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人生待辦清單只剩賺錢?錢存夠了「然後呢?」退休不是躺平就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7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攤開許多人的人生「待辦清單」,「賺更多錢」這項目是不是永遠排在最前面,劃掉又寫上,循環往復?當某天銀行戶頭的數字終於讓人鬆了一口氣時,心想「錢存夠了。」—— 然後呢?


迎接的是期待已久的無憂無慮,還是「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一片空白?如果以為退休就是人生任務的終點,可以安心「躺平」了事,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可能會徹底顛覆固有的想像。


現代社會似乎普遍存在一種迷思:將人生的成功過度簡化為財務成就。這導致許多人在達成財務目標後,反而面臨意義的真空與生活的失重。


「然後呢?」這個問題,其重要性遠超乎想像,而「退休不是躺平就好」更是一種需要積極建立的生活觀。這不單是個人的課題,也是整個社會在高齡化浪潮下,需要共同面對的思考。

為何「躺平」可能是個陷阱?
心理學家揭示「退休陣痛期」的四個階段


許多人對退休生活的想像是美好的:終於可以擺脫工作的束縛,每天睡到自然醒,隨心所欲安排生活。心理學上的觀察告訴我們,退休的心理準備與財務準備同等重要。若缺乏對心理轉變的認知,單純以為「躺平」就能解決一切,反而可能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一般來說,多數人退休後或多或少會經歷幾個心理調適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常被稱為「蜜月期」(Vacation Phase)。這段時間就像放了一個無限延長的假期,初期確實充滿新鮮感與自由的喜悅。過去想做卻沒時間做的事情,現在終於可以一一實現。這種「躺平」的初體驗,無疑是甜美的。但好景不常,對多數人而言這樣的狀態持續約一年半載後,新鮮感會逐漸消退,甚至開始感到些許無聊與空虛,過去規律的生活節奏反而令人懷念。


緊接著可能進入第二個階段:「失落與迷惘期」(Loss and Lost Phase)。當蜜月期的光環褪去,「躺平」的滋味開始變調,一種深層的失落感可能會悄然來襲。


這源於所謂的「五大失落」:失去了長期習慣的規律日常、失去了職場賦予的身份認同、失去了工作場域建立的人際關係、失去了明確的生活目標感,甚至對某些人來說,失去了職位帶來的掌控感或權力。這些失落往往是同時發生的,衝擊力道不容小覷。


羊羹我曾聽聞一個令人揪心的故事,一位長輩在職場上叱吒風雲數十年,待辦清單上永遠只有工作、賺錢,以為退休後就能享受清福。沒想到一退休,生活頓失重心,感覺自己不再被需要,每天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發呆,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這正是「只剩賺錢」的待辦清單完成後,卻缺乏「然後呢」規劃的典型警示。


當意識到不能長期沉溺於失落狀態時,便可能進入第三個階段:「嘗試與錯誤期」(Trial and Error Phase)。這是一個從「躺平」中驚醒,開始主動尋找新方向、拒絕無所事事的掙扎與探索過程。人們會開始問自己:「我還能做什麼?」「如何讓生活重拾意義?」於是,可能會去上課、培養新嗜好、參與社區活動,或嘗試一些過去從未想過的事情。這個階段充滿了不確定性,可能會經歷一些失望與挫敗,好比說報名了繪畫班卻發現自己沒有天賦,或是投入志工服務卻感到難以適應。但每一次的嘗試,都是更認識自己、更貼近答案的一步。


最終若能順利度過前幾個階段的調適,就有機會邁向第四個階段:「重塑與重連期」(Reinvent and Rewire Phase)。這是一個找到新生活目標、重拾生命意義、與社會重新建立連結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人們不再是消極「躺平」,而是積極創造,證明退休生活可以比想像中更精彩、更有價值。


可能是找到一份熱愛的志業,不為金錢,只為內心的滿足;可能是投入公益,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也可能是像有些退休人士組成學習社群,互相教授新知,教學相長,生活過得既充實又快樂。理解這些心理轉變的階段,才能明白「躺平」並非長久之計,積極調適與主動尋找,才是讓退休生活發光發熱的關鍵。


人生「待辦清單」不能光速刪減!也不能將興趣擺在最末位。


既然單純的「躺平」並非理想的退休狀態,那麼,「然後呢?」這個關鍵問題的答案,究竟應該何時開始尋找?許多人的直覺反應可能是「等退休後再說吧,現在工作都忙不過來了。」但如果我們將人生比喻為經營一家公司,「人生意義有限公司」的資本額,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到位,而是需要在漫長的歲月中,一點一滴地「默默耕耘」。


