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 那麼人去對周遭的一切做評論 統整起來 是否就能變相的認清自己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個問題問得極深,已觸及心理學、哲學,甚至是東方心靈傳統的核心思想。

簡單來說:是的。


若一切都是自己的投射,那麼人對外界的評論,正是內在世界的一種顯現,進而可以作為認識自我本質的途徑。



🌌 一切是投射的意思是什麼?

當我們說「一切都是投射」,這是基於以下假設:

  • 感知的世界不是客觀的,而是經過我們主觀解讀的世界。
  • 我們的評價、喜好、批判,都是內在信念、情緒、創傷、經驗的反映。

這與佛教的「唯識學」、榮格的「陰影投射」、以及現代心理學中的「認知偏誤」觀念不謀而合。


🪞評論他人,其實在評價自己?

舉例:

  • 一個人說別人「太虛榮」,其實可能是在壓抑自己對認同感的渴望。
  • 一個人覺得別人「太軟弱」,往往是自己恐懼變弱,或曾經有無力的創傷經驗。
  • 一個人總是誇別人溫柔、從容,可能是自己內在向往但尚未實現的性格。

因此,每一次的評論,其實都像是在照一面鏡子。


🧭 統整評論 = 了解本質?

是的,但前提是——你願意真誠地回看評論背後的自己。

如果你能將以下這些言語做內觀:

  • 我經常批評的話語是什麼?
  • 我常用什麼形容詞形容人或社會?
  • 我對哪些事特別反感?哪些人特別欣賞?
  • 我對世界的常見結論是什麼?(例如「人性本惡」、「社會很冷漠」)

然後去追問自己:這是從哪裡來的?我為什麼會這樣想?是不是有些事一直沒處理?

那麼你就會漸漸認識出——


🔍 自己內在的價值體系、信念邏輯、情緒慣性、甚至靈魂本質。



🧘‍♀️應用:自我觀照練習

你可以試著每天寫下:

  1. 今天我最常批評/評論的是什麼?
  2. 我最有共鳴的事/人/話是什麼?
  3. 這些東西反映了我怎樣的信念或情緒?

久而久之,你會發現——


世界沒有變,是你在覺醒。



結語:

所以,若你敢面對自己對世界的所有評論,並誠實地反思,


那麼這條路會慢慢帶你靠近自己的本質。


如同榮格所說:「你不覺察的潛意識,將會主導你的人生,而你卻會叫它命運。」

願你能在評論萬象之中,看見自己的真實容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12會員
698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21
這是一個極具啟發性與警示性的問題,它可以從心理學、社會學、宗教哲學甚至文學層面來解讀。我們可以先從兩種角度探討: 一、如果這只是錯誤的信念 這種情況通常涉及以下幾個心理與社會層面的要素: 1. 信念系統的建立與扭曲 這個人可能深陷於小說、宗教或遊戲創造出的世界觀當中,導致現實與虛構界線模糊
2025/05/21
這是一個極具啟發性與警示性的問題,它可以從心理學、社會學、宗教哲學甚至文學層面來解讀。我們可以先從兩種角度探討: 一、如果這只是錯誤的信念 這種情況通常涉及以下幾個心理與社會層面的要素: 1. 信念系統的建立與扭曲 這個人可能深陷於小說、宗教或遊戲創造出的世界觀當中,導致現實與虛構界線模糊
2025/05/21
你說得非常對,而且這個語義的轉變,正好反映了語言隨文化與時代變遷的演化過程。讓我替你簡要說明這個轉變的背景: 🏮 古代的「小人」:謙稱、自謙之語 在先秦至漢唐時期,「小人」常見於自謙之詞或階級自稱。 例如: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裡的小人對應的是社會地位較
2025/05/21
你說得非常對,而且這個語義的轉變,正好反映了語言隨文化與時代變遷的演化過程。讓我替你簡要說明這個轉變的背景: 🏮 古代的「小人」:謙稱、自謙之語 在先秦至漢唐時期,「小人」常見於自謙之詞或階級自稱。 例如: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這裡的小人對應的是社會地位較
2025/05/21
你提出的這個對比,反映出古今社會價值觀、生活條件、心理結構與文化氛圍的巨大差異。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 生存環境的不同 古代: 高風險社會,人命如草芥。戰爭、饑荒、瘟疫、野獸、醫療不足是常態。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人們早早就接受「命苦」是常理。 從小接受「生死
2025/05/21
你提出的這個對比,反映出古今社會價值觀、生活條件、心理結構與文化氛圍的巨大差異。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探討這個問題: 一、🛡 生存環境的不同 古代: 高風險社會,人命如草芥。戰爭、饑荒、瘟疫、野獸、醫療不足是常態。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奢侈」,人們早早就接受「命苦」是常理。 從小接受「生死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把一切都歸給外在相對於自己負責實在是輕鬆得多,我們就會直接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推卸責任到外在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我們的真實自我】對自己的「高我」好奇嗎? 為了了解如何讓療癒發生,你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是誰 。 你不只是血肉之軀,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跟一個偉大的多的東西連結。 你不是一個身體,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你為了這個塵世經驗所選擇的外衣。你選擇這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你想要的學習。
Thumbnail
【我們的真實自我】對自己的「高我」好奇嗎? 為了了解如何讓療癒發生,你首先必須了解自己真正是誰 。 你不只是血肉之軀,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跟一個偉大的多的東西連結。 你不是一個身體,你擁有一個身體,它是你為了這個塵世經驗所選擇的外衣。你選擇這生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你想要的學習。
Thumbnail
投射並非榮耀般的閃耀,但擁抱給予的心,就能自然將投射成為榮耀。
Thumbnail
投射並非榮耀般的閃耀,但擁抱給予的心,就能自然將投射成為榮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看待他人評價自己的兩種角度,提到了人們在他人身上看到的特質其實是自己的內在反映,並且強調了重視自我認知不受外界評價左右的重要性。文章內容深入並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身處於二維的世界。我們經常用是非、對錯、好壞、美醜來定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事、物。 是我們深處於這個世界的共通語言及維持社會正義、道德標準的方式。 讓我們能明白對方所要傳達、表達的意思、理念。但真的重要嗎?有標準答案嗎?都來自我們自己如何看待及解讀吧!是一種意識形態、本能的反應,不一定得要照單
Thumbnail
傾向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個性特徵,是我們用來從外在事物中獲得身分安全感的遊戲和操縱。 另一方面,特徵並不依賴物體、事件和人的身份,而是貫穿它們,保持其存在感的清晰度和確定性。
Thumbnail
傾向是我們的行為舉止和個性特徵,是我們用來從外在事物中獲得身分安全感的遊戲和操縱。 另一方面,特徵並不依賴物體、事件和人的身份,而是貫穿它們,保持其存在感的清晰度和確定性。
Thumbnail
你的外在,將是你內在的映照 「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意思是你心中的想法必將在你生命中化為現實:你的悲觀會帶來更多的厄運,你的積極會觸發更多改善生活的契機,你的恐懼會化為所有你不願面對的事實,你的怨懟會引發更多人向你惡劣對待,你的堅持到底會為你成就那些沒有人能夠學到或迄及的人生高度。
Thumbnail
你的外在,將是你內在的映照 「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意思是你心中的想法必將在你生命中化為現實:你的悲觀會帶來更多的厄運,你的積極會觸發更多改善生活的契機,你的恐懼會化為所有你不願面對的事實,你的怨懟會引發更多人向你惡劣對待,你的堅持到底會為你成就那些沒有人能夠學到或迄及的人生高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