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主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腦洞大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是不是也曾經這樣想過?

早上進公司,主管沒跟你打招呼,你心頭一沉:「是不是我昨天表現不好?」
會議中你提的想法被跳過,腦中立刻冒出:「大家根本不認同我。」
同事交件晚了兩小時,你忍不住嘀咕:「他是不是根本不尊重我的時間?」

這些念頭,不是你想太多,而是你的「主觀」在運作。

它是我們面對模糊、未解釋情境時,大腦自動生成的反應。

你不是看錯了,而是「你看到的版本」,不一定等於「完整的事實」。

raw-image

🧠 什麼是主觀?不是偏見,而是預設劇本

主觀,是我們依自己的經驗、情緒、價值觀與過往經歷,對外界刺激所做的即時解讀。

它不是錯誤,而是一種自我保護與快速反應的機制。

它幫我們節省判斷時間、填補資訊空白、快速應對複雜情境。

但問題在於:主觀是省力,卻不保證精準。


如果你沒意識到這是「自己的版本」,就會用它取代事實,

然後——你就會開始卡住、誤解、甚至自我懷疑。


🎬 五個「紀錄片」比喻,讓你更懂主觀的運作方式

1️⃣ 主觀像剪輯片段:你選哪段播,就決定你看到的情節

你看到主管皺眉,就覺得自己說錯話,

但你沒看到的是——他早上剛接到另一組專案出問題的簡訊。

🎥 你以為是在看「全貌紀錄片」,其實只是自己剪輯的高光片段。


2️⃣ 主觀像背景配樂:你的情緒,替情境配上情感色彩

一場沉默的會議,如果你今天感到不安,會覺得空氣超凝重;

但若你狀態穩定,可能會解讀成大家在認真思考。

🎼 同一段畫面,配什麼音樂,決定你怎麼感受這場戲。


3️⃣ 主觀像導演旁白:你內心怎麼說,就怎麼解釋對方行為

同事沒回訊息,你心裡的旁白說:「他是不是覺得我很煩?」

其實他剛好在開會,只是還沒看到訊息。

🗣️ 你的主觀旁白,會把空白處自動填滿,讓你誤以為那就是事實。


4️⃣ 主觀像特寫鏡頭:你放大哪裡,焦點就跟著哪裡走

你報告時出現一個小口誤,回家一直重播那一瞬間,

完全忘了你後面其實講得很流暢、有條理。

🎞️ 特寫讓你只看一角,卻錯過整體的完整脈絡。


5️⃣ 主觀像濾鏡色調:情緒決定你怎麼詮釋當下

你帶著自責的心情參加會議,大家一句玩笑話你都覺得是在針對你;

而平時狀態好時,你反而會笑著打趣回應。

🎨 情緒就像色調濾鏡,讓你看起來是在看「現場」,其實只是你的心理畫面。


👁️ 看見主觀的三個提問:讓你從「劇本」回到「現場」

你無法避免主觀,但你可以提醒自己:我現在看的,是真實現場,還是自己腦內劇本

試著問自己:

