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高效6小時”與“低效16小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工作的時候發現的一個感悟,來分享一下與一起討論

最近開了工作室,一個人,一家公司,自己做事,但我也逐漸發現,我有時候很想要讓自己一天工作12個小時,巴不得不睡覺了,但我漸漸發現,這行不通,因爲我忽略了身體的信號。

這個發現源自Gabor mate 《when the body says no》,簡體中文叫做《身體會替你說不》,在結合毛選,還有瑞達利歐的《原則》,我得出以下結論。

長時間工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成效,有時候選擇是大於努力的。

就好比有的人他一個月的收入就是其他人三年的收入,這就是典型的成效。

還有一個,公司董事長每天工作2小時,公司還是能運作的非常好,這就説明了——長時間工作與回報實際上是不成正比的

再加上心理學博士Gabor給我的靈感,有時候你無法開口拒絕的時候,你的身體就會替你拒絕,也就是説,我思維發出指令,在工作室上全力以赴,但實際上我的身體壓根不會同意,所以就出現了每天只工作6小時的情況,一開始我想的是要改正,要提升,這時候我想起原則一書中說的2/8定律,以及毛選强調的做成事與做事的區別,我突然就明白了,我不需要改,我只需要調整思路,從原本的想法——6小时改成12小时,换成——思考如何在6小时内产出12小时的工作成效,这,才是重中之重。

实际上12小时我也试过,但每次屡屡失败,事情没做好,既没有条理,成效还低,情绪也因为混乱异常糟糕,实际上触及了热力学定律第二定律——熵增。

12个小时工作中,我感受到异常的混乱,我几乎什么都做,但什么都不深入,而换成6小时之后,我去着重专注那最重要的20%,不出所料,这20%给了我80%的工作回报,以及心情与身体都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正因如此,下一个6小时我又可以更高效工作,最后发现,这就是正向循环,螺旋上升的一个状态了。

非常感谢《原则》《毛选》《身体会替你说不》以及热力学第二定律给我带来的启发,这启发,正如古人们的思

-《道德经》——老子 "少则得,多则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论语》——孔子 "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

-《黄帝内经》——"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诫子书》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欸嘿,感谢阅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fka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INFJ #宗教學習者 #存在主義 #小説家 #文字工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Thumbnail
透過每日紀錄寫下工作與生活的點滴,反思自我的管理與處理狀況以及工作效率與成就感等部分。計畫進行屋內裝潢也是從生活紀錄開始的新計劃。同時也透過視頻學習職場處事的思考脈絡,以提升自己的工作方式。這篇日記著重於工作與生活間的反思和成長。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做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常常會發現自己「哪裡不足」,除了自我價值感覺低下之外,總是在庸碌的生活下感受到【時間不夠】,但是總是說不上來我今天到底完成了什麼樣的工作、做了什麼事情。   網上有很多成功人士管理時間的方式,照做了大概才三天之後,我發現我根本不適合那些網路上那些農場文的方法,也很少有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如何找到靈感敲門的時間、執行時間和沒力時間,在每種時間內讓自己發揮最大效益,同時保護自己的創作能量,看完這篇你也能是創作永動機 !
Thumbnail
一天24小時,扣掉睡覺8小時,醒來的時間共有16小時,其中又會有8小時花在工作上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們付了多少心力去找到符合自己特質特性能發揮的呢?每次與朋友見面第一件事情,總會用「最近工作還好嗎?」當關心的起手式,因此路編決定把自己在職涯上走過的路,化為文字分享出去...
Thumbnail
一天24小時,扣掉睡覺8小時,醒來的時間共有16小時,其中又會有8小時花在工作上這麼重要的事情,我們付了多少心力去找到符合自己特質特性能發揮的呢?每次與朋友見面第一件事情,總會用「最近工作還好嗎?」當關心的起手式,因此路編決定把自己在職涯上走過的路,化為文字分享出去...
Thumbnail
今年年初有點找不到生活的動力,下班回家後只想耍廢 連煮飯都發懶,二月希望自己可以振作起來 設定了「動起來」這個目標 但是即使設定目標後,仍是沒什麼動力 有天下班,突然發現,好像只要抽離3C的世界 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去做些什麼 每天下班一點一點地完成 一個月回顧下來的成果好像還不錯
Thumbnail
今年年初有點找不到生活的動力,下班回家後只想耍廢 連煮飯都發懶,二月希望自己可以振作起來 設定了「動起來」這個目標 但是即使設定目標後,仍是沒什麼動力 有天下班,突然發現,好像只要抽離3C的世界 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去做些什麼 每天下班一點一點地完成 一個月回顧下來的成果好像還不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