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11章:我是誰,能阻擋上帝的工作?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聖經:使徒行傳 11:1-18


哲學家尼采在他所寫的書《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寫到他對福音書的深入理解。他認為,福音書強調耶穌的敵人都是那些自稱是「好人」的人。十字架的刑罰是一種來自「好人」的行為,絕對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壞人。這些「好人」無法理解耶穌,才將祂釘死在十字架上,因為耶穌不認同他們對於「是非」的觀點。尼采主張,那些「好人」必須將提出另一套道德標準的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早已擁有「良善」的知識。就像尼采所提出的警告說:「世上一切誹謗,出於好人的嘴是最傷人的。」因為,「好人」為了維持自己是好的這個事實,必然要用手段來排除和他們不同的人。


就像在校園出版的「擁抱神學」這本書中,談論到類似的觀點。在耶穌的時代,對於「罪人」的觀點,並不只是那些「壞人」,同時也是當時社會所拋棄的人,包括職業受鄙視的人、外邦人以及撒馬利亞人。一個人自稱自己是「義人」,就必須要和這些「罪人」保持距離,他們的出現會帶來「不潔淨」。耶穌來,專門和這些「罪人」一起吃飯,透過團契生活來對抗這種「罪惡」的觀念。耶穌接納這些社會所拋棄的人,表達上帝和這些人站在一起,也同時表達出排斥這些人和所有的制度才是真正「有罪」的。所以,包括區分什麼人是「潔淨」的,什麼人是「不潔淨」這種的觀念,將社會分成兩種人,讓人認為比較「好」的人,就會排斥另一種人。耶穌來到這世上,他接納那時認為的「罪人」、「不潔淨的人」,就是要對抗這種排除別人的想法,讓所有的人都能一起吃飯,一起過教會、團契的生活。


在使徒行傳11章所描述的,也是想要將人分成兩邊,認為自己是比較「潔淨」的一邊,而被認為「不潔淨」的在另一邊。一開始,經文這樣描述:「使徒和在猶太全境的信徒們聽見了有些外邦人也接受上帝的道這件事。」(11:1)外邦人接受上帝的道,是記載在10章的羅馬軍官哥尼流信主的事情。很明顯,這件事受到「領受割禮的人」的批評,在彼得上耶路撒冷的時候,他們責備彼得說:「你竟在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家裡作客,甚至跟他們一起吃飯!」(11:3)對那時的猶太人來說,進去「沒有受割禮的外邦人」的家,很有可能去接觸不潔淨的人,或者是吃到拜偶像、或是猶太人認為不能吃的東西,這樣他們也會跟著不潔淨。


當時,這種的批評並不是沒道理,這呼應彼得一開始看見的異象,要他進去外邦人的家,在那接納軍官哥尼流信主,他也很猶豫。在異象中,「主」要他吃猶太人認為不能吃的東西,彼得對主說:「主啊,絕對不可!我從來沒有吃過任何汙穢不潔的東西。」(10:14)當進入哥尼流的家的時候,對眾人所說的:「你們都知道,按照我們的規矩,猶太人是不許跟異族人密切來往的;但是上帝已經指示我,不可以把任何人當作不潔淨或凡俗的。」(10:28)對保守的猶太人來說,他們的猶豫,是因為和外邦人一起同桌,他們可能會變成外邦人。其中,補救的方法就是讓外邦人改信猶太教,透過遵守律法,包括受割禮,成為猶太人。有時,我們會過度批評這些保守的猶太人,認為他們只是律法主義者,實際上,他們確實是為了團契生活中是否「同心合意」(4:32)一起生活。團契生活不只是所有物品公用,也共同分享「聖靈的恩賜」,祂潔淨所有呼叫復活的主耶穌的人。也就是,他們所憂心的是和這些不潔淨的人分享聖靈的恩賜,這個團契裡面的人是否也會變成不潔淨的。


彼得針對他們所關心的團契生活來「說明」,所以他照著10:9-33所發生的事情,按照事情發生的順序來解釋整個事件。一開始,再次強調他所看見的異象,連續三次叫他「汙穢不潔的東西」(11:8)主也連續三次對他說:「上帝認為潔淨的,你不可當作汙穢。」(11:9)這個異象讓彼得決定要進去外邦人的家,和他們一起吃喝過團契生活。當彼得受到聖靈催逼、不要猶豫,進去哥尼流的家,他提到有六個信徒和他一起去(11:12)。這六個很可能是10:45-48所描述的領受割禮的「猶太信徒」,他們沒表示同意彼得的行動與否。不過,既然他們一起去,彼得認為他們已經成為這件事的見證人。這是彼得非常有智慧的做法,因為提出疑問也是和這六位同一個群體的人,既然其中有人見證這件事,當場並沒表達意見,這樣就沒有很有力的反對立場。


彼得更進一步描述哥尼流對他們的分享,他在異象中看見天使站在他的家裡,對他說:「你要打發人到約帕去,邀請一個名叫西門‧彼得的人來。他有話要對你說,使你和你的全家得救。」(11:13-14)天使所說的「使你和你的全家得救」,表達出外邦人得救,並不是遵守猶太人的律法。彼得這種的想法,帶到15章的耶路撒冷會議的時候,他用哥尼流信主做例子,來回應那當時所討論的議題:「外邦人必須接受割禮,也必須遵守摩西的法律。」(15:5)彼得說:「那洞察人心的上帝把聖靈賜給外邦人,如同賜給我們一樣,以此來表明他也接納外邦人。在我們和他們之間,上帝不做任何區別,卻因為他們信而潔淨了他們的心。」(15:8-9)彼得認為外邦人信主和所有人都一樣,上帝賞賜聖靈,也接納他們,還強調上帝「潔淨了他們的心」,很清楚要化解外邦人是「不潔淨」的觀念。就像彼得繼續說:「我們相信我們得救是藉著主耶穌的恩典,是跟他們一樣的。」(15:11)得救的條件不是遵守律法,是透過相信來得到救恩。


回到11章,彼得對這些受割禮的信徒說明的時候,提起哥尼流受聖靈洗禮的經驗,他說:「當我開始講話的時候,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正如當初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11:15)彼得說起「如同當初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可以回到第二章聖靈降臨節的時候,對象是猶太人。現在,透過聖靈降臨在哥尼流全家以及其他人的身上,表達出聖靈降臨在所有人的身上,並不是只有猶太人。彼得繼續說:「於是我記起主曾經說過:『約翰用水施洗,但你們要領受聖靈的洗禮。』」(11:16)這句話,讓人想起耶穌要升天之前,也對眾使徒說同樣的話。(1:5)之後,耶穌繼續呼召使徒們:「可是聖靈臨到你們的時候,你們會充滿著能力,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和撒馬利亞全境,甚至到天涯海角,為我作見證。」(1:8)所以,這時聖靈的引導讓哥尼流這些外邦人信主,實現使徒受耶穌呼召到天涯海角。所以,外邦人和猶太人一盎,都能夠藉由相信主耶穌得著救恩。


就像彼得繼續說明:「很顯然地,上帝把這恩賜也賜給這些外邦人,如同我們信了主耶穌基督時,他賜給我們的一樣。我是誰,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嗎?」(11:17)在這所說的「這恩賜也賜給這些外邦人」照著11:15後半段所說的,就是聖靈降臨在猶太人,也在外邦人身上。就像彼得在聖靈降臨之後的講道中所說的:「你們每一個人都要悔改,並且要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好使你們的罪得到赦免,你們就會領受上帝所賜的聖靈。」(2:38)他將焦點從「外邦人」、「遵守律法」、「受割禮」以及「潔淨、不潔淨」拉回來,接受聖靈的洗禮,是必須要兩個條件,就是「要悔改」以及「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當外邦人接受聖靈的恩賜,就加入所有物公用的團契生活中,在其中就沒分潔淨、不潔淨,領受割禮或是沒領受割禮。這種將人分做兩邊,一邊是好的,一邊是不好的,就是一種歧視,一種拒絕人得到聖靈的恩賜,得到救恩的做法。


所以,當彼得在17節後半段說:「我是誰,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嗎?」確實是對他的內心所反省的,在異象中,他拒絕三次,不願意去到哥尼流的家去接納他。彼得並沒迴避,否認自己是用「不潔淨」的理由拒絕,經歷了這件事之後,他說出「我是誰」的時候,他確實改變他的想法。對他來說,他是用過去的信仰觀念,以致阻擋外邦人進入團契這個大家庭裡面,現在,他說他「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就像,尼采所說的「上一切誹謗,出於好人的嘴是最傷人的。」彼得一開始想要拒絕去哥尼流的家,絕對不是什麼惡毒的想法,完全出於他出生以來,無論是教育或者信仰所教導的,他只是遵守規定。所以,他絕對不是「壞人」,實際上他是「好人」。這個「好人」如果堅持哥尼流是「不潔淨」的,這樣就是阻擋上帝的工作,他的嘴所說出的理由絕對是「最傷人的」。因為即使哥尼流還未受洗之前,早就是一位「他是一個虔誠的人;他跟他一家人都敬畏上帝,常常慷慨賙濟貧窮的猶太人,又時常熱心向上帝禱告。」(10:2)一個這麼虔誠的人,卻被人看做是「不潔淨」的,甚至拒絕他得到救恩。這如果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一定會問「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最後,那些本來提出反對意見的領受割禮的信徒,他們不但聽了「就不再批評」,沒再批評,甚至歸榮耀給上帝說:「上帝把因悔改而得生命的機會也賜給外邦人了!」(11:18)。他們很清楚在上帝的救恩以及聖靈的恩賜中「我是誰」,如果繼續堅持原本的想法,這樣就是繼續阻擋上帝的工作。


當彼得講「我是誰,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嗎?」這是帶有非常有力的反省。上帝的工作是超越我們人所制定的一切界線和標準,就像包括彼得以及當時的猶太信徒,將外邦人視為「不潔淨」的,以致他們無法像猶太人接受聖靈的恩賜,得到救恩。實際上,這就是阻擋上帝的工作,這種將人分為兩類的,就是一種「定罪」,將自己或者是別人視為不配得到恩典的。有時,不用別人定罪我們,我們常常用世俗的標準,或是用信仰做包裝的道德標準,來定罪自己。若沒照著這些標準去做,就得不到上帝的救恩。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忽略了十字架上的救贖恩典,是白白的恩典,這個恩典是接納所有「有罪」的人。同樣,有時,我們基督徒很容易用文化、道德、宗教信仰……等等做標準,來論斷別人是否能夠得到救恩。有時,我們用別人的身份、生活方式、性別傾向……等等,在我們的心中劃一條界線,認為只有他們完全改變,才能夠得到救贖。其實,這樣的做法,就是用我們自己的想法、觀念,甚至是我們的偏見、我們的歧視來阻擋上帝的作為。


