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金星」)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這則新聞台股重挫2065點創史上最大跌點跌幅 台積電一路跌停價,2025年4月7日,台股大盤單日重挫2065點,創下歷史最大跌點紀錄。當天收盤,936檔股票跌停,台積電從開盤一路殺到跌停,整體成交值只剩1472億。
我那天沒有發跟股市有關的文,卻收到了我朋友一長串訊息。有人問:「你怎麼看這件事?」也有人說:「現在是不是該跑了?」還有人直白敲我:「你會寫嗎?可以說說話嗎?」
說實話,我能理解這些提問背後的焦慮。畢竟,當所有綠色數字瞬間變成一片慘紅,再理性的頭腦也會短路。但如果我們把它只當成一場災難來看,恐怕我們會錯過真正該學會的東西。所以,今天這篇,我不打算報明牌,也不是要唱多或唱空。我想聊的,是幾件我認為更重要的事情:
- 單一事件的停損思維為什麼反而最容易失準;
- 一碼歸一碼的邏輯框架,能不能套用在混亂中;
- 「白手起家」、「機遇翻身」這些老詞,在2025年還有幾分真;
- 還有,特權,究竟是什麼樣貌的權力,它又如何決定你的位置。
這些問題,沒有人會在新聞裡說清楚。但如果你願意坐下來,靜靜地聽我說——我想和你一起,從這場市場劇震開始,打開一個更大的視角。
再來講個歷史(拜託別關掉我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