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考場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是--聯想力。
我在《教作文,先交心》書中的練習39「建立寫作資料庫」中提到過:
許多題目乍看之下會把學生嚇壞,但說穿了都是大同小異,拿以前處理過的題材來重新組織、編輯,新的文章就誕生了。114年的會考作文題目出現了兩隻倉鼠、六個關鍵詞,請考生從中選擇關鍵詞來詮釋倉鼠的行為,並結合生活中的觀察與個人經驗來寫作。
其實,如果你寫過前幾年的會考考題,再發揮一點聯想力,會發現每一個題目都可以從中找到相對應的關鍵詞。再把寫過的內容重組,套進倉鼠的故事中就成了!
使用心智圖來整理自106年以來的會考作文題目,你會發現它們都可以被這個六關鍵詞統攝,無一不可拿來寫114年的倉鼠題。

以去年的考題「標題分析」為例:那些缺乏媒體識讀能力的讀者,容易被牽著鼻子走,關鍵詞正是「盲目」;至於具備媒體識能力的讀者,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容易被標題誤導,相對「自由」。
再以107年的考題〈我們這個世代〉來說:對學生來說,當前最嚴峻的考驗,是手機成癮的問題,不就是「耽溺」?從好的方面來看,在網路時代,學生有更多展現自我的平台,可供「選擇」。
如果你當時是以這四個關鍵詞切入探討這兩個題目,當然可以把寫過的內容,重新編排,搬到今年的考題當中。
所以,今年的「倉鼠題」可說是一個里程碑,以六個關鍵詞為媒介,足以銜接以往的考題。不只承先,還能啟後,未來每一年的考題,十之八九不出這六個關鍵詞的範疇。
看到這裡,你不會還以為「倉鼠題」練習寫過一次就好吧?
從不同關鍵詞切入探索,不只能寫出六篇,再交互組合寫下去,可以寫出無數篇。或許,明年作文題目的主旨,就是其中一個關鍵詞--就看你聯想力夠不夠?有沒有辦法活用?
以下這一篇文章,是根據去年「標題分析」的內容,套進「倉鼠題」中試寫而成:
在資訊氾濫且人手一機的時代,人們滑動手機頁面的速度簡直不輸旋轉輪上奔跑的倉鼠。然而,當我們無暇動腦思考時,許多別有用心的標題其實正操弄我們的情緒、影響我們的判斷。所以,即使現代人取得資訊的數量相對豐富,我們卻在標題黨的誤導下越來越「盲目」,甚至被洗腦。因此,唯有確實掌握媒體識讀能力,才能逃出標題黨設下的鼠籠,奪回思辨的「自由」。
記得幾年前的某一天,我正對著電腦專心寫作,螢幕左下角突然跳出一則新聞標題:「尷尬!太極掌門馬保國 30秒慘被業餘拳擊手KO!」一看到這個標題,我的好奇心被徹底點燃,立刻點進去看報導內容以及他們對戰的影片,一邊看,一邊哈哈大笑。看完後,我忍不住往下看網友的回覆,看著一則則令人噴飯的評論,我笑到肚子痛,然後我又找馬保國的其他影片來看。最後,等到我回過神來,才驚覺我已經浪費了半個小時在這則沒有意義的新聞上,工作卻完全沒有進度,懊悔不已。
到底這個標題是如何讓我淪陷的?仔細思索後不難發現:下標者故意使用「太極掌門」和「業餘拳擊手」製造衝突感。接著,強調「30秒」這個具體數字,讓我好奇大師是如何在短短不到一分鐘被菜鳥擊敗。另外,它還強調「KO」,表示馬保國被擊倒後,無法再戰,恐怕陷入昏迷,讓我興致高昂。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慘」這個字,完完全全激發我幸災樂禍的情緒。
情緒一旦上來,我終於無法自拔地掉進馬保國的漩渦中,「年輕人不講武德」、「閃電五連鞭」、「好自為之」……等名言如洗腦般不斷在我耳邊迴盪。而當我處於被洗腦的狀態下時,思考也隨之停滯,沒想到自己正被這短短十來個字挑動情緒、沒想到這是媒體譁眾取寵賺點閱的手法。最嚴重的,我竟沒想到:這個充滿煽動性的標題,可能誘發人性中的黑暗面,助長歧視與霸凌。
這次掉進標題陷阱的經驗,令我相當震撼,我也更加意識到:當我們掌握媒體識讀能力,便能夠輕易看穿這些標題的伎倆,得以自由展現思辨能力,不致於被盲目地騙走了點閱、騙走了時間、騙走了專注,還騙走了我們的思考主控權!
- 延伸閱讀: