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少子化的一連串副作用:勞保破產成定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少子化,已經沒救了

一大早我整理了一個出生數的數據資料,依據前面四個月的出生人口數預估,今年可能再創新低。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907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理財幼幼班:慢賺就是穩賺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ychen yuyu-avatar-img
2025/05/20
不可逆的破產,跟著教授持續學習成長,自己退休自己救。
avatar-img
Jackie Chien的沙龍
1.6K會員
836內容數
這個出版專題的內容能讓大家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看看我是如何克服心魔,或者是無法克服心魔的窘態,正如同災難投資法那本書,並不是一本歌功頌德自己的投資法有多厲害,而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如何從不斷的犯錯中,找出問題的關鍵,並逐漸改善自己個性的缺失,也讓自己投資報酬率愈來愈好的過程。
Jackie Chi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2
一般法律人比較少看數據,而且還是稅務方面的數據,今天來聊一下「遺產及贈與稅」。 先來看附圖,「遺產及贈與稅」逐年增加,這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有關係。 大約十年前,我曾經做過一個非正式的預測:未來這幾年親屬繼承的法律諮詢量應該會增加。時至今日,以我個人小小的諮詢統計數量來看,目前親屬繼承的法律諮詢量
Thumbnail
2025/05/12
一般法律人比較少看數據,而且還是稅務方面的數據,今天來聊一下「遺產及贈與稅」。 先來看附圖,「遺產及贈與稅」逐年增加,這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有關係。 大約十年前,我曾經做過一個非正式的預測:未來這幾年親屬繼承的法律諮詢量應該會增加。時至今日,以我個人小小的諮詢統計數量來看,目前親屬繼承的法律諮詢量
Thumbnail
2025/05/10
你有看過外文文獻嗎? 例如《Language Models Represent Space and Time》,本文獻發現 LLMs 學會了豐富的時空表徵,具備了世界模型的基礎要素。 又像是《The Geometry of Concepts: Sparse Autoencoder Feature
Thumbnail
2025/05/10
你有看過外文文獻嗎? 例如《Language Models Represent Space and Time》,本文獻發現 LLMs 學會了豐富的時空表徵,具備了世界模型的基礎要素。 又像是《The Geometry of Concepts: Sparse Autoencoder Feature
Thumbnail
2025/05/05
好一個尊重市場機制 之前看到卓榮泰院長說:新台幣升值都是市場機制 5/5下午央行的記者會,也是說明尊重市場機制。 所以,這突然32→29,這是市場機制~~ 感覺不知道是哪裡怪? 剛剛一邊開車、一邊思考,我終於有點懂了。 以前 台灣都會調整市場機制,but都會說我沒有。 反之,美國也是
Thumbnail
2025/05/05
好一個尊重市場機制 之前看到卓榮泰院長說:新台幣升值都是市場機制 5/5下午央行的記者會,也是說明尊重市場機制。 所以,這突然32→29,這是市場機制~~ 感覺不知道是哪裡怪? 剛剛一邊開車、一邊思考,我終於有點懂了。 以前 台灣都會調整市場機制,but都會說我沒有。 反之,美國也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Thumbnail
養兒不易,所以導致許多人都不敢生小孩,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關於0-6歲Baby的生育補助,也能幫家庭減輕一些負擔,本篇整理了一些育兒津貼的申請資格、如何申請、補助金額,一次讓你知道。
Thumbnail
養兒不易,所以導致許多人都不敢生小孩,為了鼓勵大家生育,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關於0-6歲Baby的生育補助,也能幫家庭減輕一些負擔,本篇整理了一些育兒津貼的申請資格、如何申請、補助金額,一次讓你知道。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老年人口的增加意味著,社會需要承擔更多的養老和醫療費用,隨著壽命的延長,老年人對醫療和護理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這將給社會福利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全球高齡少子化的現象已逼近至必須面對,過往世代的社會生活方式也需要改變, 近三十年內,小家庭的情況也是一種趨勢,身為長輩的若能幸運的漸漸老化沒有其他重症,是長者與晚輩的福氣,不過相對這樣的人口也逐漸增長,甚至會超過這樣的比例。 夾在中間像是三明治一樣,上有長輩、下有晚輩要照顧的話,除非經濟無虞,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全球許多國家呈現高齡化趨勢。臺灣已進入「高齡社會」並預估進入「超高齡社會」。推動「在地老化」的概念,讓年長者能夠舒適地在熟悉的家或社區養老,並提倡全方位的規劃及安排老年生活。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因為醫療的進步,全球人口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但又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讓高齡照顧的問題日益浮上檯面,到底我們將如何因應這個難解的局面呢? 《錢先花光,還是命先沒了?》的作者小梶沙羅用幽默的筆觸寫下自己長照四位加起來總共360歲老人的心酸血淚,狀況百出的長照現場令人看了哭笑不得,也藉此讓讀者去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國長期實行的一胎化政策對社會結構和財政壓力造成的影響。作者指出,這種斷層會擴大年輕次代的財政壓力和社會結構的忽然變化,從而引發更多矛盾和衝突。文章探討了中國的老齡化問題,並指出中國政府應該更多地投入資源來照顧老年人口。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只要做了ABC,就可以達到目標」,「就是因為欠了XYZ,所以才會失敗」。這種單線敘述的邏輯有道理嗎?其實還蠻有道理的,單線邏輯可以解決生活中大部分的小事,像是「考試考不好就應該多練習」。可我們遇到網路上宣稱某種觀點才是正確者,解決的對象都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小事。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常常生活中會聽到有人的生日祝福語是”祝您長命百歲”,如今在醫學發達和人口結構的改變下,以及大家開始注重養生、樂活,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依據國發會的人口推估統計(如下圖),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 (平均一百人中有二十位65歲以上老人)
Thumbnail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Thumbnail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