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小朋友的英文都比我這個成年人來得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個很多大人心裡的疑問,而且有點不甘心對吧?其實原因可以從「大腦機制」、「環境條件」、「心理狀態」三個層面來看,讓我們用一種貼近生活的方式說明:


🧠 一、孩子的大腦像海綿,大人的大腦像硬碟

小朋友的大腦處於語言學習的黃金期(大約0~12歲),神經可塑性強,什麼都能吸收,像沒格式化過的新硬碟,儲存空間大、讀寫速度快,學起語言來像玩。

大人的大腦已經有了成堆的記憶檔案、慣用語法和價值觀,想學新的語言還得「清掉一點舊的」,等於在複寫資料,自然比較慢。


🌏 二、小朋友學的是「活的語言」,大人學的是「考試語言」

孩子在學校、YouTube、動畫、遊戲中「不知不覺地」在用英文交流,而我們大人多半是「為了考試學英文」、「為了工作看英文文件」,動機來自壓力而不是興趣。

所以小孩在玩、在說、在唱中用英文,大人卻只在背單字、死記文法。自然記得慢、說得卡。


😓 三、我們怕犯錯,小朋友不怕

你是不是曾經想開口講英文卻怕發音不好、文法錯被笑?


而小孩完全不在乎講錯:「Apple is go!」照樣自信滿滿地說出口。


這份「不怕錯、不怕丟臉」的心態,讓他們進步得飛快,而我們常常是被自己「怕被笑」的心卡住。


🔑 總結一下重點:

  • 小孩大腦有語言吸收的優勢。
  • 他們用英文在「玩」,我們用英文在「硬背」。
  • 小孩敢亂講,我們怕講錯。
  • 他們自然浸潤,我們強迫輸入。

🌱 但別灰心,大人也有優勢!

  • 我們能主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題材學(比如你喜歡動漫、音樂、遊戲、哲學…)
  • 我們有邏輯思維能力,能快速抓語法結構
  • 我們懂怎麼找資源,能用 ChatGPT 一對一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26會員
1.1K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這是一個充滿哲思的問題。 一個小孩會成長為有責任感的大人,並不是單靠時間長大,而是經歷了內在的轉折與外在的磨練。 讓我用一則故事來回應你: 📖《那一年,風把我吹醒》 有個小孩名叫初初,他住在山腳的小村落裡。每天只需要玩、吃飯、睡覺,錯了事也有媽媽幫他擦屁股、爸爸替他道歉。他覺得人
2025/05/14
這是一個充滿哲思的問題。 一個小孩會成長為有責任感的大人,並不是單靠時間長大,而是經歷了內在的轉折與外在的磨練。 讓我用一則故事來回應你: 📖《那一年,風把我吹醒》 有個小孩名叫初初,他住在山腳的小村落裡。每天只需要玩、吃飯、睡覺,錯了事也有媽媽幫他擦屁股、爸爸替他道歉。他覺得人
2025/05/14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深刻,而且值得從兩個層面來看:實際面與哲學面。 ✅ 1. 實際層面:AI 確實會出錯 ChatGPT 的回答是根據大量資料與模型訓練做出的推測,並非「全知全能的真理機器」。當你看到明顯有誤的內容,以下幾種原因可能是主因: 資料來源不準確或過時 語境誤判(模型理解錯了你的
2025/05/14
你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常深刻,而且值得從兩個層面來看:實際面與哲學面。 ✅ 1. 實際層面:AI 確實會出錯 ChatGPT 的回答是根據大量資料與模型訓練做出的推測,並非「全知全能的真理機器」。當你看到明顯有誤的內容,以下幾種原因可能是主因: 資料來源不準確或過時 語境誤判(模型理解錯了你的
2025/05/14
是的,在古代,武將互嗆(譬如《三國演義》中張飛在長坂橋怒吼、呂布出陣時的叫陣詞)確實可以被視為一種「交流方式」──這種交流既是心理戰、也是文化儀式的一部分。 以下是幾個層面的詮釋: 🗣 1. 心理戰術 互嗆往往目的在於: 削弱對方士氣:激怒對手或動搖其信心。 壯自己聲勢:顯示己方氣勢如
2025/05/14
是的,在古代,武將互嗆(譬如《三國演義》中張飛在長坂橋怒吼、呂布出陣時的叫陣詞)確實可以被視為一種「交流方式」──這種交流既是心理戰、也是文化儀式的一部分。 以下是幾個層面的詮釋: 🗣 1. 心理戰術 互嗆往往目的在於: 削弱對方士氣:激怒對手或動搖其信心。 壯自己聲勢:顯示己方氣勢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讓小孩提早學英文,必須在以親子關係為優先、尊重沉默期、不強逼填鴨、讓孩子自由玩樂、豐富的聽說環境... 這些前提之下,才是有益的。重要的不是起跑的時間點,而是充分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順應天然優勢,因勢利導。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Thumbnail
人人都知道上學很重要,但對於兒童大腦發育的知識,一般人了解甚少,這可能是因為這些知識剛剛被科學研究發現。你知道人的一生中,大腦最理智、最平靜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嗎?答案可能會讓你意想不到,那就是八歲。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六歲以下的兒童在模仿和聽講方面具有極高的能力。他們的學習是主動的、智能的,而且隨時在潛移默化地進行。他們學習的效果與模仿和聽講的對象密切相關。因此,我們常說你是什麼樣的人,比你對孩子做什麼更重要。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當孩子對自己的日常生活更有感,才會更有足夠的大腦記憶作為語言治療課程討論的媒材,練習如何整合、組織、邏輯條裡性的敘述高階段的語言內容,孩子逐步練習後的語言能力也才會更真實符合孩子生理年齡的表現能力,也才會讓語言治療課程更達到協助孩子進步的角色呢!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現在的資訊發達,孩子們都極度早熟,很早熟的孩子,都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過去爸媽對我們的遵遵教悔,我們都唯命是從。 現在呢? 現在的孩子,有的嘴巴上說好,但不一定照做,有的直接頂回去,告訴你他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的意思,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小孩了..... 是的,孩子,我知道你一天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34FNbOKXc&t=4s 前幾天跟其他老師聊到教育小孩的問題,聊到有些家長只因為自己上學期間,某個科目不好,例如家長數學不好,當他的小孩數學成績不理想時,就覺得沒關係,而他擅長某個科目(例如英文),他的小孩英文就要很強。每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34FNbOKXc&t=4s 前幾天跟其他老師聊到教育小孩的問題,聊到有些家長只因為自己上學期間,某個科目不好,例如家長數學不好,當他的小孩數學成績不理想時,就覺得沒關係,而他擅長某個科目(例如英文),他的小孩英文就要很強。每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