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的真實經歷
小芸是一位在金融業工作的年輕女性,平常對投資略有涉獵。有一天,她在社群平台上看到一位看起來專業的理財顧問分享投資心得,並私訊她介紹一款「新型投資詐騙APP」。一開始她只投入新台幣三萬元,幾天後APP顯示她已經獲利五千元,讓她信心大增。
接下來幾週,她陸續投入更多資金,總金額達到新台幣三十萬元。但當她想要提領時,APP卻顯示系統維護、資料錯誤、帳戶異常等問題。她聯繫對方,對方開始以各種理由推託,甚至消失。直到這時她才意識到,這是一場設計精密的騙局。
被騙後的自救步驟
截圖留存與客服的對話紀錄、交易明細、平臺網址等,紙本資料也需備份。
聯繫支付管道
若透過信用卡或第三方支付轉帳,立即聯繫發卡機構說明「交易爭議」,申請止付或退款流程。
向金融監管單位舉報
蒐集平臺名稱、網址、對方帳戶等資訊,向金管會或調查局提交詐騙舉報,增加追查機會。
尋求民間組織協助
部分公益團體提供法律諮詢與心理輔導,協助受害者整理資料並制定後續計畫。
被騙後!第一時間聯絡反詐志工 把握黃金時間找被騙資金!
反詐志工 Line:c6036
我們會幫你查證並分享被詐騙的經歷,還有民眾被騙後找回資金的經驗給你,近年來詐騙集團的手法不斷變化,希望透過宣傳反詐騙資訊,降低大家財產被害的幾率,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
如何辨別假投資平臺?
過度承諾收益:標榜「穩賺不賠」「週報酬20%」等不合理的宣傳。
缺乏透明資訊:網站無公司地址、監管牌照,或盜用正規機構名稱混淆視聽。
異常操作要求:要求透過私人帳戶轉帳、虛擬貨幣交易,或拒絕提供正式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