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說,要找到自己的方向。
但人生真正的方向感,不是問別人哪條路最短、最快, 而是靠自己,一路走錯、繞遠、停下,再慢慢長出來的。
有些路走過,才知道不適合;有些風景錯過,才明白什麼才重要;
有些路口轉彎,才發現那不是終點,而是重新出發。
每段經歷,無論成敗,其實都在偷偷教我們長大。

🔹1. 曾多走的彎路:教會我別再只靠「直覺」走人生
那時的我,只想把事做好,什麼都說「好」,
不敢拒絕、不懂分寸、不會停下來問自己「這樣對嗎?」
結果看起來忙碌,卻愈走愈迷失。
後來我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走錯的方向,再快也沒用。
☉ 那段彎路讓我學會:直覺可以引路,但需要思考來修正。
🔹2. 曾錯過的捷徑:錯過的不是路,而是信心
有些機會近在眼前,我卻說:「我應該還不夠資格吧?」
明明很多人鼓勵我試試,我卻總用「再等等」把自己關住。
事後回頭看,才發現——最卡住的不是外在條件,而是內心那句「我還不夠好」。
☉ 那段錯過教會我:能力的門常常打得開,是心裡不敢走進去。
🔹3. 跟著別人走的路:終究會走失自己
我曾努力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員工」、「有潛力的接班人」,
照著別人的地圖走、別人的目標跑, 卻在一次年度檢討時,忽然說不出「我為什麼還要繼續」。
原來我一直在追的,不是我自己的方向,而是別人的認可。
☉ 那段路讓我明白:如果你沒畫自己的地圖,就會被別人的期待推著走。
🔹4. 不曾試過的路:我以為我不行,其實是我沒開始
我常對某些事說「我不會」,但說出口之前,根本沒嘗試過。
像是主動提案、跨部門合作、帶人——那都讓我害怕。 直到某次被推到台前,我硬著頭皮做完,才發現:原來我可以。
☉ 那段路教會我:你害怕的,不是挑戰本身,而是還沒建立的自信。
🔹5. 走到一半就放棄的路:暫停,不代表你輸了
我曾有些計畫進行到一半就放下了,當時覺得是失敗。
但後來回頭看,才知道那是一種保存、也是一種保護。 當時的我,只是還沒準備好走完全程,但那不代表我走錯了。
☉ 那段路提醒我:不是每條路都要走完才算有價值,走過,就有意義。
✦ 結語|走過的路,不完美,才真實
那些走錯、放棄、錯過的路,曾讓我懷疑自己,但也一點一滴,把我拉近真正的方向。
也許你正在某條難走的路上,也許你剛錯過一次重要的轉機,
也許你還不確定該不該繼續走下去。
沒關係。停一下沒關係。回頭也沒關係。
每一條你走過的路,彎的、直的、沒走完的,最後都會連成你自己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