尋找人生意義與培養個人熱情,不應該被視為退休後的「緊急任務」,而更像是一項貫穿一生的「背景作業」。在我們努力完成「賺錢」這項重要任務的同時,就應該開始為自己的「人生意義有限公司」注入無形的資本。這並非要求每個人都成為斜槓青年,或是在工作之餘還要背負沉重的學習壓力,而是提醒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時時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留意那些能讓自己眼睛發亮、內心感到悸動的事物。


提早佈局「然後呢?」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無痛轉場」。如果在退休前,就已經對某些領域抱有濃厚興趣,甚至投入了部分時間精力,那麼退休那一刻,就不會是生活重心的突然斷裂,而更像是一個自然的過渡,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早已萌芽的熱情之中。這樣一來,第二階段的失落與迷惘期可能會大幅縮短,甚至能更快地品嚐到第四階段的充實與喜悅。


預先建立多元的價值來源與身份認同,能有效緩解退休可能帶來的衝擊。當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不再單純依附於職場頭銜或工作成就時,退休就不會等同於「失去一切」。好比說,一位平日熱愛園藝的工程師,退休後他依然是那位巧手打理花園的「綠手指」;一位喜歡寫作的會計師,退休後可以更專注地經營自己的部落格,成為一位「生活觀察家」。這些在「賺錢」之外建立的身份,都是豐富我們內心世界的重要支柱。


平時培養的興趣或專長,有時還可能在退休後「潛力活化」,成為「然後呢?」的精彩解答,甚至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或許是將手作的糕點發展成社區裡的小生意,或許是將攝影的愛好轉化為帶領生態導覽的契機,這些都能讓退休生活增添不少色彩與活力。


當然,如何在追求「賺錢」這個現實目標的同時,為「然後呢?」的課題預留心力與空間,確實是一門需要智慧的平衡藝術。這並非要求我們放棄眼前的責任,而是鼓勵我們在奔波忙碌之餘,別忘了偶爾停下腳落,問問自己:「除了工作,還有什麼能讓我感到快樂與滿足?」


「我想做」比「老闆/客戶/社會要我做」更重要!挖掘真正讓你眼睛發光的「然後呢?」


當「賺錢」的壓力逐漸減輕,或者說,當我們開始有意識地為「然後呢?」做準備時,一個更深層的問題便浮現出來:如何找到真正能點燃自己生命熱情的方向?在職場打拼多年,我們習慣了完成「老闆交辦的任務」、「客戶提出的需求」,或是符合「社會期待的角色」。但退休後的「然後呢?」,其核心驅動力應該轉向「我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情。


心理學家觀察到,許多人在退休後尋找意義時,會投入志工服務或對他人有益的活動,這固然是很棒的選擇。更根本的是找到那些「對自己有意義且能帶來成就感的活動」。


羊羹的看法是,源於內心的「純粹動機」至關重要——那些單純因為喜歡、因為好奇、因為覺得有趣,而不全然是為了名聲、金錢或他人的肯定才去做的事情。這才是擺脫過去「為賺錢而活」、「為他人眼光而活」模式的關鍵轉捩點。


好比說有些人年輕時懷抱著音樂夢,卻因現實考量未能實現。退休後重新拾起吉他,組個銀髮樂團,在社區活動中表演,即使台下觀眾不多,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與滿足感,卻是千金難買。


又或者有些人對地方文史有濃厚興趣,退休後便一頭栽進田野調查,整理地方故事,為家鄉的文化傳承盡一份心力。這些活動或許無法帶來實質的經濟回報,但它們所提供的精神滋養與自我實現的價值,卻是無可取代的。


先前提到有朋友分享他雖然早已達到可以退休的財務門檻,卻給自己訂下一個看似異想天開的目標:「靠投資買下全台灣的市場」。這目標本身是否實際並非重點,重點是它成為一種強大的內在驅動力,促使他不斷精進投資策略,保持學習的熱情。這就是一種跳脫「只為賺錢」框架,為自己設定挑戰性目標的展現。


同樣地,羊羹對「神經可塑性」這類知識抱持高度學習熱忱,想像著若持續三年專精一個新技能,老實說身為Mensa會員我是一直在想如果我持續學習個幾十年,有沒有辦法把大腦各項功能都開發到極致領域,又或者持續學習了數十年後自己會變成什麼模樣,這種對未來的積極期待,是充實「然後呢?」時光的具體實踐。


如何分辨哪些是「真心想做」的事,而非過去「待辦清單」上為了生存或成就不得不做的項目呢?可以嘗試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果時間和金錢都不是問題,最想做什麼?回想一下,有沒有哪些事情,一旦投入就會廢寢忘食、渾然忘我?或者小時候有沒有什麼未竟的夢想,被現實的塵埃所掩蓋?有時候,答案就藏在這些不經意的念頭之中。多方嘗試,給自己一些「試錯」的空間,慢慢地,那份能讓自己眼睛發光的原動力,就會逐漸清晰。


---羊羹學堂訂閱牆預備處---

羊羹學堂功德箱
本篇內容共 66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羊羹學堂:投資理財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迷途的羊羹
69會員
406內容數
在資訊紛繁的時代,知識的累積往往是決定人生方向的關鍵。 作為一個熱愛學習並致力於提升自我的人, 我希望能夠透過分享自己在學習、投資與健康這三大人生基礎領域的一些見解。 給讀者帶來些許啟發,並幫助我們在前行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進展。
迷途的羊羹的其他內容
2025/05/14
企業買自家股票,EPS變漂亮,股價跟著嗨?這「股票回購」和直接發「股息」到我們口袋,究竟哪招對投資人的現金流更有保障,尤其當市場風雨欲來?更別說,這背後有時還牽涉到公司財報的巧妙安排。羊羹我這次想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些操作,看看這場金錢遊戲的箇中虛實。
Thumbnail
2025/05/14
企業買自家股票,EPS變漂亮,股價跟著嗨?這「股票回購」和直接發「股息」到我們口袋,究竟哪招對投資人的現金流更有保障,尤其當市場風雨欲來?更別說,這背後有時還牽涉到公司財報的巧妙安排。羊羹我這次想和大家一起來討論這些操作,看看這場金錢遊戲的箇中虛實。
Thumbnail
2025/05/11
金錢世界五光十色,處處充滿著動聽的「故事」,但掀開那層糖衣,底下包裹的究竟是什麼呢?羊羹我時常琢磨,要是我們能更早看懂那些話術與表象,或許就能避開不少坑,少繳許多「學費」。接下來的內容,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從光怪陸離的現象中,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讓自己在財務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實穩健。
Thumbnail
2025/05/11
金錢世界五光十色,處處充滿著動聽的「故事」,但掀開那層糖衣,底下包裹的究竟是什麼呢?羊羹我時常琢磨,要是我們能更早看懂那些話術與表象,或許就能避開不少坑,少繳許多「學費」。接下來的內容,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從光怪陸離的現象中,煉就一雙火眼金睛,讓自己在財務的道路上,走得更踏實穩健。
Thumbnail
2025/05/07
談到錢,心裡總有些複雜情緒嗎?好像有個聲音在潛意識裡指揮著我們的財務決定,有時讓人安心,有時卻帶來莫名的焦慮。羊羹我對這個有趣的「金錢腳本」現象感到好奇,希望能和大家一同梳理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怎麼悄悄影響生活,最終目標是找回面對金錢時的那份從容自在。
Thumbnail
2025/05/07
談到錢,心裡總有些複雜情緒嗎?好像有個聲音在潛意識裡指揮著我們的財務決定,有時讓人安心,有時卻帶來莫名的焦慮。羊羹我對這個有趣的「金錢腳本」現象感到好奇,希望能和大家一同梳理它是如何形成的,又怎麼悄悄影響生活,最終目標是找回面對金錢時的那份從容自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Thumbnail
人資來說明退休應辦事項的時候 即將離別才成為具有重量的感受 辦公室的過去好像永遠收拾不完 想辭行忽覺沒時間到各部門走走
Thumbnail
人資來說明退休應辦事項的時候 即將離別才成為具有重量的感受 辦公室的過去好像永遠收拾不完 想辭行忽覺沒時間到各部門走走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想追尋不同的道路,該面對許多取捨。從職業目標到個人價值觀,都需要細心思考。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Thumbnail
退休本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但有些人退休後過不慣清閒的日子,但也不知道要做什麼,只好整天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生活十分無聊,因而心情常不愉快。然而也有些人雖然退休了,卻不在家怨天怨地,反而努力學習新的事務、新的技術,甚至到國內外旅遊,交些各地的新朋友,生活多彩多姿,身心自然健康與快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