就像尼采所認為,和耶穌作對、殺死祂的人是那些認為自己是「好人」,因為他們無法接受耶穌所做的,祂和那些「不潔淨」的罪人一起過團契生活。也像「擁抱神學」所提醒的,耶穌接納罪人,就是要對抗所有歧視別人、排除別人的想法,讓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得到救恩。作為一位基督徒的我們,我們都是「好」人。如果這個「好」是將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好的,一類是不好的;一類能夠得到救恩,一類不能,這是用我們的「好」來歧視別人,阻擋上帝的工作,拒絕人得到救恩。彼得這句話「我是誰,能夠阻擋上帝的工作嗎?」提醒我們,放下那種恐懼、驕傲、自卑的心態,用恩典的眼光看自己也看別人。福音的核心,不是誰是「好人」,誰是「壞人」,誰是配得到恩典,誰不配得到。在上帝面前,我們都是「有罪」的人,在十字架下面,我們都是不配的人,卻得到救贖恩典,成為「好人」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nong的沙龍
9會員
31內容數
主日禮拜講章分享,請勿抄襲,可參考,吸收後再重寫擴充。
Pano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3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Thumbnail
2024/06/13
撒母耳記中展示了由於權力所帶來的腐蝕,使得政治領袖們失去原本的理想和抱負,而被迫為了維護權力而採取不道德的行為。這種問題不僅出現在政治領袖間,也在教會和其他組織中有所體現。因此,撒母耳記提醒我們需要對擁有權力的人保持警惕,並持續關注他們的行為。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2024/06/12
本文講述了《超脫旅途》一部談論死亡與生命意義的日本電影。內容主要描述了兩位男主角,佐倉醫師和病患成瀨先生在面對生命困境和死亡逼近時的心路歷程。透過對安樂死和臨終照護的討論,引導觀眾開始思考死亡的議題,最後呈現了面對死亡的方式是繼續努力地活下去。
Thumbnail
2024/03/14
該文討論生活中的神蹟如何與理性和科學觀點相抵觸,並且以《約翰福音》中的「把水變成酒」的神蹟為例,提及現代人對神蹟的看法。文章強調神蹟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以及生活中尋找神蹟的意義。
Thumbnail
2024/03/14
該文討論生活中的神蹟如何與理性和科學觀點相抵觸,並且以《約翰福音》中的「把水變成酒」的神蹟為例,提及現代人對神蹟的看法。文章強調神蹟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榮耀,以及生活中尋找神蹟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馬太福音》4:1-11 提供了耶穌在曠野受試探的詳細敘述,這對研究耶穌的品格和教導具有重要價值。詳細的描述有助於對每個試探的象徵意義進行全面分析,並探討耶穌如何通過引用經文抵抗誘惑。以下是一些研究方向的建議。
Thumbnail
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麼呢?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他的慧眼察看世人。耶和華試驗義人;惟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
Thumbnail
我是投靠耶和華;你們怎麼對我說: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去。看哪,惡人彎弓,把箭搭在弦上,要在暗中射那心裡正直的人。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麼呢?耶和華在他的聖殿裡;耶和華的寶座在天上;他的慧眼察看世人。耶和華試驗義人;惟有惡人和喜愛強暴的人。。。
Thumbnail
耶和華─我的神啊,我投靠你!求你救我脫離一切追趕我的人,將我救拔出來!恐怕他們像獅子撕裂我,甚至撕碎,無人搭救。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若行了這事,若有罪孽在我手裡,我若以惡報那與我交好的人─連那無故與我為敵的,我也救了他,...
Thumbnail
耶和華─我的神啊,我投靠你!求你救我脫離一切追趕我的人,將我救拔出來!恐怕他們像獅子撕裂我,甚至撕碎,無人搭救。耶和華─我的神啊,我若行了這事,若有罪孽在我手裡,我若以惡報那與我交好的人─連那無故與我為敵的,我也救了他,...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Thumbnail
《雅各書》中提到,當信徒落入「試煉」時,大家要當作「喜樂」;要意識到「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真能忍耐到底,才成全完備人格。好比精金必須經過火煉,良玉必須細加磨琢。天父在訓練屬神兒女成為良器之前,肯定會把他們投入百般的苦難中,以作為鍛煉。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踏上真實之路:謙卑、愛與擔當的信徒使命」呈現基督信仰中的正確認識,拒絕誤導,強調謙卑、誠實、不貪、愛心、義行、真理,處事不推諉、不逃避。探討基督歷史大事,提及神的真道,以正確言行影響他人。在21世紀的希望中,尋找無窮潛力,呼籲正確思想指引正常生活。
Thumbnail
聖山教會從開始語言教學,醫療,主日兒童敬拜和我們的團契聚會已經有了近兩年的時間。求神幫助我們能以保羅為榜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把那位肉眼無法看到的慈愛的救主耶穌以生命的實踐表達出來。當好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的特命全權大使,服侍這裡的鄉民,服侍孩子們,讓大家能夠認識神跟隨神見証神奇妙的作為。
Thumbnail
聖山教會從開始語言教學,醫療,主日兒童敬拜和我們的團契聚會已經有了近兩年的時間。求神幫助我們能以保羅為榜樣,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把那位肉眼無法看到的慈愛的救主耶穌以生命的實踐表達出來。當好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耶穌的特命全權大使,服侍這裡的鄉民,服侍孩子們,讓大家能夠認識神跟隨神見証神奇妙的作為。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每一個人的信仰,都不是憑空而信。基督徒總是因著前人福傳的善果,而加入天主的大家庭,成為在主內日新又新的基督徒。
Thumbnail
福音101-063 聖靈充滿三階段(下) 作者: 兆鴻老師 GaryWang - 福音101文章拯救靈魂101,兆鴻老師寫101篇福音的文章分享。 每一篇福音文章拯救101個靈魂。101篇文章就可以拯救10,201個靈魂, 而這10,201個靈魂,再把這101篇的福音文章分享出去, 結論: -
Thumbnail
福音101-063 聖靈充滿三階段(下) 作者: 兆鴻老師 GaryWang - 福音101文章拯救靈魂101,兆鴻老師寫101篇福音的文章分享。 每一篇福音文章拯救101個靈魂。101篇文章就可以拯救10,201個靈魂, 而這10,201個靈魂,再把這101篇的福音文章分享出去, 結論: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