✅ 「我現在的感受,是來自觀察到的事實,還是自己下的結論?」

✅ 「除了這種可能,還有別的解釋嗎?」

✅ 「我是不是放大了某個片段,忽略了整體?」

這些提問不是要你否定感受,而是幫你打開更多可能,

讓你從「這一定是這樣」的鎖定,轉回「也許還有別種解釋」的彈性。


✨ 結語:主觀不是敵人,而是要被看見的鏡子

主觀讓我們有觀點、有感受、有立場,

但如果你不察覺它,它就會成為你看不清他人、誤解自己的遮蔽。

🎯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這句話,不是否定你,而是保護你。

當你願意多問一句、停一秒、看多一層,

你會發現——主觀不是問題,把主觀當事實,才會讓你卡住。

看見主觀,就是你從「被情緒牽著走」,走向「重新選擇方向」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82會員
329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我們常用「解題」的方式去處理工作難題,結果越做越亂、越想快搞定越卡住。這篇文章教你分辨:哪些問題是需要釐清而不是急著解?透過「PAUSE」五個關鍵字,看懂自己常掉入的思維陷阱,從預設有答案、太快行動到過度依賴工具。別再亂衝,先慢下來釐清,才有破局的可能。
Thumbnail
2025/05/05
我們常用「解題」的方式去處理工作難題,結果越做越亂、越想快搞定越卡住。這篇文章教你分辨:哪些問題是需要釐清而不是急著解?透過「PAUSE」五個關鍵字,看懂自己常掉入的思維陷阱,從預設有答案、太快行動到過度依賴工具。別再亂衝,先慢下來釐清,才有破局的可能。
Thumbnail
2025/05/03
當你覺得不被理解,卻還對自己說「算了啦」、當你心累,卻還硬撐著說「我可以的」──其實,那不是堅強,是消耗。情緒不是用來隱藏的,而是該被聽見的。學會說:「我現在真的不太好」不是示弱,而是開始理解自己。給情緒一個出口,才能留住真正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5/03
當你覺得不被理解,卻還對自己說「算了啦」、當你心累,卻還硬撐著說「我可以的」──其實,那不是堅強,是消耗。情緒不是用來隱藏的,而是該被聽見的。學會說:「我現在真的不太好」不是示弱,而是開始理解自己。給情緒一個出口,才能留住真正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5/03
我們以為人生要選對路才會成功,但其實,走錯的、繞遠的、甚至半途放棄的路,也在教我們東西。那條你多走一遍才懂的彎路,那個你錯過但記到現在的機會,還有那些你沒走完的計畫……全都不是浪費,而是在幫你長出自己的地圖。走過,才會懂什麼最值得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2025/05/03
我們以為人生要選對路才會成功,但其實,走錯的、繞遠的、甚至半途放棄的路,也在教我們東西。那條你多走一遍才懂的彎路,那個你錯過但記到現在的機會,還有那些你沒走完的計畫……全都不是浪費,而是在幫你長出自己的地圖。走過,才會懂什麼最值得繼續走下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自我意識強的人都比較主觀。習慣用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認識他人。 為什麼相處了一輩子的人,卻覺得陌生。明明是最緊密連結的人卻不了解對方。 因為你看見的只有自己,你對另一個人的認識是你內心期望他成為的樣子。 期待與失望、埋怨對方的不願成長,享受安逸。但如果這就是他理想的生活方式呢? 希望別人尊重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最近很有感覺的一段話~ 第一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引起的情緒」 第二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無意但自己突然被激起的情緒」 第三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衝突,但自己自行站隊引起的情緒」 第四次理解可以理解為 「他人的言行,但自己感到不妥加以批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一章 覺察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做事,從別人身上找原因,一想就瘋。 ➡️因為我們不是他/她,事情處理模式不會一樣相同。 若能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一想就通。 ➡️因為問題就出在自己身上。 高度不一樣,胸懷和格局就不一樣。 ➡️開闊心胸,心自然開懷。 心小,任何事情都是大事。 ➡️鑽進牛角尖,悶死自己。 心大,任何事情都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在聽取意見時,不需要聽進每個人的想法。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意見,需要一些經驗來分辨哪些是真正有幫助的。
Thumbnail
在聽取意見時,不需要聽進每個人的想法。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意見,需要一些經驗來分辨哪些是真正有幫助的。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Thumbnail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人事物 獨特的觀點和應對方式 有時候我們會把這些經歷自動化 遇到什麼就用那個模式去應對 但其實你每一個境遇 都是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待它 你才會感受和體驗到它是長這樣 如果你放下你固有的視野 去感受每一個現在 不帶著批判去體驗它 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只是你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人事物 獨特的觀點和應對方式 有時候我們會把這些經歷自動化 遇到什麼就用那個模式去應對 但其實你每一個境遇 都是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待它 你才會感受和體驗到它是長這樣 如果你放下你固有的視野 去感受每一個現在 不帶著批判去體驗它 你會發現每一個人都只是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