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的時候發現的一個感悟,來分享一下與一起討論
最近開了工作室,一個人,一家公司,自己做事,但我也逐漸發現,我有時候很想要讓自己一天工作12個小時,巴不得不睡覺了,但我漸漸發現,這行不通,因爲我忽略了身體的信號。
這個發現源自Gabor mate 《when the body says no》,簡體中文叫做《身體會替你說不》,在結合毛選,還有瑞達利歐的《原則》,我得出以下結論。
長時間工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效,有時候選擇是大於努力的。
就好比有的人他一個月的收入就是其他人三年的收入,這就是典型的成效。
還有一個,公司董事長每天工作2小時,公司還是能運作的非常好,這就説明了——長時間工作與回報實際上是不成正比的。
再加上心理學博士Gabor給我的靈感,有時候你無法開口拒絕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替你拒絕,也就是説,我思維發出指令,在工作室上全力以赴,但實際上我的身體壓根不會同意,所以就出現了每天只工作6小時的情況,一開始我想的是要改正,要提升,這時候我想起原則一書中說的2/8定律,以及毛選强調的做成事與做事的區別,我突然就明白了,我不需要改,我只需要調整思路,從原本的想法——6小时改成12小时,换成——思考如何在6小时内产出12小时的工作成效,这,才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12小时我也试过,但每次屡屡失败,事情没做好,既没有条理,成效还低,情绪也因为混乱异常糟糕,实际上触及了热力学定律第二定律——熵增。
12个小时工作中,我感受到异常的混乱,我几乎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深入,而换成6小时之后,我去着重专注那最重要的20%,不出所料,这20%给了我80%的工作回报,以及心情与身体都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正因如此,下一个6小时我又可以更高效工作,最后发现,这就是正向循环,螺旋上升的一个状态了。
非常感谢《原则》《毛选》《身体会替你说不》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给我带来的启发,这启发,正如古人们的思
想
-《道德经》——老子 "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论语》——孔子 "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
-《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诫子书》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欸嘿,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