務,促使司馬炎頒布了一條禁令。同時,這個勸劉禪投降的老學者,其真面目也隨之揭曉。 那也是串起整篇《蜀書十二》的關鍵。
Thumbnail
蜀漢降魏之後,譙周並沒有跟著劉禪北上入洛。 他走到漢中就不去了。 然而,晉武帝司馬炎卻是心心念念要邀請譙周來他身邊當官,為著是什麼? 當譙周抵達洛陽,仍不願為晉服務,促使司馬炎頒布了一條禁令。同時,這個勸劉禪投降的老學者,其真面目也隨之揭曉。 那也是串起整篇《蜀書十二》的關鍵。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從周平王晚年打算削減鄭莊公的權力以來,到周桓王執政的第五年,終於任命虢公忌父為卿士。鄭莊公自然知道桓王想以虢公來取代自己,同年,鄭莊公就引領齊僖公一起朝覲天子了。
Thumbnail
周平王晚年打算把鄭莊公的部份權力分給西虢公,這引起鄭國的不滿,於是周王室和鄭國各自交換人質。
Thumbnail
周平王晚年打算把鄭莊公的部份權力分給西虢公,這引起鄭國的不滿,於是周王室和鄭國各自交換人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