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功於長官今年頒布的彈性上班德政,我昨天才能有機會提早上班也提早下班,離孩子們到家還有一點時間,於是我久違地騎上了uBike一路從公司騎回家,那大概是約25分鐘左右的腳踏車程。
騎腳踏車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值得不斷回味複習不定時身體力行的一件事。
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大概是進國小前爺爺教我的,從此之後好長好長地一段時間,腳踏車都是我最喜愛的代步工具。
小學時期我和妹妹都很常在放學回家後、假日午後獨自騎著腳踏車在住家附近的巷弄、市場、大街小巷裡亂逛胡闖,去同學家兜兜轉轉、去我們小學生可能會去的幾個秘密基地...國中後我會騎著腳踏車從西屯區的家一路到北區的中友百貨,因為那裏才有夠大的紀伊國屋書店可以看我想看的一些書籍;逢甲、一中街、台中公園、甚至第一廣場的電影院...好像整個台中市只要騎上我的腳踏車,沒有什麼我不能抵達的地點。
從國中開始我騎了六年的腳踏車上下學,特別是高職時每天早晚各5公里一天合計約10公里左右的路程。去德國交換學生時幸運得到了一台中國室友要離開換學校前送給我的一台腳踏車、於是我在德國時也騎腳踏車;說起來好像有點那麼國外的月亮比較圓,但在鋪滿碎石的古老石板路、萊茵河畔、蔥蔥鬱鬱的森林公園、還有各種巴洛克風格建築邊騎著腳踏車經過,是真的很羅曼蒂克、很歐風、很文青、很自由奔放,彷彿整個世界都可以隨意抵達,乾淨爽涼的清風拂過我的黑色長髮,足以給人留下一段異常深刻、彷彿電影停格般的青春印象。
後來台灣開始有了uBike,我便時常利用作為短程通勤。一直到最近,我還是偶爾會騎ubike上下班通勤,一樣是大約5公里左右的路程。
現在的我成天忙碌不堪,腦中隨時都有至少5678件大大小小各種雜事輪流轉,像是永遠無法停止的陀螺般不停旋轉,要能有停下好好沉靜下來的時間與空間幾乎是完全沒有可能。
但是,但是....但唯有在腳踏車上時,
那種迎著風采著踏板的感覺,
很輕盈、很無所掛慮,
我可以暫時忘卻很多生活雜事、各種困難、酸澀、大的小的難關、重的沉悶的憂鬱與待辦事項...那一切都可以暫時在我踩動腳踏板時當作不存在、全數淨空。
迎面撲來的風,無論是乾爽清涼、抑或是灼熱甚至充滿汽機車廢氣...
因為我的腳在動、眼在看、心在注意,路上的一切風景,人草樹花車,我得注意不要錯過紅綠燈、不要不小心撞到人、不要騎過頭....當我騎著腳踏車時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只可以專心專注在當下,活在當下。然後各種令人愉快的回憶隨著薄薄地汗水沁泌而出...那是一種充滿家鄉味與安全感的律動,
因此,我得以休息。
然而有時候我也會忘了騎腳踏車時那種充滿多巴胺快樂感受的療癒感,因為實在太忙、又太憂鬱了。
說實話,我也不確定,一個人的理智可以堅持到甚麼樣的程度或時刻,因為這段時間發生了一些事情,我有時會想知道自己能有多瘋狂。
只能說還好,還好我目前居住的台北市幾乎每隔一兩個路口就有uBike站點,需要多刺激一點多巴胺麻醉即將崩斷的神經時,就去騎腳踏車就好了。
我這樣告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