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是這樣。
好像內心有一種機制,
要讓悲傷流到底,才能慢慢清澈。
這次的低潮,也如期而至
前陣子,那種說不上來的濃稠感再次淹上來,
像被壓在濕氣重的棉被底下,連呼吸都顯得吃力。 每一天都照常生活,該做的沒少做,該笑的照樣笑, 但我知道,那不是復原,只是撐著活著。
這樣的我,很熟悉。
熟悉到知道自己還沒到底、還不能浮出水面, 但也熟悉到知道,總有一天會慢慢好起來。
昨天,出現了一個轉折點
也許是因為昨天工作上出現了一點點突破,
一份資料的整理比預期順利異常順暢, 或者,只是一種感覺——「我今天,沒有那麼無力。」
那一刻,心裡有一小塊像是突然被擦亮。
不是什麼重大成就,也不是轟轟烈烈的改變, 只是某種默默的確信: 我正在回來的路上了。
我又一次用工作療癒了自己
工作對我而言,一直不只是責任,
有時候,它像一種錨,一種繩索, 讓我在內心快要崩塌的時候, 還能有地方握住、站穩。
也許別人不懂那種微妙的安全感,
但我知道,在那一張張表格與資料之中, 我找回了秩序、邏輯與掌握感——
這些是情緒最缺乏時,我最渴望的東西。
工作療癒了我,甚至在我沒意識到的時候。
現在的我,又進入一個「佳境」
不是那種風和日麗、一切都完美的佳境,
而是那種「心裡的裂縫暫時不再漏水」的穩定感。 像是剛剛拋完錨的小船,終於停了下來, 可以喘口氣,不再那麼劇烈地搖晃。
我知道,這樣的日子不會永遠,
悲傷與低潮也可能再次出現, 但至少現在此刻,我是穩的,是完整的。
小小的生活細節,也成為了回穩的力量
昨天晚餐,我決定不要再硬撐,
不自己煮、不洗太多碗, 就只是簡單買了外食, 一人一份,安靜吃完, 孩子們也沒吵,反而因為那天媽媽比較輕鬆, 氣氛也變得柔軟許多。
我試著放慢語速,
輕聲和她們說話,笑著問她們今天在學校過得好不好, 沒講大道理,也不催快點吃飯, 只是靜靜聽她們描述「誰搶了誰的積木」、「老師今天穿什麼顏色的鞋子」。
那一刻,我忽然感覺,自己也變溫柔了。
然後,默默在心裡對自己說了一句:
「妳今天,很不錯。」
在反覆低潮與回穩的循環裡,我漸漸學會一件事
我不再害怕低潮,
也不再責怪自己為什麼總是那麼容易崩潰。
因為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節奏,
這是一種我與自己共處的方式—— 在極端的悲傷裡,找到生命的厚度,
然後再一次,一點一點地,把自己拼回來。
— 火主.貓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